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作者: 清欢_520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21:12 被阅读0次

    苏轼成名很早,刚刚进入北宋文坛和政坛就特别耀眼,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苏洵的培养。

    苏轼在很年轻的时候,见解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人,脑筋还特别活络。当时在苏轼身边同样闪闪发光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

    为什么一家两兄弟都可以那么出色,这就要归功于他们的父亲苏洵。

    从世俗意义上来说,苏洵自己的一生,其实是充满失败的一生。

    年轻时代的苏洵,人生规划和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以考试做官为目标。

    但他的性格有几分像李白:自视太高,看不起应试教育。如果苏洵活在唐代,大概会像李白一样绕开科举考试,但宋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苏洵看不到读书的前途,索性扔下书本,过起了东游西荡的日子。到了27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如果不肯一辈子一事无成,就必须硬着头皮完成应试教育。

    但很遗憾,强扭的瓜毕竟不甜,苏洵每考一次就落榜一次。

    更糟的是,宋代的考场已经很有今天高考考场的肃杀气氛了,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章程,从早晨排队开始,然后屈膝跪坐在席位上,低头答卷,旁边有监考官来回巡视。

    今天我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考场管理越严格,才越能保障公平,但在苏洵看来,考一次试,就等于受一次侮辱。

    在科举时代,越是读书认真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心理,因为儒家经典描绘的政治关系是君主降低姿态邀请知识分子出来做官,知识分子不能反过来去求官做。

    主动求官的行为,就像适龄男女不经过媒人介绍就自由恋爱一样,会被贴上一个很难听的标签:自媒。

    自媒就意味着不要脸,而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朝严格了很多,考生不但要自媒,还必须为了得到自媒的机会,把身段再放低一些,接受各种不够礼貌的规章制度。

    考生如果仅仅把科举当成升官发财的手段,心态倒可以平和很多,不太把圣贤书的内容当真,而那些真心相信圣贤书的考生,或多或少都难免有一点精神分裂。

    后来,父亲的病故也许让苏洵减轻了一些心理压力,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了,安安分分地呆在家里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到了苏洵的这个地步,都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但苏洵不太一样,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首先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既然想开了,从此不再为了考试做官而读书了,那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吧,并且,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文章吧。

    至于教育子女,今天我们知道,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子女,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仅仅是最单纯的模仿。

    苏洵一方面让自己活成表率,一方面不对孩子做过高的要求。

    的确,如果家长不读书,只是天天督促孩子读书,孩子很难喜欢上读书这件事,但苏洵不一样,他烧掉了从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家门,整天读书、思考、写作,他的妻子承担起一切家务,还卖掉了首饰来补贴家用,苏轼和苏辙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渐渐长大。

    读书一旦摆脱了功利性,眼界就会开阔,偏见就会弱化,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苏家父子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用力最深的就是历史书。

    所以,最好的教育并不是父母把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而是言传身教,孩子最开始的学习都是模仿,有什么样的父母,一般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所以,与其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传身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xu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