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恳请给我找几项缺点,自恋这一块我还比较有信心,但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尽管放心大胆提,旁观者清,拜托了。
一大早接到这样一个拜托,真有点哭笑不得,看来他确实想进步了。对于一个自恋的人,要我指出他的缺点,还希望越犀利越好,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遂写文慢慢道来。
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它们本就是客观存在,只是自己是否看得见,抑或是否愿承认。有缺点不可怕,最怕的是,别人提出来后仍不愿改进。
最近,我听过一个批判:“你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大度,你的原谅,是建立在认为别人是错的基础上的。”原谅的前提是对方错了,那么对方这样的行为背后,有没有我的错误呢?这个问题还是挺值得思考的。
言归正传,既然有人想了解自己的缺点,那就开诚布公地告诉他。我所看到的,也许和他的自我认知的差距会很大,但人不能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还是需要从别人的眼里看看自己。
① 关于自恋
他把自恋当优点,已经开启了无法对话的第一步。何为自恋?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已经是一种心理障碍了,他却浑然不知,还对此非常有信心。
人需要自信,也需要自爱,更需要有自我追求,这一系列的认可与爱护,都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创造些价值,对别人提供一些帮助,如此便好。
切不可过分追过“完美”,以至于到了一种自我崇拜的地步,还要去“求”缺点。
② 共情能力
共情是一种能力,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能力。我们写文很多时候就是阐述一种观点,表达一些情绪,不求感同身受,但也不要背道而驰。
如果大多数人看过之后,都能看懂文中深意,就不是表达的问题,而他几乎没有共情过,还喜欢高调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带着一副挑衅,又自觉“与众不同”的姿态出现。
这在人际交往中是大忌,你可以不懂我,但请不要表现出很懂的样子。
③ 错误认知
他认为自己很优秀,但晋升总与自己无缘,那些不如自己的同事,却得到了晋升。虽然职场上会有不公的现象,但多数晋升的人都是有过人之处的,即便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也多看看自己的不足,如若还是看不到,至少做到不抱怨。
自己都没有实践过的事,就不要轻易传授年轻人。教导他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就要大讲特讲,在不擅长的方面就少说话,避免露馅。这样很聪明吗?大讲特讲的时候,别人对此话题感兴趣吗?不擅长的地方,为何不能交流学习?
人生不是吐槽,更不是显摆,而是在逆境中求发展,在顺境中求平和。
他一定以为我会客气,抑或看似说缺点,实则是优点,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以上,是我多次指出过的问题,但从未被当回事,今儿个主动求指正,希望有些变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