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
《坛经》读书笔记(五)

《坛经》读书笔记(五)

作者: 青衣青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2 16:45 被阅读0次

      二心二法和神秀

再回头看神秀其人。

神秀在看到众人都没有写偈子给五祖时,内心于一刹那有无数念头升起。这个时候他已经败了!那么多的念头无非呈偈与否:

呈偈。他第一想法是,我得呈偈给五祖,让他知道我的见解。

不呈偈。突然,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担心这样做,五祖会认为他有抢夺圣位的嫌疑。

呈偈。他马上又认为,得把偈子呈上去,如果不呈偈子的话,如何能够成为六祖!

关于呈偈与否,在这一刹那,他心中可谓波涛滚滚。

再来看一下他呈偈与否的理由。

呈偈的理由:一别人不呈我得呈,二我得让五祖知道我的见解,三我呈上去之后,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祖师。

不敢呈偈理由:一担心五祖怀疑他夺取自己的法位,担心五祖不认可,担心不能得到衣钵。

他的这种种行为,完全跟禅宗的直心和不二法相悖。呈偈的理由应该只有一个:悟得禅门要义!神秀心中无数个这样那样的理由,统统不是因为内心真正渴望表达自己对禅宗理解。

禅门最强调的就是自性清净,这哪里能看到他的清净心?

特别想强调的是,他不敢呈偈的一个原因,居然是担心五祖怀疑他想抢夺法位!从现实层面看, 神秀能成为上坐教授众僧,经常接触五祖,居然不了解五祖是一个什么人,遑论禅宗教义,单在这一点上也非常失败。

这让我想起那个苏轼和佛印一起打坐的故事。

苏轼问佛印:我的坐姿怎么样?佛印赞扬他说:非常好,像一尊佛。接着佛印也问苏轼:你看我的坐姿怎么样?苏轼说:像一堆粪。佛印听后一笑而过不做争辩。

为什么佛印一笑而过呢?苏小妹的解释是,心中有佛的人看别人也是佛,一个人心中装着大粪的话,在他眼里,整个世界都是大粪。一个心中装着大粪的人,何谈明心见性自性清净。

此刻的神秀内心大约如此。

神秀太想得到法位,呈偈念头最终占了上风。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偈子呈给五祖,后来,聪明的神秀找到一种婉转的办法,那就是在五祖经常路过的南廊墙壁上写下偈子。

这个法子进可攻退可守非常完美!理论上说,自己的目的终于达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结果神秀回到房间,依然心神不定坐卧不安,为什么?

因为他有太多担心,其中最担心的是,第二天五祖看了他的偈子,不喜欢可怎么得了?那将会多么的可怕!那将意味着他和法位无缘!他的内心因此苦不堪言痛苦焦灼。

禅宗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继不断,名为系缚。

以神秀写偈子为支点为参照,那一刻的想法便是今念,在写偈子之前的想法叫前念,而写偈子之后的想法叫后念。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继不断,都是为了能够得到六祖法位,神秀被这个念头所系缚。

神秀把六祖法位和悟得禅门教义看作两回事儿。神秀把六祖法位看的重过一切,那他这就不是直心。因为不懂得直心,所以他的行为方式就成为二法,也就是分别法。他把六祖法位和禅门要义分别开来,把法位看得重于明心见性。

而事实上,真正的六祖必须是理解禅门要义的,也只有真正理解禅门要义的人才能够名正言顺得到六祖法位。神秀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说,看到众人都不呈偈,顿生心念种种之时,他便已经败了!

神秀作为喻体,就是一大俗人,是现实中被欲望系缚的众生。想要体悟什么是二心,什么是二法,就多看看神秀的故事吧。

相关文章

  • 云朵读书笔记(三十)

    云朵读书笔记(三十)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 六祖大师: 何期...

  • 心,坛经主讲啥

    五月下旬夜,于单位上网,读坛经数次。有所悟,有所喜。 坛经讲的是禅宗祖师,大和尚慧能的人生故事。主讲其领会佛法宗旨...

  • 六祖坛经(1)行由品

    人生最大幸福事, 夜半挑灯读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略称《法宝坛经》、《坛经》,是惠能大师的言行录,由弟子法海集...

  • 青木阅第五周

    青木阅 第五周 《大话六祖坛经》(完) 本书是对《六祖法宝坛经》的原文与白话翻译及佛学尤其是禅宗中重要的名词解释,...

  • 读书笔记 - 中国人必读的七本书 - 坛经

    坛经《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

  • 坛经 坐禅品第五

    清净 无妄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

  • 六祖坛经(五)

    妙行品第五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

  • 《坛经》初鉴 其五

    引:何名波羅密?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

  • 钱穆:7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六祖坛经: 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

  • 《六祖坛经讲话》读书笔记

    《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著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2012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读书笔记: 1.禅话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坛经》读书笔记(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sl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