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感姐谈个人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3286978/d5b155715b893256.jpg)
这周到北京,感受到一些变化。
比如,地铁线路增加了不少,很多站名都没听过;住进一家民宿而不是酒店,结识了两位90后妹妹;大众点评上随便一点都是各种网红打卡的吃喝玩乐;在住的附近找到一家电影院去看电影结果发现很多稀奇好玩的东西。
偶然间参观了一个新媒体创业基地,从外观看整栋楼像大型公寓楼,进去一层是各种美食店铺,还有供新媒体人工作休憩的小格间,楼上是为初创期的公司准备的办公区。
人的方面也感受到不少变化。
比如,房东是位80后,比我还小,感叹找不到工作。不想找工作,不想找对象,靠着租的房子做民宿(一间不到10平的房间带房东可以住4人,虽然狭窄但还挺和谐),对未来迷茫又恐惧。
职场35岁现象很明显,但我记得几年前,大家讨论这个现象的时候,是在感叹40岁以后要怎么办,不想几年过去,就提前到35了。
同住的95年小伙伴,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工作日晚上加班,周六加班,快节奏、单一的工作,身体和精神都在衰老,“我看着公司97、98年的,感觉自己已经是个老阿姨了”。听到95后这么说,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训练营,本意是想观摩一下训练营的玩法,但却收获了不少意外之喜。
比如,训练营的创始人年纪不小(应该比我大至少10岁),但说话相当有趣,每天活力充沛的创新、学习。
在小组内结识了我们组的教练,年纪比我大,一位做了17年HR的职场老司机。听她的经历,能看到这些年HR的发展和趋势,而就是这样一位资深HR,每天安排满满,依然在学习新东西,不断挑战自己。
学员里也不乏“爱折腾”的,不断突破和挑战自己。遇到35岁危机,经过两三年自我探索和“试错”,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社会、科技的变化是越来越快了,“中年危机”来得越来越早了,各种焦虑也越来越严重了,要是按这个趋势,被动地往下走,就会活得越来越不开心。
看到科技的进步,想想“哇,又方便了”;看到新方法,新知识,想想“有意思,能不能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好”;看到变化和趋势,想想这些变化和趋势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未来的一个机会,“太好了,可能又有一条出路”。
今天早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其中写着这样一段话:在未来,有什么想法的人,会活得很好?就是看到不确定性就觉得兴奋。他们拥抱不确定性,他们热爱变化,他们不断学习,他们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他们永远都在迭代自己。
反过来想想,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没有变化,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会更好吗?变化意味着提供了一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整自己的资源,通过学习,抓住更好的机会。
前段时间,在北京和一位老友吃饭,一位经历过在北京上班、回老家创业,创业几年后来不顺又来北京工作的80后。我问他未来如何打算,他的回答是:先在这个公司把工作做好。另外,他的朋友有在筹划开公司,他也参与其中。时机成熟,依然还会“折腾”,但有了经验教训,这次会更慎重。
虽然在我眼前的这位老友,头发相比十几年前稀疏不少,肚子比年轻时大了不少,作为一名二娃爸爸,时不时念念育儿经。
但那一刻,我觉得他还是十几年前,在大学里带领团队获得模拟企业经营大赛优胜的年轻人(本想用翩翩少年,想想不符合实际情况,青春已经很美好了,就不过度美化了,哈哈)。
拥抱变化,从中年开始也不晚。
我是感姐,一名职业咨询师和培训师。目前我提供一对一咨询和职业生涯课。咨询案例100+,学员60+,其中有找到方向不再迷茫的职场小白;有成功开启副业的宝妈;有重新找到方向的职场管理层;有3个月内收入提升6倍的职场中年人。
如果你有职业困惑和迷茫,欢迎私信,赠送你《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手册》,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的职业生涯之路,越走越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