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史上最励志熊孩子:“妈妈在等,我不能放弃”

史上最励志熊孩子:“妈妈在等,我不能放弃”

作者: 格斯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5:15 被阅读4次

    前几日微博上,一则熊孩子爬雪山的视频暖化了无数人。

    视频中在白茫茫一片雪山上,出现了一前一后两只熊的身影。走在前面的熊妈妈,没费吹灰之力妈妈便登上了山顶。

    可是跟在后面的熊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茫茫一片白色中它显得那样渺小,一次次的攀越一次次的滑下来,然后又一次次重新来过又一次次被打回原形。

    最可惜的一次都已经接近山顶却又不幸滑下来,甚至滑到了雪山的最底差点跌落山底。

    但是小熊没有气馁,率先登顶的熊妈妈也没有任何着急和不耐烦,只是一直凝视着自己的孩子默默地等待着它。

    在母亲的期待中,熊孩子终于成功登顶,母子俩终于团聚,兴奋、幸福、快乐地在雪地上愉快地奔跑,场面温暖而感人。

    对此网友纷纷感叹:“这是我见过最励志,最懂事的熊孩子!”

    “天呐,我要是他肯定很绝望”

    有人甚至化身小熊说:“妈妈在等,我不能放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智慧的父母往往都懂得适时的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独立翻越人生的山丘,并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而欣喜。

    01放手,放出的是独立与自信

    在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培养他独立生活的意识,很是注意从小事中教育他。一次,小一休跌倒了,头皮磕破了。这时母亲就站在他身边,一休把手伸向母亲,眼里满是期盼――他希望母亲扶自己起来。可是,母亲只是安详地看着他,然后说了一句:“用手撑一下自己起来。”

    一休的母亲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反对孩子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关于罗斯福在育儿中培养孩子独立精神,还有这样一个有趣故事: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到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却被李嘉诚果断拒绝:“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在受到父亲的拒绝后,兄弟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把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成了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嘉诚看似“冷酷无情”的拒绝,却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助推器,将他们逼上独立、自强之路,更形成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懂得放手的父母,他们愿意做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个默默给予鼓励和支持的旁观者,而他们留给孩子的也正是创造奇迹的机会。

    在这种自由而又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孩子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遇到问题他们不会选择躲到父母的身后,而是主动冲到前面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

    而拥有了这种能力的孩子,他们往往更懂得体贴和感恩,对人对事也充满温和的善意。

    02不懂放手,危害无穷

    曾奇峰老师曾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动手,那么无异于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日本一名54岁男子,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公寓里,公寓里还有另一具遗体,是他85岁的老母亲。原来他专业啃老30年,而母亲死后他无法生活,最后衰弱而死,以至于母亲死了也不能令他走出家门。

    印度35岁男子苏尼尔在家中将他65岁的母亲残忍杀害,而此次兽性大发的原因只是因为醉酒后找母亲要钱未果。

    不懂放手的父母,总是以“孩子还小”为由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他们看似温暖的大手实则是一把最锋利的剪刀,不仅剪掉孩子的翅膀,还砍掉了孩子的双脚,蒙蔽了他们的心灵。

    父母的不忍放手、事事包办,只能成为孩子“甜蜜的负担”。在看似甜蜜无忧的背后,孩子拒绝成长,成为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付出毫无感恩的巨婴。“你付出理所应当,我接受顺理成章”是这些巨婴的唯一心态,而将他们推至灭亡悲剧的,也正是父母360度无死角的疼爱和庇护。

    03优雅的放手,需要智慧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疼爱、帮助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作为父母,在教育的路上更加不应该忽视的是,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那么习惯了站在前线的父母,如何学会智慧且优雅的放手呢?

    儿童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具有引导作用,想要得体的放手,让孩子在独立成长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爱,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一、学会尊重与鼓励

    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想要自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请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做,那么就去吧,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当然如果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来找我。

    邻居家的诺诺今年5岁,已经是幼儿园里的独立小能手,不仅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当还时常帮助同伴,总是得到老师的嘉奖和表扬。

    细问之下才知道,诺诺从小就很自己喜欢动手,并且对事事都充满好奇心。感受到诺诺的需求,诺诺妈就尽可能让他尝试喜欢并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诺诺从2岁起就开始自己在独立的小床上睡觉,3岁就已经能帮父母做很多事情,比如,摆碗筷、搬凳子、挥舞小扫帚、学包小馄饨

    久而久之,诺诺不仅独立自主、而温暖细心且对生活充满,时常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

    哲学家贝克莱曾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知道。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犹为贴切。

    小小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跃跃欲试。此时如果家长能够感知孩子的需求并悉心引导,那么必将使孩子心中好奇的种子开出勇敢的小花,结出独立的果实。

    二、学会等待和原谅

    尹建立老师曾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金钱,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总担心孩子会落于人后,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人生是一场比拼素质和耐力的马拉松。在这场长跑中,正是家长的等待与原谅,使孩子由局限与依赖一点点蜕变为广阔与独立。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这样写: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凌乱的花铺。我,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在家长的等待中,孩子感受到理解与支持,他会更加有勇气让自己去经受更多的磨练,因为他知道总有人在温暖的角落里默默地关注和期待着他。

    在家长的原谅中,孩子学会包容与体谅,他们也会更加从容地去应对失败,并将经受过的所有失败勾画出一幅胜利的图景。

    三、放手,请父母狠一点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适时放手,而这种放手往往要狠一点。在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父母大可不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而是学会默默旁观,在内心为孩子加油,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协调和解决。

    孩子在尝试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挫折与失败,体验进步与成功,这样收获的幸福和喜悦才是最真实的,也是孩子对抗以后人生最强的“免疫力”。

    武志红老师曾说:爱和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懂得放手的父母,放给孩子的正是无限的爱与自由。

    在父母的放手中,孩子体会到信任感知到温暖,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更清晰,人生更坚定。这份坚定能够让他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退缩,不抱怨。

    在父母的放手中,他们获得自由和独立,也更有勇气迎接生命的洗礼和馈赠。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上最励志熊孩子:“妈妈在等,我不能放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or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