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制作技艺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方文化遗产。泸州油纸伞柔韧绮丽,西湖绸伞细腻轻盈,在烟雨蒙蒙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点评:
最喜欢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同撑一把伞。
——有待,人人可编辑的非遗百科全书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想,戴望舒期望遇见的那位丁香姑娘,她手里撑的油纸伞,一定是泸州油纸伞吧?
只有那古朴纯拙的泸州油纸伞、青天烟雨的小巷,才配得上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蜀南竹海随风猎猎作响的竹子,高地饱受阳光照耀的油桐籽,都是制作油纸伞的制胜法宝。
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韧性大、弹力强,工人们将它砍来,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成伞骨。
将竹竿节节打磨,直到它光滑可鉴,握在手里柔润舒缓,有一种沁心的凉意,这就成了伞柄。
伞面要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棉纸,在绵纸上手工精绘各种彩图,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等。
待到图案干了,就可以开始上油。油桐籽可以榨出桐油,刷到伞面上会形成一层结实的保护膜。
桐油具有极强的紫外线过滤功能,不论日晒雨淋,都能保护伞面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
油纸伞制作工艺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满穿伞,满穿伞要用五色丝线穿、渡二千多针,竹跳开关,一片双档,堪称伞中绝活。
油纸意为有子,在传统婚礼上,新娘出轿后会由年长的女性为其撑起一把油纸伞,寓意是避除邪难、多子美满。
西南蜀地有泸州油纸伞,烟雨江南也有西湖绸伞。
暮春江南,草长莺飞,西湖如镜照映着岸边的桃红柳绿,白蛇赠伞的传说还在这里广泛流传,传说那把伞就是西湖绸伞。
与油纸伞不同,西湖绸伞的伞骨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
从竹子加工成伞骨要经过劈长骨、编挑、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到十多道工序。
伞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这种丝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而且易于折叠。染出来的色调也多是古朴雅致,湖色,墨绿,桃红,橘黄等。
匠人们喜欢在薄如云翳的绸面上描绘独属西湖的美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旖旎风光不可尽也。
一支细润的青竹,被巧剖为纤纤三十二根,薄如蝉翼的丝绸缠绕于篾青与篾黄之间。
套色刷花,将秀丽的湖光山色徐徐展开。江南的丝与竹在西湖绸伞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多雨的江南水乡,盈盈一握的西湖绸伞,丝绸伞面如一剪轻灵飘逸的彩云,下雨的日子也多出几许清澈水灵、柔情似水的意境。
丰饶的西南蜀地,老楠竹风骨犹存的伞柄,绵韧的伞面与高地烈日养育出来的桐油一起抵抗日晒雨淋。
无论是哪种风格,都是故乡的特质所浸润出来的。虽说这样的伞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日行渐远,但别忘记,它曾在无数个阴雨绵绵的日子,点缀过我们头顶的一方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