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朋友去看牡丹,她嫌这几天空气质量太差,觉得不宜出门。为了健康的缘故,宁肯错过花期,说:不要等我了,你自己去吧!奈何,只好自己去了!
牡丹园在近郊区的一个公园里,这个公园是以历史遗迹为主题的,显得古朴肃穆,进门不远,便看见沿墙用铁网围住了一堆土包,醒目地标注着:此为古城墙,严禁攀爬,破坏。庄严地一再告诫游人:古城墙不可再生,注意保护!可是如果没有这些语重心长的文字,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是一处重要古迹,怎么看都是一个平常的土包而已,土包上摇曳着平常的青草。徘徊至此,反复注视,总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标牌,土包因标牌才变得不同寻常。在丛林掩映中,我再次瞻仰了声名远播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会盟台”,“会盟台”可以说是这公园的标志性遗迹,也许比古城墙历史价值更高,用栏杆隔离着,说是台,其实就是一块稍高于地面的夯实了的土堆,我觉得这台比城墙让人信服,它至少有人工的痕迹,堆砌得很方正,台面结实,平整,既使联想不到气吞万里,金戈铁马的气概,勉力追溯,也能对千年前古人的劳作产生敬意!土包,土台都灰扑扑的,风尘仆仆,苍苍凉凉,使人想起“太古洪荒”。因为是保护性的,公园没有开发太多旅游项目,没有游乐场,没有假山与猴子,倒有一家孔子书院。体现了雅致静谧的风格。公园的主要的特色是树多(为首的是一颗101岁以上的国槐,老树新枝,分外遒劲。)草多,绿荫蓊郁,有很多林间小径,有很多毛绒绒的草坪和木椅,成了附近居民晨练,散步的场所。牡丹园是近几年才建设的,从此,公园又以牡丹闻名了,每到这个季节,雅好花的人便相约:去戚城公园看牡丹!
看牡丹的最佳选择当然是洛阳,荷泽,牡丹的国色天香是需要条件的,据说牡丹很挑水土,喜碱性,大概洛阳,荷泽的水土是碱性的,牡丹栽培不易,这两地皆有培植牡丹的传统,民间高人常以培植出新品种为骄傲。曾去王城公园看牡丹,颇为震撼,规模,种类都使人叹为观止,甚至看到了稀有的绿牡丹,不仅是争奇斗艳,而且大气蓬勃,欣赏到这样波澜壮阔的如海的牡丹,乘七,八个小时的车也值得了。不方便去洛阳,菏泽的话,戚城公园的牡丹园就成了不二选择,牡丹园占地面积不小,(具体数字忘记了)的确可以称做是一个“园”了。
顺着人流走,绕过大半个公园便到了牡丹园,没有想象中鲜花着锦的景象,只有绿叶,以为还没开,细看,许多萎谢的花苞,地上,落红成阵。人们失望地连连感叹:完了,完了,开败了!遗憾不已,我则很淡然,本就抱着王子猷访戴的态度来的,不遇牡丹,怪不得它,人事太多蹉跎,兴尽就好,有一两朵残花还在枝头开着,因为孤零零的,更显得艳异,争来了众多宠幸的目光,大家纷纷给它们拍照,证明来过。牡丹一片凋枯,旁边的芍药却开得正盛,有不识的人言之凿凿地说:这也是一种牡丹!他说得没错,以赏牡丹之心赏芍药未尝不可。
有一对父子俩留连着,儿子怨道:花期也太短了,父亲接道:好花不常开嘛!
拍了一些落花的照片给朋友,向她通报:牡丹的花期已经过了。她安慰我:没事,等过几天空气质量好了,去登星看牡丹!她的思维很清奇,莫非牡丹在另一时空等着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