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知行合一”这四个字频频地出现在我的眼帘中,在工作中、生活中,“知行合一”成为了大家努力的方向。
我很好奇“知行合一”的来源,更好奇怎样才算“知行合一”,于是,前段时间,我看了两本《王阳明传》,从不同作者的视角,探究“知行合一”。
01 王阳明思想转变的根源
一个人的思想,不会无缘无故地改变,总是有人给予启发,或者自身经历过磨难,才有可能让思想发生大转变。
王阳明小时候聪明伶俐,但内心很浮躁,他儿时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武将,在战场上驰骋。
但幸运的,他有父亲孜孜不倦的教诲他。人生中也遇到了几个导师,教他将躁气变成静气,用国学的知识,慢慢地陶冶他的心灵。
相比之下,当时的正德皇帝却是不幸的,他小时候也聪明伶俐,喜欢打仗。
但父亲早早去世,身边还多了些宦官,满足他荒诞的需求,又误导他走向歧途。
两个本性差不多的孩子,因不同的引导,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心学大师,一个却成为了荒淫无度,败坏朝政的皇帝。
读到这段内容,我感受到对孩子教育引导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孩子青春叛逆期,父母、老师的引导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走的路。
02 人生每走过的弯路,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王阳明思想的大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国学的熏陶,还有他在求学路上走过的弯路。
王阳明苦读圣贤书,原本相信书中的每一句话。
当看到朱熹说到:“格物致知”。他便去践行,不吃不喝,观察了竹子七天,结果,格竹子格出病来。
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因为肚子不舒服,影响了考试的成绩,最终落榜。
第二次科举考试,却不自量力,想要一举夺冠,结果写到后面,体力、脑力不支,写得很潦草,最终也落榜了。
学习上、行为上走过的弯路,令王阳明向内自我观察,慢慢地意识到了在实践中去理解实证经典才最可靠的办法。
从王阳明的经历,我感知到了“死读书”的弊端。一定要将书中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验证,这样,才算真正吸收到书中精华。
03 真正强大的说服力是实践行动
王阳明感悟到了“格物致知”的“物”应该是“心”,但受过传统教育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说的是邪说。可为什么后期,又有那么多人相信他的理论,跟着他学习呢?
重要的一点是,他将所感所悟用在为人处世、打仗上。
当时的王阳明遭受了职场上最大的变故,便贬到龙场当一名驿官。
在环境恶劣的龙场,王阳明起死回生,建功立业。人们看到他的成绩,于是渐渐地相信了他所宣传的理论。
从这段故事,我受到的启发是,行动的结果是最强的说服力。自己没做到,却说得天花乱坠,是没办法树立起个人品牌的。只有做出成绩,才有说服力。
唯有行动才能化解一切的焦虑,唯有行动才能让别人跟随。
04 知行合一的深度理解与感悟
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的形成,除了他自身实践外,还因为他的教学和推广。
在传授自己的心得的体会,与各学友的摩擦、探讨,令他的心学越来越成熟。
他不仅从自己身上得到感悟,还从学员的身上得到感悟。
王阳明在解读“知行合一”时,说道:“能行一定是知,知即能行,知行是一体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就像一枚铜钱的两面,缺一不可。知是行的本体,行是知的功夫。”
就是说,如果我们学了知识,不懂得实践,其实是不知道。没将知识掌握透,盲目的行动,也不是“知行合一”。
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行动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真正能运用自如,才算是真的懂了,真的知道了。
要将自己感悟的心得,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阳明却有着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难怪他的心法广为传播,流传至今。
他说:“教书,不求贪多,一定要精熟。因材施教,能学二百字的,只让他学一百字。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别让学生厌烦。”
这点也令我深受启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总是巴不得孩子多学一点知识。其实,关键是要挑起孩子的求知欲,知识塞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写到最后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经在几个坑中跌倒,也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是什么成就他成为一代心学大师?是他不断地内观、自我反思,在行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令他的心越来越澄清,看到事物的本质。
在史书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曾经,他的心学被认为是邪说。
他心里对真理的追求,令他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传业授道,最终成就了自己,也影响了许多人。
王阳明的心学是普通人都可以实践的方法,然而,要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连王阳明自己都不确定时时刻刻能做到“知行合一”,但他确实一直往这方面努力。
“知行合一”,引领我们多下苦功夫,不断修正前行。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28篇,1825字数,共累积174967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