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阿玲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我讲起她生活上的事,为此让我很纳闷,便带着心中的好奇,立马拿起手机给她拨打了一通电话,问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大橘子,直到近日我才发现,原来我是个井底之蛙,一直以来都沉寂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区内,却不知外面世界的天高地厚,这段时间我打算沉下心来好好调整下自己的心态,历练下自己”阿玲在电话的一端讲述着。
听到阿玲这话,我有点不解,阿玲一个在我心中那么优秀的女孩,一个为了理想可以那么拼命追求的姑娘,怎么这刚走出校园这座大门,就让她感慨这么深。
后来在我不断地询问下,才得知阿玲面试失败了。
阿玲,大学室友,一个江西的南方姑娘,长相一般般,反正是那种在人群里没人会多看一眼的女孩。
长相虽不出众,但阿玲的家底却很不错,听说阿玲的爷爷是江西某一所高中的主任,父母双方也都是公务员,在一家国企上班。
像在这种文化家庭长大的小孩,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差,当然阿玲也不例外,在我们班上一直稳居于前几。
不走出自我优越感,永远不知外面世界的天高地厚大一那年学校有一个青年创业大赛,全班没人敢去参赛,只有阿玲一个人屁颠屁颠的跑去报名,并且还莫名其妙地拿了个二等奖回来。
大二那年,当我们寝室里的其他人都还在准备英语六级,阿玲老早就开始准备考托福。
大三那年,大部分学生都开始计划自己的学习规划,有的考研、有的做职业计划、当然还有的依旧天天端着个手机刷剧……阿玲竟然请假自己独自一人跑去云南西藏旅行。
大学四年的时光里,阿玲永远都是一个有思想并且特立独行的女孩。
每当别人都花大把时间去兼职挣钱、疯狂追剧、频频社交,阿玲总喜欢一个人抱着一本书奔往图书馆,空余时间就去报名参加各种读书交友会或者一些学者的分享会。
因为和阿玲是老乡,同样为江西人,并且在宿舍我是最关心阿玲的舍友,所以旅行回来后的阿玲。
有次劝我:“大橘子,多花点时间在有用的事物上,年轻的时间最宝贵,不可浪费,要不你以后就跟着我混吧”
听完阿玲的话,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我想去跟紧这个女生的步伐,自此大三那年,阿玲去哪,我几乎都会跟着,阿玲抱着书去图书馆我也会强迫自己去看书,阿玲在空闲日去参加读书交友会,我自然也就跟在她后面。
与阿玲相处的那段时间里,学到了很多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优秀人物。
有次,我与阿玲闲谈问她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去旅行”,阿玲望了望天空告诉我,在她小时候读到过余光中老先生一篇《何以解忧》文章让她始终不能忘怀。
文章中写到过关于旅行,独游始终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无拘无束、二来可以深入异乡,更好的去了解这个世界。
小时候因为年龄,家人不放心自己,加上自己没有经济也不敢出远门,让这个想法在心中藏了十几年,现在终于长大了,说什么也要去实现一下儿时的理想。
说完,阿玲笑了笑。那天的天气很好,云朵在上空漂浮,太阳直射大地,草坪上我与阿玲两人相互依靠,阳光将我们的声影越拉越长。
不走出自我优越感,永远不知外面世界的天高地厚毕业后,阿玲去面试一家大型的传媒公司,依照自身的履历与条件,本来稳拿稳打的工作,不幸还是失败,对方公司把那个职位给了另一位面试者。
阿玲,得知失败后,想弄清楚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没想到,面试官把一堆对手的简历介绍摊在阿玲面前,各种奖项、各种优秀职能证书、大学期间各项优秀成绩单……
那一瞬间,阿玲懵了,那一瞬间阿玲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世界真的有太多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
所以,在失败后,阿玲思考了很久,同样也想明白了许多事情,她知道现在自身的能力还是不足以去满足她的理想,所以,阿玲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考研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来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平台。
最后,阿玲告知我“大橘子,是时候我也要走出自我感觉的优越区了,你也要加油”
听到阿玲的这句话,我待在窗前沉默了许久,突然想起莫言曾写到的一段话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对于这个道理我深以为然。
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人的一生,需要一次真正让自己痛彻心扉的打击,才可以快速的成长起来。
不走出自我优越感,永远不知外面世界的天高地厚想起以前的自己,小时候在老家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学,班里没几个学生,自己也就莫名其妙的每回全班第一。
那时,每逢一到期末考试拿成绩单,隔壁邻居家的王阿姨就会羡慕的说“香子,你看你家娃成绩可真好,回回拿第一,不像我家这个兔崽子,整天就会不学无术,给她读完个高中也就该回家种田了”
听到这种话,母亲自然乐在其中,而我竟然还真的以为自己的能力确实不错。
结果等到自己上初中,转到了县城中学,一个班五六十个人,还有很多都是各个镇上小升初考接近满分的同学,而自己拿着那张没有一科满分的成绩单却乐了几年。
看到这些,那一瞬间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懂得比我们优秀的人真的是太多。
就像林清玄在他的著作《自心清静,能断烦恼》中写道:
人也是这样,年少的时候自以为才情纵横,到了年岁渐长,才知道那只是贼光激射。经过了岁月的磨洗,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贼光才会收敛
我们无法到达林老先生思想的境界,但也知倘若我们一直不跳出自我的优越感,人是很难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