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问快速助眠物品是什么,可能得到的最多答案是:书。
回想学生时代,伴着书本入眠流着口水场景,总少不了。工作之后,漫漫长夜,书依然是最佳助眠法宝。
不同的书,催眠效果却有不一样。如果打开的是盗墓笔记、射雕英雄传等等,看了一章又一章,完全不知疲倦,这哪是催眠,是在提神啊。如果打开的是哲学、社会科学书籍,不用一章,一小段就可以入睡。
书,为什么这么催眠,对我们做了什么?
认知科学发现,我们对那些语言组织方式不流畅的文字,信息转换效率更差。比如,前后句子的内容不是直接匹配,需要稍微想一下的,读这样的句子比直接匹配的是要慢一点,科学家的实验测量,大概是,0.2S。
“我们从冰箱里拿出了几瓶啤酒,啤酒是冰的”。“我们检查了野餐,啤酒是冰的”。读第一个句子,会比读第二个句子快,差不多是0.2S。
当我们读难懂的书时,相当于每一个句子都要多花0.2S。而我们大脑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如果一直有大量的信息加工不过,被堵在理解的大门口,就会感觉崩溃,让人直接想放弃不读了。
我们的大脑很耗能,重要占体重约2%,消耗的能量却在20%左右。而阅读是一个充分调动大脑的行为,眼睛的准确辨识,记忆的不断重组,长时间沉浸式的输入、思考。
大脑在经过长时间的认知负荷后,会产生需要休息的生理指标,也就精神疲劳。一阅读困难的书,大脑就会产生精神疲劳,就在保护我们,不让我们太累,让我们休息。
读书让人犯困是因为书不好读,感兴趣的好读的小说不会让人犯困。不好读的书,文字在阅读速度会变慢,理解也慢,这过程大脑在拼命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大脑保护我们不太累,产生精神疲劳的指标,让我们马上去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