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非专业研究,而是笔者业余学习历史的一些心得。与中国史相比,我看世界史方面的东西要晚得多,包括日本史。两相对比,对欧洲历史的学习便多了几分感慨,也有了与诸君分享的念头。
错综复杂是欧洲历史的一大特点,刚上手的人往往陷入一团迷雾,究其原因,是欧洲历史头绪太多。我们可以拿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做一个简单对比,中国历史可以说是单线程的,几千年来无非王朝更替,用二十四史可以简单串起来,仅有的那么几大段乱世,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其实都并非完全的混沌,仔细捋一捋,还是有起码的纲常,无论内部外部,相对都比较简单。
欧洲情况则大相径庭,除了古罗马(不包括拜占庭)时期,大一统的格局相对稳定外,大部分时间里,内部、外部都在剧烈的变动,民族、宗教异常复杂,是个典型的多线程发展脉络。由于各种头绪在不同时期的互相勾连,所以往往不能很快理清思路。早期,欧洲史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片混沌,只大概了解个别历史时期的个别事件,想想那些东西很多也就起源自初中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完全没有整体性、全局性的视角。
很多年以后,帮助我逐渐理清欧洲历史脉络的,最初有几本书,可谓“启蒙读物”。
第一本是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让我发现一片新的天地,原来真实的法国大革命是如此的不同,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原来是这样一些人,大名鼎鼎的雅各宾俱乐部竟然在眼皮底下遍寻不到。更进一步,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启蒙思想潮流如何催生出极端的群体暴力?拉法耶特们的美利坚梦想为何无法在法兰西落地生根?从《双城记》到《九三年》,我们看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鲜活事例,也由此产生了探究欧洲历史的最初动力。
第二本是孙世龙的《十个人的德意志》,这不是纸质阅读,而是在静雅思听上“听”到的书。作者精选了10个对德意志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既用它串起了德意志历史的线索,也顺带勾勒出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图景。这本书对我最终把欧洲的图谱搞清楚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记忆中我在“听”这本书时,原来模糊、细碎的欧洲,渐渐成为一个清晰的整体。我想,这是因为德意志地处欧洲中部,中世纪在欧洲有巨大影响力的神圣罗马帝国又以德意志人为主体,德意志人的历史贯穿了整个欧洲的重要事件,甚至现代欧洲的形成,也与德意志人密切相关。想想看那些奠定近现代欧洲历史的大事件吧,三十年战争、威斯特法利亚合约,甚至德国统一本身,就是确定欧洲版图的重大事件。
第三本书是押沙龙的《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希腊的春天》,同样拜静雅思听所赐。这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温泉关、萨拉米斯等重要战役的情节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有趣,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书的有趣,部分要归功于作为主要史料来源的希罗多德的《历史》,正是这位古代西方第一位历史学家的精彩记述,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人类早期辉煌的历史。希腊及之后的罗马的历史,是欧洲历史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欧洲文化的源头,欧洲民主思想、公民社会等光辉灿烂却又有些“早产”的精神财富,都源自这一时期。这部书所写的古希腊城邦时代,上承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及黎凡特一带的文明,下接马其顿、罗马,外围有波斯人、腓尼基人,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再经上下左右的知识扩张之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元年之间的一段历史脉络就清晰起来。如果再看看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巴尔干、西西里、小亚细亚、色雷斯、黎凡特、西班牙海岸、北非迦太基等地则尽收眼底。
有一种说法,了解欧洲历史有三把钥匙,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从笔者的学习经验看,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肇始,为后世留下灿烂的文化遗存。而日耳曼和基督教,在中世纪生成如DNA似的双螺旋结构,奠定了封建制的基石,在文艺复兴后的近现代时期,按马克思.韦伯的理论,由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新教国家(英国、德国、尼德兰地区等)完成了工业革命,引领西方现代文明。正是由于古希腊/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以及斯拉夫人、凯尔特人、维京人,乃至地中海周边小亚细亚、两河、黎凡特、波斯、北非等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欧洲文化极复杂,又多姿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