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

作者: 叶止三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07:16 被阅读0次

想写文章,又没有思路。知道若这时去干别的,文章肯定就推给明天了,明日复明日啊,不能这样,一定要写点什么出来。可,脑袋空空,实在不知该写些什么,只有面对纸张电脑发呆,空敲几下键盘,转两圈笔。思绪还是无法集中,散乱得很。

这可真是枯坐了。古人造词真是厉害,不是“干”坐而是“枯”坐,远甚于“干”啊。“干”还有一种力量,虽然脆却还有一定强度,还有一些精神,“枯”则连这点力量与精神都没有了,“枯”与“朽”也就只有一线之隔了。

记得《天龙八部》里大理天龙寺的枯荣禅师(好像是这个法号吧)修的就是“枯禅”,面容表现为半枯半荣,似乎是一半脸圆润,一半脸衰朽,记不太确了,但当时印象很深。现实中到底有没有“枯禅”是很可疑的,我想多半应该是金庸先生新创的。如果真有,那就是我孤陋寡闻了。

初次读《天龙八部》是在中学时,读了一天,又在被窝里打手电筒一通宵。读完后深感佩服,从此便认定金庸先生所有的武侠中,此为写得最好的一部。这印象从此再也没变过。况且,比起大团圆,我更喜欢悲剧的结尾(这种喜好不知识何时形成的),所以就更觉得《天龙八部》无可比拟了。

《天龙八部》有那么多人物,那么宏大的背景,又有很多个性鲜明的精彩角色,然而偏偏是仅只出场一次,只有寥寥数笔的一个枯荣禅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力。

思维发散得厉害,又逸去了“枯木逢春”。一幅摄影作品,干枯的半截木头上又生发出嫩嫩的新芽。这图片也是中学时代看到的,是在一本杂志上,好像是《中学时代》吧。那时为了高考,可真订了不少杂志。那么多杂志,全忘了,有印象的就只有这么一幅图片。全图聚焦于这半截枯木和小小嫩芽上,背景是虚的散乱的一片灰黑。当时应该很有所触动吧,不然那也不会记了这么多年。

思绪收回来。我这枯坐算是完成了吧。有时想想,所谓写不出来,真的只是不想写或者找不到诀窍吧。只要把脑中即刻想到了全部记录下来,笔下自然就会流淌成一篇文章的,不成样并没有多大关系。

大江大河的源头也都只是一溪杂乱的浅流而已,但只要不断流下去,总会形成自己的河道,最终奔向大海。

相关文章

  • 枯坐

    若真是心宽, 不至于枯坐三个小时无法入睡, 有断断续续的念头一一浮现, 冷汗缠身, 浸渍了盐味。 谁发明“枯坐”这...

  • 枯坐

    与尘俗对面 我枯坐了千年 把童年坐穿 把幻梦坐穿 把青春坐穿 把爱情坐穿 把理想坐穿 把孤独坐穿 谁在浮生里空洞流...

  • 枯坐

    余晖尚在,暮色下的拉萨河边,很黑,很冷。 梁君说:其实我真的很想离开。我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塞进他嘴唇。“看见树...

  • 枯坐

    枯坐,妙就妙在一个枯字。眼枯了,心枯了,坐着坐着,时间枯了,人也枯了。所有的花都谢了,所有的绿都褪了,一片枯...

  • 枯坐

    清晨第一缕霞光掠过山谷凹口上那几株树,放羊人巳经出来许久了。羊儿浅浅的叫声此起彼伏,与水面的波光粼粼融汇一起...

  • 枯坐

    枯坐 上课回来,总是坐上半天,懒得动,也不说话。喝一盏茶,水沸,茶香。直到寡淡无味。或者似有若无地听一曲,循环往复...

  • 枯坐

    我家楼下门洞口,经常坐着一位老人,他家在二楼,行动不便,常常用洪亮的声音咳几声,也吐痰。 一开始,被咳声吓一跳,后...

  • 枯坐

    青山无一尘 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 山中唯一人

  • 枯坐

    上午十点的太阳 洒下炫目的白光 天地亮堂堂 二月的风依然料峭 家家门头的灯笼轻轻晃 路边干瘦的枝条无力地摆动 路上...

  • 枯坐

    今晚她就想坐着 什么也不说 什么也不想 什么也不看 是丁香花与尘世相反它窈窈窕窕 散发幽香,根本容不得拒绝两手插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枯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r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