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nan/牛油果也是果
长居纽约。相信我们一生都在认识自己和幸福感的路上。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壹]
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在培训机构做过几个月的英文教师。
毕业后我申请到美国读书,也就在临别前的当时和一些学生互留了联系方式。有几个小朋友要了我的邮箱说以后要找我练习英语(oh yes you are right,你们骗人真的不打草稿)尽管这些年真找我练习英语的属实是没几个,但断断续续的联系却也是真的没有断过。
12年的时候,Elaine小姑娘曾在群里问过我一些关于留学的问题。这些问题无非都是-怎么复习托福和SAT啊,怎么申请美国的学校啊,怎么选择专业啊...这等等的日常话题之类。那时我研究生毕业不久,热乎乎的"知识技能"经验还是有的,还发给了她一些我认为非常有用的复习资料作为参考。
[贰]
15年的时候我回国度假。妹妹刚上高中二年级,表弟也刚好拿到了加州洛杉矶分校的录取通知书。全家在北京一起吃饭,of course我们这些"热心又烦人"的亲戚们开始讨论还有一年即将高中毕业的妹妹对自己今后的打算
很自然的聊到留学,聊到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怎么把成绩提好一点,要怎么把英语学好一点,要有规划,要坚持,怎么复习怎么准备,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意向.......
而在三年之后,当大家的目光一致的转向我,当这个所谓的"资深留学生"再一次被问到"你对打算出国的孩子有什么想说的"时:
我说: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却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对于那个憧憬着的远方,你的[自我心理建设],真的做好了么?”
[叁]
不光是90后的一代,即便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小时候都曾梦想过走向北上广深,奔向浩大世界。
[远方]的确是个很有魅力的词儿:自由,五彩,聚光。只是所谓的远方,已经不能单纯的去看留学出国这一件事,在我看来,它更泛指的是:
当我们离开那个温暖的家和度过青春的熟悉城市,站在陌生的街头,无论遇到再多的快乐与悲伤,那些你过去最亲爱的最可依靠的人都不能在身边与你一起分享时,当你不得不接受一些人从你的生活里开始渐渐远去,一些责任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冲你倒下,你,能否用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把它们撑住,永远不让自己被压垮而收起你真诚的心与笑脸。
[肆]
直到今天,回忆起刚来纽约的那段日子都是我精神上极度丰满到爆炸的阶段-兴奋,紧张,憧憬幻想和巨大的压力彼此依赖此消彼长。这不是单纯的"忙"就可以营造出的氛围,而是夹杂着太多你从未经历过的情绪与情感---
你独自一人,来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城市。你学了那么多年的英文自认为好像还不错,但你身边美国同学课上的抢答和玩笑却还是听上去有些陌生,当大家在讨论nationalism(民族主义)和liberalism(自由主义)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你却还在气愤的想怎么去争辩刚才他们对于中国经济化的偏见-对啊,你好像真的很棒才来到了这儿,可是此时此刻那种得心应手的快感,一下子没了半截。
太多的东西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消化,抛弃所谓的面子,固有的成见,抛弃那个你才刚刚享受了不久的"要去纽约留学了"的幻化和光环效应。
好在我一直知道,这会是一趟有魅力又过瘾的旅程-但它绝不容易。
[伍]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你会遇到的最困难的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就在抵达纽约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了一场与宿舍大楼之间的对峙对抗:来之前被告知研究生宿舍已满,所以只能安排我在姐妹院校宿舍暂住一年。却不知宿舍所在区域是曼哈顿的黑人区,而我又总是有晚课,几次出入都曾遇到公园街边黑大哥"友好"的打招呼。三月之后觉得不是长久之计,开始争合同谈条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半年后终于从可怕的黑人区搬了出来。正值我来美国第一年的平安夜,快要九点的纽约大街上冷风呼呼的吹,我和小青在马路上拽紧围巾一路直奔的找房子。之后搬家,买家具,装家具,整个人像是铁打的战斗公鸡,床垫没到的那几天就只好先睡在光秃秃的木板上一觉到天亮。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这是我10年刚到纽约还没床垫的‘家’-不忍直视那时的品味.....毕竟我还是少女)
