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其五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2 11:56 被阅读0次

引:心一也,未雜於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南川子曰:道心纯,人心杂。修道是为归正去杂。

引:程子謂‘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南川子曰:昔日以为天理即是人欲,人欲即是天理。今日观之,天理人欲其本一也,然质性不同。人心有私,道心无私。欲成其道,先去其私。

引: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樸還淳而見諸行事之實乎?抑將美其言辭而徒以譊譊於世也?天下之大亂,由虛文勝而實行衰也。

南川子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想不为,终无所得。

引:史以明善惡,示訓戒;善可為訓者,時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南川子曰:不存其事,何以知其善?不存其事,何以知其恶?然扬善以导善,隐恶以杜恶也。何必如此者?善难扬而恶易习也。

引:日間工伕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南川子曰:其也难哉!人心烦乱时,固难以一时骤静。欲静则静,也是功夫。

引: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南川子曰:能为朋友者,彼此一也。但有上下,则难为友。此上下者,心念之上下也,非地位之上下也。彼为帝胄,此为布衣,虽有尊卑贵贱之分,然心念若一,亦可为友。不然,虽共尊卑贵贱,难为友也。

庚子年八月廿八

2020.10.14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其五

    引:心一也,未雜於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传习录》初鉴 其八

    引: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

  • 《传习录》初鉴 其九

    引:“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南川子曰:事理具发于心乎?事理即心乎?心以感事,事以显理也...

  • 《传习录》初鉴 其七

    引: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已功伕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

  • 《传习录》初鉴 其十

    引:澄問:“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義’,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於神明,何怕之有!”...

  • 《传习录》初鉴 其六

    引:譬如方丈地內,種此一大樹,雨露之滋,土脈之力,只滋養得這個大根;四傍縱要種些嘉穀,上面被此樹葉遮覆,下麵被此樹...

  • 《诗经》初鉴 其五

    《小雅·苕之华》:“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 人生艰难...

  • 《周易》初鉴 其五

    引: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南川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顺德者,顺应物理人情之德也。必有先后,...

  • 《礼记》初鉴 其五

    引: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 南川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 《孟子》初鉴 其五

    孟子曰:“伕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其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mu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