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最新唱了一首高晓松包揽词曲创作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很火,在朋友圈刷屏了。
我认真听了几遍,最后仍然没有在这首歌曲里找到期待中应有的那份感动。旋律也好,歌词也罢,都与记忆中那个许巍距离遥远。怎么听也只是听到了一个高晓松而已,哪里有什么许巍呢? 不禁辗转反侧的思考,我们怀念的到底是曾经的青春,还是青春岁月里承载的记忆?
当许久"不发声"的许巍一朝又唱响了,青春不再的我们就纷纷表示被唱进了心底?还是太久没听他唱歌所以一听就来劲了? 相比起歌曲本身,最火的是这四句歌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表示者四句歌词带给他们万分感动,难道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充满了眼前的苟且?所以当高晓松给我们画出另一幅蓝图的时候(充满诗意和自由的未来),我们的心瞬间都快被那些美好萌哭了?
犹如隐藏的弱点被一击即中,痛并快乐着。
可是,你我眼前的苟且,究竟都是些什么?是什么让你厌倦了当下的生活,非要去向往诗和远方?
忽然想起高晓松前妻夕又米的一段文字—— 一年前的四月,晓松回到家,坐下来,平静地对我说,他想结束这段婚姻。理由是,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乐,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三天后,晓松收拾好行李搬离了我们经营多年的家。一切猝不及防,我像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
每次看这段文字,我的心都还是会由衷的为夕又米疼一下。
婚姻中任凭输给谁,都不如输给伴侣心目中那莫名又虚无的"诗和远方"来得更加荒唐吧!
爱情上、婚姻中,输给婚外情欲,可以尽情仇恨,完了或死心或安心;输给家族关系,可以挣扎反抗,完了或绝望或重生;输给个性脾气,可以宣泄吵闹,完了或遗忘或原谅;输给平淡日常,可以冷漠远走,完了或记恨或放手。 这些都是眼前的苟且吧,但唯独输给"诗和远方",让人猝不及防。
我们眼前的苟且,就真的不如那些不可捉摸、变幻莫测的诗和远方吗? 我们当下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小日子,就真的让人无所适从、万分厌恶了吗?
我曾经也是一个向着诗和远方前进的执着者。我拥有过纯洁无暇的爱情,但热情褪去,剩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那时的我宁可忍受短暂的分离之痛,也要拼了命地奔向前方的梦想,为找到心中"那片海洋"不顾一切。
回头去看,却不无感慨,心情独白就跟《大话西游》经典台词一样: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
如今已为人妻,又为人母,生活中属于眼前的苟且比起曾经,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去,可是我心却不再轻易泛起波澜了,衡量得失的天平早就没那么简单,一头置放的是眼前的苟且,另一头置放的是未来的苟且,仅此而已!哪还有什么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连眼前的苟且都支撑不起,还能怎样不顾一切的去找什么海洋呢?
而所谓的苟且真的牵绊了我们寻找心中海洋的脚步吗?还是你只不过因为跨越不了眼下的难,才要另辟蹊径去寻觅另一个远方?
我信我已找到正确的路,也信我的方向无误。我当下的生活不无苟且,也不无杂碎,不无迷茫,也不无困顿,但这也恰恰是我爱这当下的缘由,根本无需诗和远方聊以自慰。
对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的事情,早就不再感冒了。因为,为绝望而反抗,远比因希望而战斗更勇猛和悲壮。
所以,很可惜,我在高晓松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里面,听不出一丝感动,也听不见一句从前的许巍。
眼前的一切已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