房子安排好后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习,早九点工作到下午五点,六点半赶到学校去上课。8点半下课后开始到图书馆做作业,熬夜写paper基本上是家常便饭。有几次夜里十二点从图书馆出来,我和小青才想起自己已经一天没有吃过饭了。我们坐在图书馆旁边的凉石凳上买上一盒好吃到炸天的墨西哥鸡肉饭,和旁边边唱歌边做着饭的小哥嘻哈闲聊几句,小哥继续工作我们两个姑娘再坐一个小时的深夜地铁回家。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嘴里一边忍着不骂脏话一边熬夜的常态)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白天我们学校附近的墨西哥小哥肉饭车。春夏秋冬直到午夜)
每一个从地铁出来独自走回家的夜里,我总是试着会在路上打个电话,随便给客服打也是常有的事儿--因为能有人说话这样至少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现在回想起来,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换作今天,你打死我也不敢了啊
[陆]
12年爸爸妈妈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小义叔叔进我屋里看了一眼,然后出去和我爸说,哎,看着觉得好心酸呐。"
我倒觉得好不可思议,也许我从来没有说过但我真的对自己当时的小屋无比满意。我们四个人租了一栋房子的一层,里面有四间独立的小单屋。关起门来,那就是一个我觉得能瞬间安静下来的自己的世界。偶尔有空的时候大家会一起坐在客厅聊会儿天,娟姐来的周末我们就会一起煮饭吃。也请过不少朋友到家里来玩儿,他们总说我和小青像说相声似的一唱一和,说周大师云大师的厨艺和这无比大气的名字着实般配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这是我后来终于装上了床垫的睡床)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还有每天最风光的书桌---风格有点儿太....你们不要继续Judge我谢谢虽然大部分的paper都是趴在床上熬完的)
刚刚租到这房子的时候,我还在路边拿回一个沙发架,很认真的在宜家买了一个沙发垫放在上面,打开就可以变成一张很舒服的沙发床。当时因为架子太沉差点要放弃了,但想到一张床在纽约对于朋友来说可能有时会是一个临时的家,我们还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把它搬到了三楼。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展开改造后的沙发床,来来回回从屋子里搬到过屋子外,真的是物尽其用)
有些东西是可以拥抱情感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张沙发床的存在,可以让弟弟,还有好多学弟学妹在之后的紧急情况下暂时留宿在我家。
那是在一个陌生城市,靠人心围起来的温情。
[柒]
年轻时候这种奋斗的畅快情怀是能够带给我极大快乐的-我想这是我到美国之前,甚至在还没申请出国之前就对自己有过的认知。而这样的心理建设,当我再次回头想想这几年,它远远比我考了多少分数,报了哪所学校更加重要-并不是说那些东西不重要,而是学校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小路,但一场好的心理建设,会从起点给你力量,带你走过整个未来。
这力量,没有终点尽头。
[捌]
倒也从未觉得到了美国好日子要来临了,相反的,深知路途遥远跋涉不易。过去大概小说看多了总觉得留学打工是一件巨酷的事儿,也觉得应该有一个执念,没有经济独立前毫无资格浪费。当然也因为那时候还没度过"要靠忙来填补精神满足感"的阶段,所以生活有着张牙舞爪般的精彩-而在这精彩里,找到了那些快乐的故事,找到了那些闪着光的人,他们是奔波且疲惫夜里那一盏不灭的明灯。
我曾在心里深深的享受着点点滴滴,包括它们带来的每一场不易。
[捌]
年前和小虎弟弟碰面。他和我聊起去年自己在美国得急性阑尾炎的事儿。因为未满十八岁父母又不在身边,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时不得不紧急拨通视频,向医生传达父母已授权手术。忍着剧痛对着镜头边翻译还要边安慰远在国外的父母,好让他们可以不那么的担心这即将要上手术台的未成年的儿子。
后来他笑嘻嘻的和我说:"对啊姐,我这也算是真正的长大了一次。"
小虎弟你真棒。
当你把战胜困境认作是年少人生对自己的嘉奖时,你就不会在可怜自己中度过,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自信与满足。
那年度假回来后我想起了Elaine,当时也并不知晓她是否已经来了美国,执意把之前没能意识到而转达给她的那些话留在了她的QQ邮箱。我努力的不想让它们听上去像大道理,但可能还是避免不了它有时候看上去冠冕堂皇的样子-毕竟,经历过面对过它们的人,好像说什么都可以假设是正确的🤦
但有些东西能触动你心,是因为你有相似经历。这份经历不仅仅指生活经历,还包括一个人的内心诉求。
背着大行李出国,一个人不得不扛着一切,和家里打电话,这边留着眼泪那边压住哽咽的声音笑着说:"我特好,放心吧。”
我们不需要经历过完全相同的这一切,甚至可能我们完全走了相反的路。可那又怎么样呢?你也许和我一样今年又没能回家过年,又也许你的[远方]也曾孤单疲惫,又或许你就是个幸运的孩子每个月都可以见到父母回家吃妈妈做的饭.....
