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史上最经典的爱情电影之一。
曾经创下收入超过18亿美元的票房记录。
曾经赚过无数人的眼泪。
据说,《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有一对澳洲情侣刷了60多次,哭了60多次,可见它的魅力。
这部经典的影片,夫人也曾看过。但是,夫人从来没有哭过。
因为,在内心深处,夫人觉得,Jack和Rose的爱情,更多的是激情,他们缺少把这份爱情延续下去的基础,比如社会阶层、共同语言、生活方式、经济基础……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那么,他们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是会因为最终发现难以相处而分道扬镳?还是陷于生活的琐碎,最终像普通的夫妻一样,相互争吵、指责、背叛?
夫人不知道,但是有一点肯定,他们幸福生活下去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成就泰坦尼克号爱情传奇的,其实是死去的Jack。他给了Rose活下去的机会,也让他们的爱情成为了永恒。
正是因为他的逝去,他们才无需面对那么多生活的无奈和不堪,让爱情被撕碎一地,正如《革命之路》中April和Frank所面对的。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且容夫人吐槽一下电影名字的翻译,这部电影真的跟革命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是一条路的名字而已)的男女主角正是《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泰坦尼克号》的续集。
01
当他们第一次见面,他是善谈又风趣的有志青年,她是向往成为名演员的未来之星。他们被彼此所吸引,确认过眼神,他们都以为自己遇到了对的人。
然而,镜头一转,七年之后,他变成了在公司做不喜欢工作的无聊上班族,她也成了不入流的糟糕演员。
是的,七年,他们谁都没有实现自己当初的愿望,只剩在无聊又痛苦的生活中挣扎。
在一次演出后,丈夫Frank与妻子April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吵,两人多年的积怨终于爆发。
他们相互指责,相互辱骂,就像所有成为怨偶的夫妻一样,说着最难听的话,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是,之后,上天还是给了他们一次机会的。
April在整理照片时,看到了当初Frank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前的一张照片,她想起Frank曾经说过,如果有机会,他非常想回到巴黎,因为那里的人懂得生活、热爱生命。
所以,巴黎,这个April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又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Frank 30岁生日这天,她说服Frank辞掉工作、卖掉房子,然后她们一家人搬到巴黎去生活。
那么,她是如何说服Frank的呢?
她告诉Frank,她想去感受生活,而不是被困在一个小地方。
搬去巴黎,是他们的机会,一次摆脱当前无聊空虚生活的机会,也是一次Frank可以拥有大把时间思考自己人生的机会。
她Frank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他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上。
April似乎已经看到美好的生活就在他们的眼前,只要他们搬去了巴黎,那么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多么美好的前景!所以,Frank同意了。
其实,在搬去巴黎这件事情上,Frank是被动的。
他会被说动,只不过是因为,当时他对繁琐的工作和难缠的客户早已厌倦,而April向他描绘的场景,又激起了他年轻时的热情。
可是,他没有看懂April想要逃离眼前平庸生活的决心。
所以,这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这个计划就有着流产的风险。
02
对于这对陷在无聊生活中的夫妻而言,巴黎是一个他们的逃跑计划,也是他们的一个美梦。
他们相信,等搬到了巴黎,他们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然而,意外发生了!
Frank升职了,他不必再在公司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这也意味着,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经过上司的挽留,他动摇了;同时,April怀孕了。
经历过一系列的折腾,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流产了。
计划泡汤,对于Frank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但对于April来说,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她不仅无法逃离现在的生活,因为怀孕,接下来,她可能还要面对更加乏味的人生。
那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在一次与邻居的聚会上,她神经质一样地不停吸烟,喝酒、跳舞,甚至出轨邻居,以宣泄自己心中的痛苦。
就算丈夫告诉她自己曾与别的女人发生了关系,她也可以无动于衷。
当所有的希望被浇灭,她的心,也已经麻木了。
其实,Frank 并不懂她,她并不是一定要去巴黎,她只是无法再忍受眼前的生活。
她想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想要感受生命,而不是被困在一个小镇上或者被困在家里,过着日复一日的日子。
在最后一次与Frank激烈争吵之后,April几乎一整夜都在屋外吸烟,那一夜,对April来说是致命的。
或许,一整夜的思考也没有让她看到生活的哪怕一丝光亮,只有绝望将她淹没,就像淹没她的夜色一样。
第二天,她自己动手让自己流产,因为处理不当,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是世界,留给爱他的男人无边的痛苦。
其实,在流产前,她完全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但她依旧毫不犹豫做了,或许,对她来说,如一潭死水的生活比真的死亡更可怕。
这是她对平庸生活的最后抗议。
整个故事是令人唏嘘的,也是残忍的。
夫人佩服April破釜沉舟的勇气,恨Frank的退缩,可是,看到Frank在妻子去世后的痛苦,又觉得他其实也很可怜。
03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角色值得一提,就是那个高智商的数学博士——疯子John。
当Frank和妻子把要搬到巴黎的决定告诉周围的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疯狂的决定。
只有这个疯子能够理解他们:空洞的生活很多人都可以承受,但是直面绝望,需要真正的勇气。他也为这对夫妇能够打破既定的平庸生活模式而兴奋。
但是,正常人做出的决定,却只有疯子能够理解,这是不是另一种讽刺?
第二次出现时,John问及巴黎计划被搁置的原因,Frank说的是钱,John说钱一向是个合适的借口但从来不是真正的理由。其实,他一下子就看透,是Frank不想走了。
整个影片看下来,最清醒的人,原来竟然是这个疯子!多么可笑又可悲!
04
同样的一对荧幕情侣,十年之前,向我们演绎的是经典的爱情传奇,十年之后,又亲自把那份美好的迷梦打破粉碎。
所以,有网友说评论说,Jack死了是一个悲剧,Jack活下来,也依然是一个悲剧。
差别只是:前者带给人感动和流连,后者则带给人恐惧。
有人建议未婚青年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不希望他们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这样的作品看得失去志气,怀疑爱情,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还未登台,就颓然离场。
还有人建议说,已婚青年也不要看,七年之痒、危机四伏的中年夫妇更不要去看,否则更会怀疑人生。
确实,这部影片就像戳穿皇帝新装的那个孩子,把生活的无奈和不美好展示得淋漓尽致。
现实中,我们或许也会像Frank和April一样,会慢慢被生活打磨得平凡、需要面临生活与梦想的抉择。
但是不是,只有放弃了梦想,麻痹地活着才算是真实?拥有梦想的人是不是一定要与现实那么痛苦地抗拒?想要探索生命的多样性,无法接受一成不变的生活只能被归为异类?
或许,每个人都要不断重新审视和定义自己,夫人只希望,你的每一次思考之后,除了看到绝望,还能看到绝望尽头的希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种英雄主义,愿你我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