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生家庭,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到。
最早看到这个词,是在一篇讲述夫妻关系的文章里。男女来自不同的家庭,莫不说价值观、世界观这些大而空的东西了,就是日常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这些琐碎,都能体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人说过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还有一句: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02
听了很多这样的抱怨:明明都是一样的起点,学历、资历,甚至外貌条件都差不多,凭什么他就比我强?凭什么他晋升快?凭什么他的孩子上的学校就比我的孩子好?
前些年,自己也曾会有这样的不平衡。尤其在遇到一些坎坷的时候,本能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凭什么”。
过了好多年,当自己从职场菜鸟熬成老鸟开始带新人,当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去学教育、心理等等知识,当从一个小城市出来去和大城市的土著居民竞争,终于明白了凭什么。
那是因为,你以为的起点是大学、是研究生、是同年入职,然而真正的起点是出生那一刻。
这么看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有道理的。
03
我说的起跑线,是指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所能给予的教育。
我有一个闺蜜,是我的研究生好友,先生是北大博士毕业。双高学历带来了双高收入,日子过得妥妥当当。几年前,我把这些归于他们的努力——的确比我们努力很多;但几年后,我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了。因为我们说起自己读书时那些苦逼的日子时,我意识到我们拥有不那么一样的“想当年”。
当我了解了他们的父母每天是如何严厉而又认真地坚持培养他们之后,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早在他们的幼儿时期,今天的模样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爸爸妈妈看到这里不要多心,你们已经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我只是在分析。)
所以今后他们的孩子会更加优秀的话,那么我也一点儿不会感到意外,因为闺蜜的老公每天下班回家还要坚持学习到半夜,我毫不怀疑他们子女会喜欢学习和阅读。
04
孩子未来走的路,是很早就埋下伏笔的。
一个朋友去教授家做客,回来之后感慨良多。他说自己平时教育孩子总是严厉呵斥,带孩子去教授家的时候,原本还有些担心孩子会“丢人”。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一天,教授处处鼓励孩子,孩子因为得到了肯定,非常高兴,更乐于去表现自己。
他说,以前看教授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一直觉得是自己的孩子不行,搞了半天,是自己不行。
我自己喜欢拍照,拍照哦,不是自拍,因为要写号,需要照片。每次家里有鲜花、图书、美食,我都习惯拿起手机拍一张。有一天,肉圆儿君自己浇花,捣鼓了两下,过来拿我的手机——“我照一张相”。
没有想到两岁多的孩子会注意和模仿这些细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还挺超乎想象的。
05
长辈们总会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然后不忘感慨一句:看看,人家父母就爱学习,肯定是遗传。
“遗传”这个词,害了多少家长。
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比起遗传,对他影响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学着做;父母怎么生活,孩子就会认为生活是什么样;父母眼光有多宽广,孩子就有多大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你没有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你说到了幼儿园老师管着就好了。等到了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能按时睡觉,你埋怨孩子:怎么就你哭闹?
孩子学习的时候,你没有字字句句认真辅导,只顾着自己看电视玩手机,你说老师教训一顿就好了。等孩子成绩差的时候,你埋怨孩子:怎么不好好学习?
孩子成长的时候,你不舍得他做家务,不愿意他为别人付出。等他长大了,自私而懒惰,你埋怨孩子:怎么那么没眼力劲儿,情商那么低?
这一切,都源于你。孩子出现问题,先问问你自己那一步引导出了问题。
不要把希望寄托给外界,如果连亲生父母都不能给孩子做好的示范,外人又会有多用心对待你的孩子?
感谢阅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