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我从开坑就开始跟踪学习了,但是一次都没有分享过。今天一看到标题,我的心小小地咯噔了一下。因为我总是很羡慕学霸,曾经小学时候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成绩后来越来越差,乃至现在考试都会有阴影,也看过不少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的书籍,也被一次又一次撩拨小心脏,奈何效果并不理想。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听了晨读课程。听到作者斯科特杨一年四门语言,一年完成麻省理工的4年33门课程,我彻底变成两眼放光的小迷妹。我听完了短短的晨读课程,非常不满意!这么好的内容,我要看原书<如何高效学习>!速度买了kindle电子书,果然一口气就看完了,再次被实力圈粉。
斯科特杨一直学东西很快,考试考很好,然而学习时间比一般人更少。除了全日制上课学习,业余经营一家企业,每周写大约7000字文章,健身以及主持一家演讲俱乐部,然而,仍然有时间朋友聚会,享受周末的轻松愉快。(每周固定一天休息)
这种江直树般的开挂人物到底是怎么存在的?他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与众不同了?
本书的一个重点词: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是跨界普遍联系的思考方式。与之相对的,低效率学习者用的,机械记忆是复制记录型的思考方式。就像农夫觉得,皇帝大概就是天天扛着金锄头种很多田的人吧!我等凡人揣测物理学高材生脑袋里应该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公式。然而并不是,事实是公式的每个字母和符号,在他眼里都是知道来龙去脉的,因此,他能够用更多超逻辑的方式来解问题,这才是他们能够创新的真相。
理解整体性学习,可以想象成是下棋。第一,了解基本规则,基本目标。第二,使用不同策略,但记得调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基本规则,基本目标,不同策略综合归纳如下:
1.结构:城市内部的交通
想象一个一个知识点就是城市里的一座座房子,房子之间互相链接的就是街道。怎样的房子能被快速找到呢?当然是有很多路都可以到达的房子。那么,学得好的部分就是城市交通发达的地方CBD,学不好的就是郊区,穷乡僻壤。如果你要找乡下的一座房子,本来通往的路就只有一条,还是土马路,再加上平时少人走,杂草丛生。是不是就很难找到,对应的实际情况就是,考试一考就倒的知识点。因此,就是要在每个房子之间构建更多的联系,让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让条条大路通罗马。
2.模型:简化结构
所有模型的目标是压缩信息。具体策略有,a.比喻法:正如上文解释结构时候,就把学习的联系比喻成城市交通。比喻多用作整个事情的过程,多用于数学、物理、心理学之类的,不好想象的,日常生活难以直接观察接触的抽象信息。
b.内在化: 视觉,触觉,听觉,感觉等画面带入感,多用于生物学,医学等实际就能观察的直接信息。多感官就是强结构,使记忆更深刻。
c.图表法: 是内在化的简化。运用流程图,概念图(观点间箭头标注联系),图像(十秒涂鸦代替文字)。多用于学习笔记之中。
3.高速公路: 城市与城市的交通
结构与结构的联系,就是跨界融合。其实学科分类本身就不合理,专业是有交叉的。在第一点结构中,让城市内部交通发达还不够,城市之间也要多多联系,就如现在的“一带一路”,把所有能发展的国家城市串联在一起,这效果就比内部发展更显著了。
关于高效学生的建议。其中一点触动比较大。
能量管理:
1.增加能量储备,一周3-5次运动,一次40分钟以上。7-8小时睡眠。粗粮让血糖平稳。多喝水。少吃多餐。
2.循环式作息计划:一周一休,休就是一定不工作,就是放松。白天干,晚上充分休息。按90分钟位时间段专注干活。
由此看出,斯科特杨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注重生活平衡,有理论有实践的人。又被深深折服。他强调不要大把大把时间做在书桌前学习,要讲究方法,学习不是就是书本,应用实践才是学习的归处,书呆子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
以上只是书籍的一部分内容概括,斯科特杨反复强调,内容需要多次阅读,文中推荐的方法很多,要根据自己调整,把书当做工具书来查阅。所有方法实践熟练大概需要两年。有趣的是,斯科特杨说,本书的内容没有科学依据,只能算假说,因为这些方法都是他自己亲身的经验但在科学上不一定都能解释地清。那有如何,科学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的,用得好就是真的好。正如即使我们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1+1=2,但我们会用不就够了。
此外,本书帮我理清了思路,帮助我的大脑总结分类了很多我看过学过的学习书籍,比如,类似记忆迷宫的方法适合需要死记硬背的随意信息;漂亮的思维导图可能还没边看边写的,潦草的笔记流来得有效;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有组织(如果缺乏整体性学习),有组织的人不一定学习好。(不过有组织是很重要的)
此前,万维钢有一篇文章<超级记忆是一种歪门邪道>我印象深刻,也不是很明白。今天看了此书,联系一下,讲的就是过多地使用类似记忆迷宫的记忆会导致缺乏逻辑性、组织性、推理等能力的锻炼,应该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使用不同的方式。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遇到也应该更多使用逻辑推理之中的联系来理解思考。斯科特杨本人也承认,他在随意信息记忆方面相对薄弱,平常大多使用比喻法,内在化,图表法。由此可见,在都能考试得高分的前提下,逻辑性的理性思考才是我等凡人应该追求的正道,过目不忘的记忆迷宫还是留给最强大脑的超人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