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下班,先生如约把答应送给儿子的两只小鹦鹉连同鸟笼带回家了。儿子回到家后连忙跑到阳台上去看
“你们好”他兴奋的问候着两只小鹦鹉
“妈妈,它们为什么不说话呀?”儿子问我
“它们还小,慢慢长大一点就会说话了”我回答儿子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会说话后它们就能跟我对话了吧?妈妈你是它们的妈妈吗?我是它们的哥哥吗?哦,太棒了,以后有人陪我玩了”儿子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
“妈妈也没有养过鹦鹉,不过从现在开始,你每天教它们说话,只能说文明用语,说爱的话语,如果妈妈在忙,你可以陪它们说话或者跟鹦鹉玩,你也可以弹琴给鹦鹉听,这样鹦鹉会开心,以后说话就会很像你了,你要把它们教的和你一样优秀”我也一口气回答了很多。
就在最后一句话说出来时,我突然愣住了。
我想到儿子每次有机会拿到手机时,就再也不愿意放手,我很担心他会上瘾,产生焦虑的同时,又不知道在我必须工作时,如何来让他不玩手机。
(2)
儿子在乡下爷爷家过年的几天时间里,从早上睁开眼就看电视,除了中间吃饭暂停一下,一直能看到晚上11点不睡觉,熊大熊二看了一遍又一遍。
只因先生从他3岁上小小班开始,每天叫他起床的方法就是把动画片打开来吸引他起床。先生从来没有认为看电视会影响智力,从来不认为孩子会上瘾。我在想为什么不能放钢琴曲轻音乐叫醒孩子呢?
现在导致爷俩经常为看电视争吵。
“给爸爸看一会儿新闻好吗?”先生一天到晚手机游戏玩不停,偶尔停下来就要看电视,其实隔壁客房也有电视,两人怕冷,谁都不愿意去隔壁
“不行,我要看”儿子正看在兴头上似乎被惹怒了,大喊着
“从小脾气就这么坏,以后你能干什么?大人的坏脾气都传染给孩子了(这一句暗指我)”先生更狂怒的大叫(其实恰恰忽略了他的狂叫)
“哇哇哇”儿子被这么一叫嚷哭了
(3)
我在旁边客房里写文章,听着这些一直在上演的场景,只能暂时停下,然后过去把儿子带过来
“妈妈给你读书吧,你去书架上选书,妈妈知道,现在爸爸妈妈没人陪你玩,你一个人孤独,不知道干什么,才想看电视对吧?”我抱抱儿子,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妈妈,我想把刚才那集看完就不看了,可是爸爸把遥控器抢去不给我,”儿子边哭边说
“那集电视其实你已经看了很多遍了,妈妈知道你已经很熟悉后面的内容了,我们现在读书好吗?为了补偿你,妈妈给你读两本书怎么样”我再次安慰他
“好吧”他勉强点头答应了,并去选了两本他想读的拿过来
(4)
孩子现在才5岁半,很多瘾症已经试图在冒芽。
我想锻炼他注意力集中,特意让他学习钢琴,每天练习。可是如果电视,手机,游戏正一步步慢慢吸引他的注意力越来越多,我是否还能把他的思维拉回来啊?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这些瘾症扼杀在萌芽状态,用正确的方式把他引导到健康的兴趣爱好上,到青少年时期我们还会为家中有个不听管教的瘾症孩子不知所措吗?
如果大人不时时在孩子身边拿个手机看,我相信孩子绝对不会对手机着迷依恋。如果大人不会在任何空闲休息时都想打开电视不想关机,孩子绝对不会对电视情有独钟,放不开手。如果大人没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孩子不会小小年纪就知道网络游戏。
(5)
如果大人把看手机换成读书,看报,那么孩子一定会想着读书,从书里去寻找乐趣
如果大人把看电视时间换成陪孩子做益智游戏,我相信孩子不会因为内心空虚被电视紧紧吸引不能自拔。
如果大人把大半夜不睡觉,玩网络游戏的时间用来给孩子读睡前刊物,我相信亲子感情也好,孩子的阅读能力,听力,语言表达能力,性情都会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样式!
想想那些青少年期有各种瘾症的孩子,不都是这样一步步走向了网瘾不能自拔,毒瘾不能自拔吗?各种瘾症都有萌芽期,只是做父母的有没有及时意识到,并把那个萌芽期的瘾症给断绝掉?
(6)
一个杯子,清澈透明,能装水,也能装别的有害物质。孩子如同那个透明的杯子,做父母的往里面倒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
就像这两只小鹦鹉,如果孩子每天跟它们都说粗俗的话语,骂人的话语,都是发怒,戾气的言语,我相信当这对鹦鹉长大开口说话时,一定就是教它们的人的样子
教育孩子,难道不像是养这对鹦鹉一样吗?孩子身上所反射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不都是父母身上需要修整的问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