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当我一口气看完整本书,感受到却是那种平淡生活中你来我往的交际,一封封跨越大西洋的信件把主人公海莲:汉芙与一家远在3000英里之外的书店联系了起来。
海莲汉芙因在杂志上看到这家书店刊登的广告,因这家书店专营绝版书,所以喜爱这类书的汉芙向其发出了第一封信件,并附上了书单。
书店对其交代的事情一一进行了回复,并不断根据汉芙的要求认真准备所需要的书籍,在往来的过程中,汉芙的英国邻居布莱恩告诉了她一些英国国民的现状,于是汉芙向他们寄送了一些鸡蛋和肉类。
当海莲汉芙给书店的员工寄送自己的礼物时,我还纳闷,不就是寄送了一些鸡蛋和肉吗?何以获得对方崇高的感激,店员们还亲自写信感谢她的礼物。
当我看到写信的时间是1949年时,这才理解了这些人感激的行为。那时应该是二战后的英国,英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后重建想必也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民众们的物资是极其匮乏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当收到汉芙的礼物时,这些人表现出的惊喜之情了。
如果说汉芙作为买家与书店有了生意上的往来,因此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报以同情的话,寄送一次礼物就可以了,可我们在整本书中多次看到汉芙寄送礼物给他们,在自己收入拮据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这就让人产生敬畏了。
而且通过不断的寄送礼物,汉芙认识了弗兰克的家人,还有那位弗兰克的邻居,一位80岁的老太太,他们都接收到了汉芙送去的礼物,并十分感激汉芙,而且这位太太还亲手制作了一件丝绸制品送给了汉芙,让汉芙简直爱不释手。
当得知汉芙的梦想是到英国时,店员们以及那位老太太都觉得这是一件令他们兴奋无比的事情,并向汉芙进行了多次邀约,虽然汉芙最终也没有来到英国,但是可以理解那些人期盼的心情。
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当得知弗兰克的妻子用自己的丝袜换取了一些食物时,汉芙通过自己在英国的朋友,让她带了四双袜子送到了马克思与科恩的书店。
这件事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我觉得汉芙是真正的关心这些战后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为什么呢?丝袜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那是她展示美的一种工具,为了食物损失了自己美的东西,相比非常伤心,而汉芙却格外细心的发现了这一点,送去了丝袜,所以我觉得汉芙是真正的关心他们。
汉芙在一封信中写到,你们英国人在18世纪对我居住的纽约地区做出了一些龌龊不堪的行径,对于她这样写,汉芙还表现出了一丝丝的歉意,因为弗兰克以及所有店员都非常敬爱汉芙小姐。
但是汉芙小姐并没有因为英国同胞对美国人的龌龊行径怀恨在心,反而对这些困境中的人们进行了帮助。
记得前几天看过一个郭德纲访谈的视频,他说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我是忘记不掉的,但我不会去报复,但是我会记住这些伤害,这是经过何种历练才能达到的境界。
汉芙我想就达到了,不会因为英国人曾经伤害过美国人就对他们怀恨在心,如果怀恨在心的话就不会给他们寄送食物。
书的结尾定格在了1969年的10月,这一封封的信,一写就写了整整二十年,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店员也在相继离去,有的离开了书店,有的离开了人世。
看似平凡的文字,却展现了令人敬畏的爱,这跨越国界的爱如此让人生发敬畏之心。
网友评论
汉芙最后依旧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