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固定的4-6个咨询,读书学习,案例督导,总结复盘。一天的工作结束,回到住处,跑步觉察,看书精进,沉浸在慧能的世界里,不亦乐乎。临睡前发了一条朋友圈:
从某种意义来说,生活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在你探索生活各种可能性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建构了意义,俗称价值观。祝福各位在睡梦中进入另一个更为庞大的世界里,晚安😴
临睡前,对一天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兴奋,就感觉这一天工作也好,跑步也好,读书也好,用心了,可以安心的去死了。醒来之后又是新的一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非要说有意思,我觉得有一个地方我跟荣格挺像的,就是跟潜意识连接,包含写作觉察、梦的探索,跟随潜意识的指引,过一种灵性的生活。不仅对来访者好奇,对自己的潜意识世界也好奇。似乎,我走的每一步都跟随潜意识的指引,而且越来越跟随潜意识的指引,过一种自我实现的人生。昨晚也做了一个梦。
梦:梦见班长了,他在公司里面当领导,在外面也受同学们欢迎。龙、飞、伟他们一起成了一个新公司搞业务,请班长他们扮演公司的董事长,招揽客户、业务,干的如火如荼。我好像参与不进去。班长对我很不多。我也请班长吃饭了,但也没有办法参与进去,只能暂时先回家。班长给我发信息说,通话还没有结束,需要在手机上点一下那个网着的东西,需要重亲退出才能完全结束通话。我就先回到家里,能沉住气。
梦工作:整个梦里面的感受就是,情绪稳定,耐受,沉住气,先觉察。我体验到,因为我的特殊经历,他们干的是务实的业务,而我精通的是务虚的业务,确实参与不进去。没法跟着他们喝汤,只能自己另起炉灶,带着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业务,一起吃肉,不喝汤。
班长对我而言真是一位重要客体,他无数次进入到我的梦里。这大概就是一种心传学习模式,我对一个人的学习和觉察是沉浸式的,就像对荣格一样。我把自己代入到班长的角色里面,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跟潜意识的连接能力。对于干业务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资源。资源在哪里?潜意识世界。从我觉察第一个关于子宫的梦,从而一脚踏进心理学的世界;从我觉察门口的牌子、公式,从而体验到了什么叫人格结构,快速的掌握了其核心;从我觉察跟爷爷梦的连接,我脱离了生死的恐惧。
有位心理学家说:
“他人眼里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你眼里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真实的你自己。”
我深以为然。你没发现这其实像梦——梦中的他人是另一位真实的自己。
他人眼中的你,是理想化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你眼中的你,是被感官局限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而你眼中的他人,是你自己内向向外的投射,是更真实的你自己,所谓心外无物。
所谓的资源都在自己的潜意识世界里面,只要真诚的面对自己,真诚的探索自己潜意识资源,里面会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显化出来。
最近看《慧能传记》,里面有一段话,写的非常精彩:
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建立起严密的戒律,那么,外界的各种风潮,很难吹动他的心灵的平静。一颗平静的心,是安详的心,是智慧的心,是美妙的心。因为它湛然不动,灵明不昧,将一切的存在全部都映显出来,所以能准确地观察到客观真理,也就能充分把握住事物的真谛,直探根源,契入内核,掌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心,在这种情况下,是直觉的、灵感的,所以格外神奇。
慧能曾经亲历过这样的心境。其实,世界上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心境。
而今天,机缘巧合,慧能主动地意识到了它,体验到了它,认识到了它,把握住了它。
它,是什么呢?
心外无物。所有的资源都在自己的心中,都在潜意识世界里面。
还有一段也非常精彩:
慧能的目光没有顺着他的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而是认真打量着他的手指头。刘志略又好气又好笑,说道:“慧能,你本来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今天怎么啦?你看我的手指干什么?手指既不是涧水,也没发出声音!”
这时,慧能才哈哈大笑着说:“你们看,佛法的真谛,就像美妙的花香,也像动听的流水;而文字,就犹如你们指给我看的手指。手指能指出花香与流水的所在,但你们的手指本身,并不是馨香的山花,也不是动听的溪水。而且,看美丽的花朵,听山涧的流水,并不是非要通过手指不可。”
最后,慧能总结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所以,不能对经文产生执著。”
我的体验和理解是,这一段是描述的是心传,文字只是载体,读书需要通过把载体激活,而跟作者对话,意义隐藏在作者的思想里面,文字本身不是思想。我感觉慧能说的心外无物,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本质都是一样的,所谓知行合一,这个“知”,是潜意识知,是潜意识意识化过程。我越来越体验到,跟随潜意识,过一种修行的生活,过一种灵性的生活,到达理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