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作者: 缅甸龙虎斗微信mdhj7773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4:11 被阅读3次

“分裂”和“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提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我国自夏商周以来,为什么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我们说什么叫统一?统一的标准是什么?政治上讲,完全拥有或恢复了前一个政权的疆域,或者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已经由双方或各方认可了,这就叫统一了。统一没有绝对标准,它总是有不同阶段的。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一个政权是中华民国,要拥有或者恢复了中华民国的疆域才叫统一。或者虽然没有完全恢复,比如说外蒙古,中华民国的时候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现在不是了,这个没办法,因为双方已经认可了。有些地方如唐努乌梁海,尽管我们没有明确表态,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了,我们也不把它列成统一的标准。台湾我们没有恢复,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统一。这完全是一个政治标准,不能用其他标准。反之就是分裂,台湾如果要离开中国,如果要作为另一个国家,那就是分裂,因为它曾经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

秦以前是中国由散漫而趋于统一的时期。从国数逐步减少和君权逐步扩大两点,都可以看得出由散漫而统一的趋势。

就前一点说:相传黄帝时有百里之国万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但到商初便减至三千国,周初便减至一千八百国,到春秋时代竟只有一百几十国了。由万国减少到一百多国,当然是互相吞并的结果。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余年的过程中,灭国丧邦的事件,常见记载。据我们所知,有十国被齐灭掉,有九国被鲁灭掉,有七国被宋灭掉,有五国被吴灭掉,郑、卫各灭掉三国,楚、晋、秦灭国最多,计楚灭掉四十三国,晋灭掉三十四国,秦灭掉二十三国。到战国时代,就只有秦楚齐韩赵魏燕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了。国数逐步减少,正是由散漫而统一的现象。秦之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

再就后一点说,在唐虞以前,所谓天子,不过是各部落酋长共同拥戴的大酋长,他木身也是各部落酋长之一,对于本部落以外各部落所能行使的权力,非常薄弱。夏禹以后,天子世袭制渐渐确定,天子的地位方得慢慢巩固起来,权力也随而增加。到周采用分封子弟或功臣以控制其他诸侯的政策,天子的权力便格外强大了。春秋战国时代,虽说天子失权,但各霸主或各大国的国王,不是代替了天子的地位,而权力实在天子之上。春秋时各霸主的重要工作,是纠合诸侯;战国时各国王所努力的,是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走的路,都是向心的而不是离心的。中国古代政治的演进,可分为三个时期。远古至夏殷,为部落政治时期,西周为封建政治时期,春秋战国为封建政治和君主政治的过渡时期。君权的逐步扩大,正与三个时期的顺序一致,也正是由散漫而统一的现象。无怪秦的完成统一,和完成君主政治同时并进了。

秦的统一,可说是中国的第一次统一。这次统一,完成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朝时期,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推行。从朝廷(中央)到郡,再到县,是一种全面的统治,也是真正的统一。秦朝的疆域大致是今天中国领土面积的1/3多一点。但是严格地讲,秦朝对南方的统一是很不完整的,一方面还有大量无人区,另一方面众多的当地民族还没有纳入统治,秦朝只是控制了行政中心、交通枢纽,或者交通路线,没有能力控制周边地区。

汉朝的统一标准是什么?就是恢复秦朝的疆域。刘邦刚刚打败项羽的时候,匈奴人占着北部,另外南方,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趁机独立了,而且诸侯占了关东大部分地方。汉武帝先后灭瓯越、南越、闽越,打败匈奴并恢复到秦朝的边界,那时才能算统一,离西汉建立已经有100年了。汉朝扩展到今天的新疆与中亚,建立西域都护府,是在公元前60年,也就是西汉成立142年后。一个朝代要恢复前朝的疆域有一个过程,每个朝代都是这样,不能认为一开国就统一了。

汉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汉朝的极盛年代不仅拥有秦朝全部疆域,而且扩展到朝鲜半岛北部和越南的大部分。凡是当时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汉朝几乎都建立了行政机构。与今天中国的领土相比,除了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东北大部分,汉朝都有了。当时统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农业生产,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即使一度占有,也会主动放弃,或者不设置行政机构。到东汉时,疆域非但没有再扩张,而且有所收缩,因为供养它的近6000万人口,这些地方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汉朝对中国历史这么重要?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称为汉人?我想是因为它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它存在的时间长,前后400多年。

汉末年起,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时期,其中只有短暂的、不完整的统一。隋朝统一的时间很短,而唐朝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它的极盛疆域最北到达西伯利业,最西到咸海之滨,最东包括朝鲜半岛,最南在今越南中部。但青藏高原还是没有在唐朝的统治范围内,因为不适合汉人生活,当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唐朝初年一方面是要恢复隋朝的疆域,要扩张,另一方面的紧迫任务是增加人口,唐太宗曾经下令要全部的寡妇在服丧期满后统统改嫁,而且作为地方考核的指标。

