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老先生1952年应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邀,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刚经历近百年的动乱,民族自信心消失殆尽,钱穆却在演讲中,力争对中国过往历史政治制度进行不失偏颇的系统利弊分析,怀着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期许当局政府和青年人,能正确认识本国所拥有的两千年多年历史。读起来间或十分动情。
全书从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府职权分配,考试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兵役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干货非常多。我想主要挑两个重点来讨论钱穆的观点,一个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一个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其他就简单略过。
开篇说到, "政治应该从制度和人事来讲。制度具备延续性。其创始和流变过程,必有种种人事需要。所以只看具体的条文,只会流于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在新文化运动中,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钱穆认为,当代人如果只从当代的眼光去评判历史,是不公正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所谓历史意见,就是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来评判当时政治的得失。若已当代思想来评判以前的政治,则是时代意见,时代意见不应该抹杀历史意见"。我想,直到现在,出于政治考量,还是时代意见强于历史意见。历史题最后,一定是要对封建腐朽落后,进行一番批判,才能拿到高分的。
秦汉制度大体沿袭,由秦统一中国后,皇室确立,首先就要解决一个大问题: 皇室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大多数人对明清较为熟悉,会认为自古以来,皇帝就是政府的首脑,皇权至高无上,自六部以下政府部门,全都是维皇命是从的。但于此相反的是,自秦汉开端的一向意见是,皇室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国家的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所以实际政权在政府,而不在皇室。在这里,钱穆用皇帝和宰相各自的'秘书处'所拥有的职能进行论证,汉代皇帝的秘书处'尚书',仅管皇室私家之事,而宰相之下十三曹,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权机关。
钱穆似乎很推崇相权的实质作用以及皇权的象征作用,对于皇权的'逾越'很不赞同,后文多有论述。所以到明清皇权的专制和相权的旁落,就真的对当时政治制度进行了几乎全面的否定。可是没有提到的是,宰相独揽大权,所可能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这里没有对监督机制和相权的制衡进行介绍和分析,我想是比较可惜的。
汉朝的地方政府组织,钱穆最为推崇,说是"中国历史上讲到历史行政,一向推崇汉朝,所谓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推崇的理由大概有二,一是地方长官和中央官员能够平起平坐,更有自主权。二是层级较少,只有郡县两级,扁平化的组织促进效率的提升。最近同时读王的《政治的人生》和赵的《改革历程》,对此有不同意见,王认为,一个强有力的不可违背的中央集权政府是管理大国的必备条件。中央集权能使国家力往一处使,产生向心力,过于松散的地方组织,会造成过大的离心力,不利于国家团结和干大事。和以前不同,我现在是较认同王的观点的。当然,钱穆所推崇的第二点我也是认同的,总结起来就是,大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和扁平化的地方政府组织。
中央政府由三公九卿负责,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汉朝中央顶层组织,大体如此。直到汉武帝临死,派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辅助,本意是扶持新皇帝,却实质产生了和政府争权的现象,皇权和相权的划分开始混乱了。到光武帝,就更糟糕了。"东汉初年,光武帝的私意,则索性把政权全操在自己手里,三公只是名位崇高而已,实权则在尚书。换言之,则是由皇帝来总其成。所以后来中国人批评光武帝有事无政,这是以往的历史意见。汉光武自身是一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只是人事好,没有立下好制度。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我对于这个观点,是满十分的赞同,制度永远要优先于人事,不管掌权者现在多么英明,都必须有制度的约束,跌打的制度,流水的明君,制度一旦坏了,事情就很难了。尤其在今年年初,相信大家对此都深有体会,也有很多人痛心疾首,但我们却没法发出声音,后世自有公论就是了。
唐代始创三省六部,中书主发令,门下省副署,尚书省执行,常理上皇帝只有同意权。中书门下的联席会议--政事堂,是政令集中讨论和最终决定的地方,当时人称,中书门下是真宰相。武则天在当时不顾政治上一贯的规矩,常常绕开政事堂,直接进行发号施令,后来被说是'不经阁鸾台,何得为勒',武则天也无法辩驳。这里的阁鸾台,就是指中书省和门下省,可见直到唐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皇帝专制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到了宋朝,相权被削弱,最要紧的财政权被三司分管。中央集权也开始加强,形成军权集中,地方日趋贫弱的局面,所以首都一旦失守,就没有翻身的余地。当然,这里面,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地方的贫弱,有没有一定的必然关系,我是怀疑态度的,况且在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比过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让当局无法应对,太责怪宋人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不太公平的。
另一方面,在宋朝,很推崇读书人,宋太祖留下遗嘱说, "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其实自汉朝开始,要说中国的政权是谁在掌管,说是读书人是不过分的。钱穆在书中也多有论述,中国历代以来,多是一个士人政府,是读书人的政府。政权远比西方更为开放,西方的革命,恰是政权不开放所致,而中国能稳定几千年,恰恰是政权对读书人开放,也就是不分阶层的向国民开放。我们如果对过往中国历史进行全盘否定,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对西方制度唯首是瞻,是很不应当的。至于有识之士都往体制靠拢,官本位思想,忽视轻工商业等,则是后话了,一切制度,必有其利处和弊处。
明清,在地方组织上,一大改变是总督和巡抚的设立,意味着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而清朝军机处的设计,意味着皇帝专制达到了顶峰。明太祖废除宰相,后来产生了内阁,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秘书,仅有五品,需要挂一个尚书衔,才是二品。所以说,只有到了明清,我们才能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皇帝专制的。张居正在当时,总揽大权,想要做实事,却被说是越权,无法自辩,因为无论是内阁大学士的称号,还是一个尚书衔,都无法在法理上,确立张居正的权利范围,不能称之为'宰相'。更激进的是,钱穆说清是一个“有私心的部族政权”,与以往汉人的政权不同,所以更强调法术,而不强调制度,不确立好的制度,却用法术来达成部族的利益。对清朝基本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书后附有《钱穆传》,读来很是感慨,怪不得当下有很多"民国控",当时的文化讨论氛围,真是自由和开放,诞生了很多大师。在抗日期间,钱穆著《国史大纲》, 书的开头请读者要怀着四个信念,我很喜欢,附在最后。
一,當信任何壹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在知識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壹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壹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壹種偏激的虛無主義。
四,當信每壹個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以上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