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紫水晶书院•文思飞扬(散文、随笔、杂文、评论、科普、日记……散文想法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六)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六)

作者: 开心墙头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20:08 被阅读5次

浪漫爱情与归属感的缺失

青豆通过直接性关系及暴力来展现超越式的前现代感,而天吾则不同,虽然他的身世很离奇,但他却选择了一种温和而疏离的生活方式。

天吾从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独立的态度,青豆与天吾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没有伴侣,也没有恋爱对象,而且从不轻易许诺。

这种毫无归属的状态正符合后现代意识的特征。《天黑以后》将这种状态及意外邂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然而,《1Q84》的作品风格却随着故事的推进而逐渐发生了变化。

例如青豆对派给她暗杀任务的老妇人说过,“我有喜欢的人”,而且她还曾发誓要永远爱着那个人。

当她即将去暗杀“先驱”领袖时,曾想过“爱就是我的全部,我会永远爱着那个十岁的少年”。

另一方面天吾对青豆也是念念不忘,书中写道,“在我心中那个女孩从来不曾离去。”

尽管现实中的青豆与天吾是一种超然孤立的状态,但他们心中却藏着深深的爱意,而且这种爱意随着故事发展而逐渐清晰起来。

这种深厚爱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浪漫的爱情故事,不过从《1Q84》的前部分内容来看,个体并未表现出浪漫爱情式的积极态度。同时这种爱情态度也代表了村上春树世界的现代意识。

例如《斯普特尼克恋人》,故事中的“我”虽然爱着堇却不主动接近她,而是与自己学生的母亲保持着性关系。

由此可见,“我”对所爱之物缺乏一种积极热烈的态度。正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解离,才导致主人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1Q84》中青豆与天吾的关系也是如此,青豆告诉中野步自己曾在十岁时喜欢过一个男孩,但青豆既不去寻找男孩,同时还在与其他男人发生关系,这让中野步感到十分惊讶。

此时的青豆处于一种不可思议的碎片化状态。天吾也处于这种状态中。

虽然他一直为小学时没能跟青豆说话而后悔不已,但当两人在街头擦身而过时,他依旧没能主动开口,“也许之后又要为这次的擦肩而过而深深懊悔了。”

现代意识的特点是个体的自我归属及对象认定都十分清晰,而极端后现代意识中的个体缺乏对自我及对象的归属感,青豆与天吾表现出的意识状态恰恰处于二者之间。

虽然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但这种归属感,在初期并不存在,同时主体也缺乏对归属对象的承诺,类似于天吾父亲表现出的“空缺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qi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