唐朝的统一阶段怎么算?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要到唐太宗时,而安史之乱后统一就不复存在。如一度与唐朝结盟的吐蕃,也就是藏人的祖先,松赞干布的后代,趁机扩张,占有今新疆的大部分,甘肃的大部分,内蒙古一部分,整个青海,陕西的一部分,四川和云南西部,甚至一度攻占唐朝的首都长安。只是由于习惯在高原生活的民族不适应较低海拔,又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所

以才退回到高原的边缘。河西走廊汉人多,以后发动起义将吐蕃赶走,回归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疆域就剩下那么一点,还不如隋朝,还不如以后的其他朝代,能算统一吗?

公元9世纪,原来在蒙古高原的回鹖人被当地其他民族打败,大部分西迁至塔里木河流域,与当地人结合形成维吾尔人。有一小支迁到了甘肃,成为今天的裕固族。新疆在吐蕃统治期间信奉佛教,10世纪后伊斯兰教东扩,维吾尔人饭依伊斯兰教。公元前60年西汉在新疆行使主权,但到西汉末就断了。东汉时“三通三绝”,以后也是断断续续。755年安史之乱后就完全断了,一直到乾隆年间公元1759年才恢复。

唐朝以后是五代十国,当然是大分裂。那么宋朝的建立有没有真正结束分裂呢?也没有。宋朝的北界只到今天河北、山西的中部,北方是契丹人建的辽朝,今天的北京是辽朝的南京。对中国而言是大分裂,对宋朝而言是小统一,所以整个宋朝不能算统一时期。

北宋期间,党项人建立西夏政权,吐蕃人虽然收缩到青藏高原,但是不归宋朝统治。云南是段氏大理,始终存在于宋朝之外,但双方一直和平相处。今天的新疆已分裂为不止一个政权。北宋末年女真灭辽朝,到南宋初,疆界又南推到淮河、秦岭一线。

下一次统一是蒙古人完成的,就是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蒙古的统一固然主要靠武力,但也不完全靠军事,比如说与吐蕃就是先谈判,然后通过武力威慑,使吐蕃贵族不敢轻举安动。所以从公元13世纪开始,吐蕃归属元朝,今天的西藏、青海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已经连成一体。我们讲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具体讲就是从元朝开始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元朝对西藏的统治从实际出发,没有像在内地那样设置府州县,而是利用原来政教合一的体制,由“主管天下释教”的宣政院管辖。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疆的大部分还不在元朝的统治之下,而是归察合台汗国的。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分别建立元朝和几个大的由可汗统治的汗国。元朝与各汗国不是同一个政权,今新疆的大部分在察合台汗国统治下。

明朝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统一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北方还有元朝,以后才进兵大都。而且元顺帝从大都出逃后,北元政权在北方存在了几十年,最后蒙古人自己取消了帝号,回到了蒙古高原。明朝初期拥有新疆的哈密,但是以后节节败退,到,中期退到了嘉峪关。明朝还保持了对西藏的控制,尽管联系不如元朝紧密,对西藏的统治权是延续的。明朝虽然没有能恢复元朝的疆域,但它的主体部分还是统一的。

真正完成,中国统一的是清朝,建立了一个从外兴安岭到南海诸岛,从巴尔喀什湖至库页岛的辽阔的统一国家。但是1644年清朝入关时只是控制了北京和周围的地区,以后先后灭掉了南明各个政权,内地基本上统一了。但是康熙、雍正二朝还没有解决西北的问题,一直到1759年乾隆平定天山南北,才形成清朝的极盛的疆域。但是不到一百年,香港就失去了。1860年后签订《暖挥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先把黑龙江以北的地方割去了,接着又把“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也丢了。此后的清朝还算统一吗?何况在它内部,太平天国起义十几年,公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还是统一吗?可见清朝真正的统一时间有限。

辛亥革命发生不久,外蒙古在俄国支持下第一次宣布独立,没有成功。到1920年,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到191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不得不承认。国共内战期间,中共成立苏维埃政权,国民党统一得了吗?蒋介石消灭军阀,实际上一些省还是军阀统治。还有些民族地区,如四川大小凉山,国民党都进不了,直到民主改革才真正统一。

从元朝、明朝、清朝以来,大的分裂没有再出现。中国的基本的部分,特别是农业地区,从汉朝以后基本上是稳定的。我想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到底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值得我们吸取。为什么统一不能持续?为什么分裂经常出现?并且在分裂时期、分裂状态下也会取得社会的进步?比如说,整个宋朝都没有实现统一,但是现在,中外历史学家的研究发现,宋朝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d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