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老师有个讨论会,三个学生,一个指导老师,更进一步讨论关于筹备校园风筝节的事情。前天晚上我们老师还说让我们下了课直接就去办公室等他饿着肚子更能激发创造力,我们笑笑,并答应了。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前提,讨论完了以后,一点10分,该吃饭了。分道扬镳之际,老师说要请我们去吃饭,我下意识就要拒绝。另外两位同学姑且叫他们小a,小b吧,他们却是大大方方接受了。出办公室,老师还开了他的车,带着我们去餐厅,不到500米的距离。我也是受宠若惊,不过看到老师的车之后,白色的原型,蒙上了灰灰的一层,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原来是一辆白车,果真和他说的一样——一个代步工具。发现真的和他上课说的一样,利用自然的雨天才洗车,当时真当他是幽默!
到了餐厅点餐,也是很有人情世故的,老师问我们吃啥,中国的学生大概也不敢提意见,就随着老师,他吃啥,我们跟着吃啥。不过倒是让我么自己选择了口味。接着又要请我们喝饮料,又是一番推辞。
吃饭过程中,小a由于是本地人,就和老师聊一些中学,高中学校的事儿,聊的很开,时而让我们发笑。小b也提起关于考研的事情,以及为啥当初来这个学院的曲折经历。我大部分没怎么说话,一方面是太饿了,只顾着干饭,另一方面,对老师天然的害怕和敬畏之情,让我始终放不开啊,只能埋头吃饭。也就浅浅地跟着他们的话题走下去。
或许是我自身性格的缘故,我会下意识这样比较,自己怎么这么笨,不会说话和应酬,性格这么内向啊这种。但想想,谁不是一点一点观摩学习后,才逐渐养成这种会社交的性格,所以不用自卑啊,所谓成长,大概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学习的过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