谁比谁幸福,谁又懂谁梦想与心酸?
[玖]
而我想说的,这自我心理建设,究竟是些什么-----
小时候梦想着的,那些听上去很迷人的地方是真的可以很迷人的-我不得不去承认这些年汲取的营养超越我想象般的富饶。这远方无关多么远,而是在我们开始懂得自我承担和责任的那一刻起,你已经站在了自己的梦想之上。
但它不像蟠桃园一样美好,也不会毫无缘由的聚光成环。如果真的做好了准备,当你拼尽力气拿到通往远方的一纸offer的时候,恭喜你,万里长征,这才刚刚买好了鞋子。
如果你有红运,能更多的和家人在一起。我想说-
人生任何一次不曾回头的紧握都有可能伴随着遗憾的失去。
好好的珍惜你正在拥有的每时每刻吧,珍惜他们能与你一同分享喜悲,珍惜他们为你做的也许不是拍照出来最好看的却是一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饭菜,珍惜在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在身边给你一个拥抱,珍惜他们有时的笨拙与无理取闹-因为我们的小时候,绝对有着更加欠揍的曲折
(请原谅我这一段佛系总结)
[拾]
过去常常在微博看到一些讨论,大家会在"留在家乡"和"远上拼搏"这件事上争论的面红耳赤。无非争议的就是,哪一个选择更"好",更"优越",更无从反驳。
在回忆起自己过去这几十年来,你真的会很确定的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让所有人都认同你的选择吗?无论锱铢小事或是主宰过你人生的节点。甚至是你自己,也许都在时不时的想起,"假如我当时..."
我想没有的。这世界没有完美的选择,更没有假如。
这世界的可爱之处在于,任何事都可以自圆其说。但不要奢求所有人都会支持你的选择,因为永远不会。
难的是,当我们愿意对自己的选择付出真心和责任,愿意拥抱它的时候,能不把别人的质疑指责介在心怀。能在许多年后,直面自己的拥有与失去。
在这一点上,无论你人在哪里,正在做着什么,
我想这是我们都在共同进行的一场心理建设。
[拾壹]
这篇写的比我想象中要长很多。
可能是因为今年喜气洋洋的拜年短信里Elaine刚刚拿到的哥大录取通知书一下子敲醒了我几年前的留学记忆。也有可能,是这个在美国刚刚度过的第六个新年,让我越来越习惯吃着群里的年夜饭喝着群里的聚会酒仍旧兴高采烈了。
一个人飘在外的生活曾敲碎过我很多文艺女青年的情节-它有时候太残酷,太理性,太分秒必争。没有时间留给你感慨万千吐诉衷肠。
可是它有时候也太可爱了,裹着你,缠着你,留着你,与你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这唯一而不可复制的你我篇章,弥足珍贵。
[拾贰]
今天,无数的你们已经度过了新年。
此时此刻,无论你是在奔赴远方的路上,又或许你还在温腻着最美的家。
又或者,你像我一样早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远航。
所谓的共鸣大概就是,你我相隔数万里依旧见字如面惺惺相惜。
希望所写下的这些,能让我们重新温情一遍'家'的意义。
恭喜即将走向远方的Elaine妹妹和无数即将踏上征途的“你”。
不愿你们一帆风顺,只愿你扬帆而不失初心,尽享征途。
小时候都梦想着去远方-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图片及文字皆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Yan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