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静致远成长励志摄影
一宠一辱皆不惊,知足者何时不乐!

一宠一辱皆不惊,知足者何时不乐!

作者: 倩婷匠于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2:51 被阅读16次

有一只木车轮因为被砍下了一角而伤心郁闷,它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跋涉!不完整的木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阳光柔和,它认识了各种美丽的花朵,并与草叶间的小虫攀谈!当然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木片,但都不太合适!终于有一天,车轮发现了一块大小形状都非常合适的木片,于是马上将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可是欣喜若狂的轮子忽然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自己跑得那么快,根本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也听不见小虫善意的鸣叫!车轮停下来想了想,又把木片拆下来留在了路边,自个儿走了!

失去了一角,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想要的圆满,步履匆匆,却错失了怡然的心境,所以有时候失也是得,得即是失!也许当生活有所缺陷时,我们才能深刻地感悟到生活的真实,这时候,失落反而成全了完整!得失勿挂心,宠辱皆不惊!坦然地面对所有,享受人生的一切,得到未必幸福,失去也不一定痛苦!得到时要淡定,要克制,失去时要坚强,要理智!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浮浮沉沉,似梦似真,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高明到极点的人!智慧到了极点则是平实到了极点!俗话说满罐不荡,半罐丁零当啷——满罐是充盈平实,静默沉稳的,而装到半罐则正好相反!

一宠一辱皆不惊,知足者何时不乐!

真正的佛并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而是平常法!做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可以不拜佛不敬神,但永远地感恩生活的赐予,便会获得最美好的祝福!老子在道德经中言:祸莫大于不知足!而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也是此理!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学会知足,一个不知足的人,永远和快乐无缘!正所谓知足者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良好心态就会和为人处世并驾齐驱,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时,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息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相关文章

  • 一宠一辱皆不惊,知足者何时不乐!

    有一只木车轮因为被砍下了一角而伤心郁闷,它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跋涉!不完...

  • 读道德经第十三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 品味《道德经》之十三

    品味《道德经》之十三 【原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

  •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

  • 自我理解《道德经》(五)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

  • 八月,在路上

    八月风里雨里艳阳下,少年风华正茂, 就这样一直努力前行,宠与辱皆不惊, 要坚定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目标, 要记住...

  • 有无相生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303: 宠若惊,辱若惊,何时而无惊?传统文化中的道家之无,佛家之心,与现在的知识不能搞两极的...

  • 向上的力量

    风无情,水无情,人生路遥,无论多么艰难,记住仰望星空。 宠不惊,辱不惊,迎风踏雪,各自奔向前程,心存一盏明灯。

  • 人生九局: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宠辱之局:宠而不惊,辱而不卑 《小窗幽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世人喜欢受宠...

  •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天下如己

    【原文】 宠(chǒng)辱(rǔ)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宠一辱皆不惊,知足者何时不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i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