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没法过了!”这话是他老伴说的。老伴脾气再好,也忍不下这口气,当即进房间捡了几件衣服,去了县城女儿家。
那天正好是星期天,英子、大成都在家休息,小静静去英语老师家补课去了。还是女儿懂娘,英子看到好多天没见的娘先是一阵高兴,接着问“是不是我爹又惹你了?”老太太就一五一十把早上的事说给女儿女婿听。英子听完,气呼呼地说“爹的脾气也太坏了,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是这样。娘,这都怪你,还不是你平时什么事都顺着他。这次就不依他,不改改脾气,你就不回去。看他一个人在家还能跟谁急?”成子在后面拽了拽媳妇,说“娘,爹就那脾气,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别气,既然来了,就在这儿踏踏实实住几天。”老太太这次像是铁了心,“嗯,这次我就不依他,不回去了!老倔头!”
成子换了鞋,下楼去西门农贸市场买菜。英子说:“娘,今天你歇着。平时在家,你把爹服侍得像过冬的老牛一样,他还动不动发脾气。从现在开始,你就吃现成的,让我们好好服侍你。”
快到中午的时候,小静静回家了。她一进门看见坐在沙发上的外婆,兴奋地扑到外婆身上,好一阵亲热。小静静是老太太一手带大的,祖孙感情特别好。听说外婆这次要长住在家里不走了,高兴的又唱又跳。
中午的饭菜特别丰盛,女儿女婿轮番替老太太夹菜。老太太看着一桌子的菜,刚提起来的筷子,慢慢又放了下来,嘴里念叨了一句“不晓得老倔头中午吃什么?”大成和英子对望了一眼,大成赶忙向英子使了个眼色,英子站起来,一边夹起一大筷子红烧牛肉放到她碗里,一边说“娘,那么大一个村子,还怕我爹饿着?你安心吃你的。”成子也说“娘,你别急。要不,我下午骑摩托车回村里看看?”
吃过中午饭。英子对缠着老太太的静静说“你到房间做自己作业去!我下午带你外婆到商场转转,再去公园晃晃。”静静噘了噘嘴,又抱着外婆的胳膊摇了好半天,磨磨蹭蹭进自己房间里去了。成子一直在厨房里洗刷拖地。英子冲厨房喊了一句“我带娘去街上转转去!你在家看着你女儿做作业。”“好,好,你陪娘到街上转转去吧,注意点车子!把娘搀好!”英子嗯了一声,搀着她娘胳膊下了楼。
因为是礼拜天,商场很多人。英子搀着老太太在各个柜台转了半天,想替老太太买件衣服,拿起又被老太太放回去,什么都不要。说,“别糟践钱了,我什么都不缺。”最后英子硬是帮老太太选了一顶毛线编的帽子,酱紫色。老太太这几年头发少,天凉戴正好。
这时已经是三四点钟,小县城地处山区,下晚来得早,看看天色有点昏黄起来。英子要带老太太到县政府前面的公园去转转,去看看那里的老头老太太们打牌,跳健身操。老太太不想去,说是累了,想回家。英子想,也是,娘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反正要住一阵子,以后机会多,就搀着娘回家了。
回到家,成子正坐在厨房里的小板凳上摘菜,和老太太打了招呼,英子换了衣服到厨房帮忙。静静听到外面的动静,开门跑出来一把抱住外婆闹起来。老太太这时却显得坐立不安。最后,老太太憋不住说是要回村里,英子和大成怎么劝也不听,就连她平时最要紧的静静快哭了,也不行。老太太说“那个老倔头,我不回去,他能一把火把房子给烧啰。”
老太太这话如果是说别人,大家一定当成玩笑,可如果说老倔头,却都犯起嘀咕。因为大家知道,老倔头一旦犯起倔脾气来,恐怕还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大家忘不了去年秋天那场大火。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