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看自己这把年纪,马上29,再马上步入30岁以后。
时间紧的像上了发条的机子,快速运转。
回头望,还是跟表姐一起玩捉迷藏的小时候;转过身,她便已面临孕育下一代的现实。整天胃口大开,脾气暴躁还嗜睡!
是的,她怀孕了。而我,也将要面临或者迟早面临。
自从她怀了孕之后,我每次联系她,她总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
“你也老大不小了,赶紧生吧,早生早恢复身材,我们一起当孕妇啊,有伴……哈哈……”
我听了哭笑不得,偶尔也会感慨几句,类似于比我年纪小一些的或者同龄的朋友,谁谁谁孩子都长到她腰间了,谁谁谁二胎政策一开放又怀上了……好像这么一比起来,我也应该抓紧生一个。
但实际上,我一直对“生与不生孩子”这件事上感到困惑,因为找不到一个明确要生的答案。
再看看周围发生的人事状况,内心更矛盾。有不生的借口,也有想生的念头。
事件一:
前几日,科室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中风老太,步履蹒跚。搀扶她的是一位大妈,估计是老太的亲戚或邻居。大妈一进来就抱怨老太的儿子儿媳不孝顺,儿媳以太忙为由拒绝陪同老太上医院,把生病的老人撇在一旁不闻不问不加照顾。
说到此处,老太动容,思维跟着大妈走,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她说大儿子一天也没有赡养过她的老年生活,那几个字音“一天也没有”被她加粗加重,冷冷的说出口,像是在她的世界里道尽了悲凉!
在一旁的大妈听后,接着添油加醋对我们说:
“有四个儿子嘞,有什么用?…老太太真可怜啊…”
众人无声,我无语……
我突然觉得,大妈一说话,老太一点儿也不可怜。
两人怨气冲天的来医院,来了就先对我们数落子女的不好。那个大妈的情商也是,为了博得我们的同情,非得再在老太心口上插几刀,一点儿也不知道说些安慰人的好话。
比起老太口中所说的儿子没良心,我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父母的子女!
如果子女表现的没有那么爱,或者真的不爱,这根本的原因一定要追溯于父母自身的问题。
这种问题包括父母的个性,言行举止,素养,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在孩子的成长中提供给了他们怎样的家庭氛围和对婚姻雏形的价值观等等。
从老太的不满情绪和话语中,总是透露出一种“养儿防老”的意思,既陈旧又传统的观念倒让我同情起了老太的儿子。
我不禁思考:生孩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操纵他,成为你依赖他的木偶吗?
那我宁愿一辈子奔跑在孤单的人生道路上,即使老无所依也坚决不生!
事件二:
我的病人。这是一位四十好几的脑中风男患者,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配偶。陪同他住院,料理他住院期间生活起居的是他年迈的老父亲,八十好几,已丧偶。
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感到心酸的父子。像是没了女人的照顾和滋润,生活就该过得一塌涂地,令人不忍直视。
老父亲的形象像极了旧中国苦难大地里,活在最底层的劳苦人民。到底是怎样的吃不饱才有这样的瘦削身材;到底是怎样的压迫才有如今这样弯腰驼背的脊梁。
他面部麻木的仿佛看不到任何表情,整个人散发出一团被奴役后的“和气”。在缙云这种阴冷的不要命的冬季里,只穿着单薄的布衫,布裤。
而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病人。一样的单薄,单薄到找不到一双袜子。就这样光着脚,穿一条秋裤,拖着一双夏日拖鞋,顶着虚弱的身体,步履艰难的从三楼迈到二楼治疗大厅,进行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
脾气又急又臭!或许这就是他四十好几也找不着媳妇的原因之一,越找不着脾气越暴躁。而苦的累的却只有他的老父亲。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两父子身上,你会看尽人间的孤独和凄凉。体会到一种生命的不完整和家庭的残缺。
如果这个病人有妻子,起码有人能给他买顿热乎的饭,给他买件暖和的衣服,能搀扶他照顾他。而这种被女人温暖的感觉绝对不同于被老父亲照顾的感觉。如果他有妻子,或许他现在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会替他分担家庭的重任。
不往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说,起码这也是个完整的家,有血浓于水亲于情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最能抚慰一个人的内心。
也总能给人一丝的温暖。
这么说来,好像突然对生孩子产生了一丝心动,对于我这种每做一个决定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自己的人,这仿佛就是最好的理由。
人啊,总是会因为一件事或多件事产生不同的心理矛盾。这种矛盾来自不同的角度,仿佛每个角度都能说的通。
如果非得给自己一个生孩子的理由,或许就是为了自己生命的完整;为了一份家庭的完整;为了炊烟袅袅的烟火气息;为了?口之家的温暖陪伴。而这跟传宗接代和依靠都毫无关系。
我不需要我未来的孩子替我完成梦想替我活;我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我希望我们可以过各自精彩的人生,同时又能共同参与彼此生命的成长;我不会拴住他,恨不得一辈子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我们可以有分离但彼此挂念就好。
心里有爱便不会太过孤单!
这么想想,生一个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