今日读到了第104页。有一些觉得很不错的句子,便摘抄了下来。
P46 我发现生命中的任何事都一样,无论状况多坏,最后都会结束。
P46-47 人的外表只是躯壳,是给别人看、受刺激时产生反应的表象。里面才是真正的我。
P74 不要担心,小老弟,有时候你就是没法从角落里爬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过。
P76 那就是为什么你会是下个冠军的原因,你有赢的理由。
P77 有一点怕是好事。能尊敬你的对手是好事,可让你保持警觉。在比赛中,脑袋掌控心理,不过到了最后,心才是老大。
P92 绝对不要忘记,有时候,在少数情况下,你的嘴就是最好的博拳武器。
P97 不可以让他有想法,有想法就会赢。
P103 只要有计划,小个子也可以打败大个子。
P103 我永远不会忘记,先用脑再用心。
《一的力量》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五岁孩童受到的非人遭遇,内心困惑,痛苦,迷茫,却机缘巧合与铁路局拳击手哈皮相遇并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
今日读到第一次观看拳击比赛,哈皮145磅,对手205磅,弱小对强壮(外表如此),哈皮用语言挑衅对手,对方愤怒带着情绪上场,等到对阵十一回合,对方犯规,哈皮本可以就此结束比赛,却要求继续,因为他是真正的强者,必须打倒对方,才算胜利。就这样拼尽全力,虽然体力不支,精疲力尽,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战胜对手,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最终十三回合,完胜对手。
不懂拳击,却欣赏哈皮的精神。这是王者气质,不管别人怎么看,拼尽全力打倒对手,才是真正的胜利。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战胜自己。
一开始酒吧里哈皮与对手相遇,皮凯能感受到他的害怕与紧张,但也是在微微一瞬间,他便镇定下来,用杂志上学到的南非拳击冠军胜利技巧的知识,思考如何战胜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对手。直到最后从赛场上走下来,也是说差一点儿计划就失败了呢,淡定,从容。
欣赏这样的魄力,:对对手有敬畏之心,却也懂得思考制定计划,真正对阵不畏首畏尾,保持头脑清醒,见招拆招。知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充分发挥优势。
哈皮是对自己有如此清醒认识的人,所以不管是受到歧视的“红脖子”皮凯,还是其它一些黑人,哈皮始终都是热情温暖的,他把人们错误的偏见归咎于民族仇恨,却能分清与孩子无关。这种格局,也是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很少见的。正是因为内心的清明,所以才会如此强大的吧。
接下来,哈皮因为收到了征召单,要跟随希特勒去打仗。今日便以以文中两段文字(哈皮参赛前)作为结尾:
“我告诉哈皮,希特勒会来送红脖子越过大列朋波山脉,然后送进海里。而所有的南非荷兰人会很高兴,因为红脖子让黑尿热和痢疾谋杀了两万六千个妇女和小孩。”
“哈皮走到我面前跪下来,他的头跟我的头齐高,然后把我抱入怀中。'你这个可怜的小混蛋。'他紧紧抱着我,我感到安心。然后他抓着我的肩膀,把我推开至他一只手臂的距离,直视我的眼睛。'我不会说英国人什么都不必负责,皮凯,因为他们的确得负责,但那已经是过去的历史。老兄,你不能活在过去的仇恨中。希特勒是个很坏很坏的人,我们得去跟他打仗,好让你将来长大可以变成轻重量级的世界冠军。不过,我们得先去跟那头说我爱卡菲尔人的大猩猩打一架。我告诉你,我们就用对付凿岩钻史密特这一仗来当做对付希特勒的热身赛,你说好不好?”
好了,我觉得得补补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以便离这本书更近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