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但是同样也有一句老话,瞎猫碰上死耗子。
你看,连瞎猫都能碰上死耗子。但是瞎猫一年可能也碰不到几只死耗子,所以只看结果的话,我们并不能判断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合适的方法。
做销售往往只看业绩,以前一直业绩不好的小a这个月突然业绩大涨,成为了本月的销售冠军。而一直稳坐销售冠军宝座的老王,这个月的业绩却非常让人失望。奖金发给业绩高的人,这毋庸置疑了,但是这个月的优秀员工要怎么选呢?
你会怎么选择呢?
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那个业绩好的员工,这往往就陷入了结果偏见。
结果偏见,就是当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也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比如理财投资中有一些人,专门给别人荐股,他们会对1000个人群发邮件,将同一只股票,给500人发涨,另外500人发跌。第二天会有一半的人得到正确的预测,重复操作几次,就会有一小部分人每次得到的预测结果都是正确的,这时荐股的人已经获取了你的信任,就会向你收取高额的费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结果偏见”诈骗的例子。
那如何避免结果偏见呢?
第一、在归纳法之后,加上演绎法:
从结果中推导出原因的过程叫做归纳法,但得到原因后,一定要再推演一下,看这个原因能不能真的推出正确的结果。
想到了那句成绩好的孩子都聪明,但是成绩好比一定是因为聪明,也可能是因为努力付出的比别人多。而且聪明也不一定就成绩好,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不认真,不重视而导致成绩不好。
第二、用3个问题来武装自己:
这个结果,真的有一个人为可控的原因存在吗?
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那个人为可控的原因是什么吗?
他引以为豪的,会不会恰恰是这个宝玉上的瑕疵呢?
关于上面的三个问题我还不是很了解,如果你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