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正准备睡觉时,听见手机“叮咚叮咚”地乱响了一阵,赶紧拿起来看看,原来是初中同学小米将我拉进了新建的初中同学微信群聊中。
这个初中微信群不过几分钟就“涌进”了50多位同窗,大家怀着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在群里热烈地聊着天,你一言我一语,初中时光仿佛再现,熟悉的外号,熟悉的丑事,熟悉的同窗之情,瞬间点燃了原本寂静的深夜。我当然也非常高兴,发出几个笑脸向大家打招呼,随即收获了同学们热情的回应,我便随着大家的节奏共同回忆起初中的欢乐片段。
男同学们热衷“揭发”同桌以及前后桌的怪癖,热衷戳穿当年某某装的逼,女同学们喜欢八卦当年的小秘密,喜欢关心如今彼此的变化,大家共同关心当年的恩师们各种最新消息,共同调侃下一次的聚会该由谁来组织,而最激动的是大家在10秒内抢光了某某发出的红包……这是我刚被拉入初中同学群时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
然后呢?
我想起几个月前被拉入的小学群,如果说初中群很单纯,那小学群就是很天真吧。
小学群里的同学99%都是20年以上不曾见过面了,大多数连联系都没有了,走在大街上肯定是认不出来的。所以当我被拉进这个群里时,心情除了激动还有好奇,一个一个的点开大家的朋友圈就为了找到几张他或她的近照,看看这小丫头片子或黄毛小子如今长成什么样了?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朋友圈里的照片能不能见人。小学时候的趣事对于我们来说更久远了,但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拼凑,还是可以再现出童年时候的许多生动影像,那种温馨足以温暖人心。还有同学相约一起到老街老店吃早餐,果真就有几个同学去赴约的,这样干净简单的情谊确实让人留恋。
可是,然后呢?
我加入的所有同学群都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它们无一不是“无疾而终”的。开头的几天或几周,每天几百条的群聊消息足以把手机的电量耗掉一大半,工作时没空看手机,等闲下来一看,已有几百条未读信息,怀着喜悦的情绪匆匆浏览完毕,刚开始总是忍不住要插嘴凑个热闹回应几句,后来话少了,最后竟无言以对。
细细思考其中原由,也许是回忆完了从前,发现现在已没有共同话题;也许是消耗完了曾经的熟悉,发现如今只剩下现实的陌生。
开始是一群人的狂欢,现在是几个人的无聊。
通常无言之后,我便屏蔽了这些同学群,只是偶尔想起来才去看一下有无新鲜内容,但往往看与不看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反正我如空气一般隐身其中。
同学会呢?也是一样的吧。
我的身边有三五个知己级别的好友,其中有小学同学、初中同学,也有高中同学,我们经常联系经常相聚,他们是我不管伤心、高兴还是喜忧参半时都会想起的一帮死党和闺蜜。我们曾经是同窗好友,我们的友情建立在单纯天真的岁月,坚不可摧,因为彼此相近的心志和深厚的缘分,在纷纷扰扰的成长路途中始终牵手,不曾走散。
我的身边曾经有过三五个知己级别的好友,其中也有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和高中同学,我们曾经无话不说,分享所有的秘密,但是因为成长境遇的差异和生命的莫测,纵有基础坚实的情谊,也抵不过岁月的拉扯日益将我们分散,待到重逢时万分喜悦,但喜悦过后却只留下几丝尴尬。
我悄悄的退出了一些同学群,不是因为我不珍惜这一份同窗情;我拒绝出席所有的同学聚会,不是因为我不期待旧友重逢。
只是我把最珍惜的人和事一直紧紧系在身边、牢牢记在心间,真正的好友不需要同学群也有千万个话题可以热聊,真正的知己不需要同学会就有千万个理由相聚。
而始终走不到一起的人,始终聊不到一起的伴,又何须故作热切的在一起呢?明知道只是表面的热闹,明知道热闹过后又是寂寥,所以我选择退出,选择默默保持记忆里面所有的美好,选择记住同窗们曾经纯真的笑脸,不想让现实中某些功利的用意脏了本来水晶样的真心。
同学群、同学会滋生的不过是一帮点赞之交,又或者是各种利益交合体,而我宁愿只停留在过去,不去更新旧友们的近况,也许才是我怀念你们最好的方式。
写于2016.1.26晚,更新于2016.3.28午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