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中,有关亲密的人际关系中说,亲子关系是人类为数不多的若干种亲密关系之一。如果恰当地加以利用,父母亲便能够成功的教育子女,使得子女健康成长。如果亲子之间缺乏亲密感,子女的成长,便难免出现各式各样的麻烦,困难或障碍。再者,如果父母亲在角色扮演上步入了误区,子女的教育也容易遇到困难。
这段话中谈到了角色扮演。在社会心理学上,角色扮演过程还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恰如其分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的一生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待。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就可能招致他人的意义和反对。
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
角色实践是指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那么如何父母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作为母亲,做为父亲的角色呢?这就看他们对母亲以及父亲角色的期待,领悟以及实践。
恰如其分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的一生按照角色获得的方式,父母的角色是先赋角色。但是在父母一生的过程中,他们的角色不仅仅只是父母,还会有其它的诸如老师,公务员等之类的其他的角色。那么他们能不能清楚并且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如果产生矛盾,障碍,能不能有效地协调好,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比如有的人在兼备母亲角色的同时,可能还有教师的角色,如果作为母亲,在回到家的时候,同时还在扮演教师的角色;或者做为教师在学校同样还继续兼备母亲的角色,那么这两种角色如何协调?并不起冲突呢?
有句老话叫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还有句话叫在其位谋其政。所以母亲在家里继续扮演教师的角色,那么孩子就不是孩子,就变成了学生,母子关系就变成了师生关系。所以老师在学校继续扮演母亲的角色,那么学生就是学生,就变成孩子,师生关系就变成了母子关系。这样的情况下,角色间冲突是不是就无法避免呢?又该当如何解决呢?首先可能是因为角色不清,然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做成角色失败。
恰如其分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的一生所以做妈妈就做好妈妈的角色,做老师就做好了老师的角色。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各担其职,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安排。
许又新教授又说,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对
婴幼儿来说,父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应具有前后一贯性这样。他们才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才会有安全感。
比如,昨天孩子用笔在墙上画了几道黑不溜秋的线条,母亲夸赞孩子画的好,有创意。过了几天,孩子又划了几道黑不溜秋的线条,可是今天母亲心情不好,骂了孩子几句。孩子小,时不时的会在墙上画几道,母亲心情好的时候,就夸孩子几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骂孩子几句,甚至可能打孩子两下。就因为母亲对待孩子同样的行为,在时间上,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夸,时骂,时打。孩子就会不确定到底能不能在墙上画,不确定,今天画了是会被表扬还是被惩罚,就会没有安全感。将来长大了,就有可能在做事情的时候畏手畏脚,因为他不确定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做了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合,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很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致那里找到根源。
恰如其分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的一生同样,就在墙上画画这件事情,妈妈同意宝宝画,爸爸则反对。宝宝一在墙上画,妈妈就表扬。爸爸则不高兴,甚至打骂。那么宝宝同样就会不知所措,甚至可能在内心发生冲突。这样的事情做好呐?还是不做好呢?将来长大了之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冲突。做了是被别人表扬呢?被惩罚呢?
所以父母既要扮演好作为父母的角色。也要在对待孩子的行为以及态度上前后一贯,两人一致,让孩子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