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单位掀起了太极拳热潮,这属于顶层设计,不是民间自发。
原因是,单位领导有两大爱好,一是太极,二是桥牌。关键是,领导觉得自己喜欢的,就应该全天下都喜欢。于是,办公室下发了通知,大家都要练太极,而且还要举办比赛。
好家伙,一下形成了校园里千人共练太极的壮观场面。三个月后,举办了太极拳大赛。各部门组成方队,着各色丝绸对襟练功服,在古筝悠扬典雅的乐声中,飘飘然闪展腾挪。
很快,领导因故被调走了,校园迅速平静下来。只偶尔能看到个把练太极的老师,还是老早就开始练的那几位。太极,似乎一下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不过,我还在坚持练习,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夏天,我会选择早晨六点练拳。那时候,家人还在休息,我只穿一条短裤,在客厅里比比划划,像个独自玩耍的孩子,亦似一个精神病晚期患者的独白梦呓。
之所以坚持练拳,不是因为“坚持”是一种美德,而是练拳对我是一种刚需。
夏天,游泳是个很好的运动,而对小晚而言,几乎不穿衣服打太极,那就仿佛在空气中畅游,在个人世界里翱翔,那种自我、自由的感觉让人迷恋。
再一个,太极拳本身的运动特点,那种“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那种特殊的圆周运转和气定神闲,让自己得到了身心放松。假如一天不打拳,那就仿佛发动机没有维护保养,机器就运转得不够顺畅,那一天就没有一个好的开始。
有时候,我会思考太极拳的前世今生,甚至它与技击的关系。
中国所有的传统武术,无一例外都是源于技击的,这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
在古代、农耕时代、宗法社会中,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大多生活在乡村。少数城镇,也只是人员、经济要素相对密集的区域中心而已,与当今的高度城市化不同。
古代人们的生活,看似田园牧歌,节奏缓慢,实则生存压力更大。宗族之间,村落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为利益纷争、生存压力导致战乱频仍,争斗不已。老百姓如何自保,强人如何劫掠?惟有武装自己,于是,武术就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太极拳不仅源于技击,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技击术。正因为其玄妙,真正能将其练至化境,灵活运用,必须要有天分,要能付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努力。杨露禅、孙禄堂那样能打的太极大家,武术全才委实难求。优秀一些的技击家或许可以在搏斗中,适时使用泄劲、借力、粘劲等太极特点的力学技巧。而大多数人只能使用外家拳,依赖速度、力量和爆发力取胜。
太极拳的发展,甚至武术的发展,总起来说是个不断下降衰微的过程。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捍卫自身利益,国家进行权益交割,已经不依赖武术,武术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基础。
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太极拳以及其他武术、跆拳道、柔术、泰拳、拳击,依然还有其生命力,是因为其具备体能锻炼的作用,更因为当代人在某些情况下,依然离不开近身搏击。
我不在江湖已经很多年,夫妻之间的搏斗中也从来不敢还手,只有把太极作为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这也算我为中华武术发展寻找的一条新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