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家长面色阴郁地找到我,向我诉说了她的育子经过。
她家有一个宝贝儿子,本来家住在农村,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前程,从孩子上学前班开始,就来到城里陪读,成了一个陪读妈妈。
那时,她对孩子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她的心中也为孩子设计好了成长路线:四五岁开始,参加各类学习班,上小学一年级开始补课,然后取得好名次,高中后上重点班,考一个好大学。
她也真的是照这个规划实施的:四五岁就让孩子参加了各种学习班,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开始给孩子补课。
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挺好,但到了初中,孩子的成绩就开始有些跟不上了。她和孩子都很焦虑,开始每天埋怨、训斥孩子,可是也没有用。没办法,初二开始,只好从跟大班补课换到一对一补课。可是这时,孩子却开始了厌学。补课都是家长逼着去的。到了初二下学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上了初三,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每次一让他学习,他就生气,说:别跟我提学习,一提学习我就恶心,你要再逼我学习,我就不念了。
现在,回到村里,我最害怕别人问我孩子学习怎么样,我觉得自己都没脸见人。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习那么好,我的心都要碎了。说完,她便开始垂下泪来。
看到她痛苦的样子,我说:现在孩子这样厌学,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有什么问题?
她抬起泪眼,说:从小到大,我每天尽心尽力,为他洗衣做饭,照顾他的衣食冷暖。不管是买学习材料,还是补课,花多少钱,我都不眨一下眼。为了他,我起早贪晚,打工赚钱,对他掏心掏肺,全力以赴。我有什么问题?
听了她的话,让我想起了以前来找过我的几位家长,他们的孩子,有的上课不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家长屡次被老师请到学校;有的拉帮结伙,沉迷游戏,老师多次劝家长,让孩子离开班级,去封闭学校读书;还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打架斗殴,老师多次请家长到学校,让家长坐在班级里看管孩子。可是当我问到:在教育孩子时,你们觉得自身有什么问题?他们也像这位家长一样,说:我和他爸做人做事都挺好的呀,我们身上没有问题。
是的,从表面现象来看,家长没有任何问题。家长为了孩子,真的是费心费力费钱,全力以赴了。可是,为什么你全力以赴地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厌学?
其实,原因在以下两点:
(一)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和金钱的付出,而没有注重孩子精神人格的成长。
人的成长,分为物质人的成长和精神人的成长。
物质人指的是一个人的形体特征,身高、体重、外貌等。精神人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家长每天为孩子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冬天怕冷着,夏天怕热着,选学校选老师选班级,顶风冒雨送孩子补课,不惜付出时间的代价,金钱的代价,这些都是物质人的范畴。
而真正让一个孩子成长的,却是他的精神人格。家长在这方面,却没有给予孩子重视。
精神人格的培养包括: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宽容豁达的处事能力;培养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有感恩之心;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永不言败的精神;以及欣赏他人,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精神人格的成长,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才使孩子能够成才。
(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注意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但关注的方式却错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想让孩子自强自立,有上进心,成为一个优秀的学子,但是他们关注孩子精神成长的输出方式却错了。
给孩子精神营养的正确方式是赏识,而他们却恰恰相反,给了孩子苛刻的批评。
家长认为:我把孩子的毛病挑出来了,孩子改了,孩子不就进步吗?岂不知,家长越是批评孩子,孩子就越反感,就越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就越厌学,最后破罐子破摔。
这就是我们家长为什么全力以赴地为孩子付出,却换来了孩子的厌学。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问题,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请我们的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只有家长把事情做对了,孩子才能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