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香车豪宅成了社会身份的象征。
今天早晨步行上班时,途径停车场,偶遇一男子,身穿格子衬衫,目测是某国际奢侈品牌,单价应该在4位数以上。抽着烟,车钥匙挂在腰带上,这个小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悄悄地跟在后面,默默地做着评判,猜想着他的年龄,也想验证他开什么车。
我貌似无意地从他身边经过,掌握的火候是正好他开车门上车,瞟了一眼,大致判断出他的年龄应该是40+,80年前后的吧,开的车辆是一辆低调奢华的黑色四个圈7系SUV,看他平稳地启动、转弯、驶出停车场,内心再一次判断他的职业。
由他的蓝色花格子衬衫和所驾车型,我首先判断他应该不是体制内的,穿着风格显露出他应该是位事业小成的商人,具体什么行业,经营业绩如何无从知晓。
我也曾经被外在这些行头所困。
那时候,做企业高管,会有一些场合需要以这些行头来暗示我们企业的实力,比如高管配车的规格,高管手机、手表的品牌型号,还有女高管的包包、首饰、妆容和穿衣风格等等,有些人有些场合就是以这些来判断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实力和收入状况的,我也不能例外,以此来对别人做第一印象判断,同时也被别人判断着。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傻呢。
不是有句话说,你越想证明什么,其实你最缺乏什么。
你越想时时处处证明你有米,其实你可能最缺的就是米。
你越想时时处处证明你被爱,其实你可能最缺乏的就是爱。
你证实不证实,米和爱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40岁以后慢慢地淡化了这些外在,脚踏个平底布鞋,身穿个全棉衬衣,背一个帆布包,成了我最舒适的行头,我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和生活,不再过分介意外人的眼光和评价。
所以,这10多年,虽然事业没有很大的起色,生活也平淡如水,但却是我最踏实最喜悦的十年。
等到不必靠外在行头来证实自己身份的时候,我们就算真正的长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