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桃计划文集
决断力@桃共读-第日打卡连载

决断力@桃共读-第日打卡连载

作者: 朝阳静好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17:27 被阅读51次

    决断力@桃共读-连载

    #每日打卡#20170620

    摘抄1: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全貌,只是一个侧面,一个片段。如果一群认知水平差不多的人,聚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看到的世界,哇,你想一想,等于你能够无限接近真实的世界。

    感悟1:

        昨晚看完小桃总的发言,很受触动,“真实的世界”是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就如集结了世间的所有美好,静静的等在那,让我们去探索,单单是“真实”这个词就让人无限向往,而我们这些不同的视角凑在一起产生的共鸣,让其成为可能,也就有了动力。

        早上突然想到“独立思考”这四个字,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以偏盖全、管中窥豹,不要沉溺于经验主义,这是不好的,是会有伤害发生的,不论于人于已。那么采用多视角来无限逼近真实,则是避免伤害发生的法宝。

        共读,这样一个目的明确的共读小组,不仅仅提供了多视角观察的场所,也是在提升思考辨别的能力,我们需要伙伴视角的同时也在成为伙伴的视角,这种共同体产生的感觉,就是共读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吧。

    摘抄2:
        史蒂夫·科尔(Steve Cole)说道:“你随时都会忍不住思考,‘我应该做什么?这个,还是那个?’可是问问你自己,‘是否有两者都能兼顾的方法呢?’而通常令人震惊的是,两者往往可以兼顾。”

    感悟2:

        在看到这的时候,理智告诉我要先停下来,停下来想一想作者说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一、对这段的表述不是太理解,把握不清作者要表达的方向,有什么深意;

        二、结合本章标题“四大因素,阻止你有效决策”,这里是不是本章的核心论点呢?如果是,没理解也正常,看看作者怎么论述,也算是带着疑问看书吧;

        三、另外,开门见山是总分结构文章的典型写法,可以迅速进入正题,表达核心观点,提高效率;

        四、这种写作方式是不是外国作家的通用手法呢,和环境及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五、对这段话的理解是,重点在最后一句“两者往往可以兼顾”,一方面是多种想法出来时没有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故意忽略其它想法,懒于思考,后果就是会产生偏见、决策失误。

    摘抄3:
        WRAP模式的核心,就是促使你将“自动”聚光灯转变为“手动”聚光灯。你再不是依靠那些自然而然就引起你注意的东西做出决定——本能情感、自我证明的信息和自信过度的预测等——你开始谨慎地关注更有策略性的因素。你开始将“灯光”调向更广阔的风景,让它把黑暗的角落照亮。

    感悟3:

        WARP模式的核心就是:放开眼光多角度看问题,尽量趋近真相;勇于接受多方意见,权衡利弊;跳出当下,站在圈外审视事情;看轻得失,降低情绪影响。

        第一章看的时间较长,可能是对这种写作风格不熟,很多地方不理解,来来回回看了很多遍。看完后再回头看下目录,发现这本书的逻辑架构还是比较简单的,即情境-冲突-问题-答案(SQCA),先用案例代入决策情境,然后指出决策时出现的坑,再次提出为什么会有这些坑,最后讲解如何避免掉坑。用一句话说就是,教授在做决策时如何避免掉坑的方法。据此推断这是一本教授方法论的书,会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会提供给我们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我们要做的就应该是:去实践,实践,实践。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1

        看了小伙伴们的打卡中提到的各种观察角度,确实发现了自己的很多局限。一方面,看书时没有深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就是最大的局限,一是理解不深刻,二是难以形成长时记忆,结果又会是看完就忘。另一方面,发现书中有很多被自己忽略的点和很多理解不透彻的点,一是可能不熟悉,二是可能没共鸣,这样反复重看就很有必要了。

        小伙伴们从书中选择的视角、对视角的感悟及感悟的表达方式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尽量改进过于理论化的阐述,多结合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做说明,代入场景中以期快速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这就是和小伙伴共读输出的好处,可以及时发现不足、改进方法。有小伙伴说:“把香农看成是正派的是一种思考方向,而看成是反派时则是另一种思考方向”;有小伙伴说:“视野决定了思考的维度,多维度思考就需要更大的视野容纳”;又有伙伴说:“自身格局会限制自己的视野”。你看,这就是在一步步打破思维的局限,在结合自己的思考,把不同的视角串起来,我们就更加接近真实。

        即使暂时没有决策要做,养成多角度思考、跳出圈外思考、旁观者思考、为坏结果善后思考的思维习惯也是必须的。

        其实决策无时无刻在做,这个就是,把阻碍有效决策的四个方面比作四个坑,那么自己的决策有没有掉坑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抄1:
        未来总是会让你惊奇。我们自然不会关注我们不知道其存在的事物。

    感悟1:

        人是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每个人生活的圈子、接触到的事物,物质的或意识的,甚至没有意识到的(不观注的),所有的这些都在作为输入数据影响着认知,决定着我们的三观。换句话说,这些所“熟悉”的东西造就是我们的思想之源。而认知和三观则更加亲近这些“熟悉”,反复作用到我们身上,认知和三观就越来越强,我们也就越来越“固执”。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个人相比于自然的渺小,正是这种渺小让生命本能的“集中”精力发展自己。

        那么,我们不观注我们不知道其存在的事物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在于发展的需要,不能分散精力;另一方面本来就不知道,何谈观注呢。我们该怎么办呢?其一,根据发展需要,明确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找出并罗列出来;其二,在已经知道并需要的地方注入精力。具体怎么做呢?一是解决视角问题,二是解决精力问题。那么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思考体系,就能最大程度上扩展视角,注入精力,功不唐捐。

        如果是以前,想到上面那些应该就结束了,并并且沾沾自喜,历害了啊,想到这么多。但是经过这次的学习,就冷静多了,不要那么自信,以上这些想法会不会也是狭隘不全的呢?有没有遗漏哪些使推论不成立的关键因素呢?会不会是自己还处于沉浸状态而产生的是偏颇的想法呢?关于这些疑问,期待在后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摘抄2:
        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总结。假设你在考虑一个正常的决策过程,那么它通常包含四个步骤:
      ·面临选择·-分析选项·-做出选择·-接受结果

    感悟2:

        我们通常在决定一件事情时应该也是要经过这四步的,只是没有意识到经历了四步,不能清晰的区分出来,不能将其概念化,也就无法形成思考框架。这样的情况下决策效果是不稳定的,也就由此区分了高低手,现在越来越觉得了解并掌握概念是进步的开始。那概念是什么呢,概念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抽象后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东西,是认识世界,解释各种现象的工具。

        我们通过学习书中的介绍的思考框架,掌握其中的方法,通过不断实践,提升决策的有效性和稳定度,实现精进的目的,这是在圈内。跳到圈外,通过对书的拆解,去了解书的构思与写作逻辑,我们就是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它的全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吧。

        从全书来看,这个书讲的东西特别简单:一个决策模型。书中的内容都在解释之所以决策掉坑就是因没使用这个模型,然后就各种案例对比,用和不用的差异是什么,然后是解释该怎么用这个模型。其实再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找各种证据让读者相信书中说的是真的。如果你相信这个模型,那就不用看了。那么我们同样跳出圈外思考,作者是否也在力证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也在证实倾向的坑中呢。

    摘抄3:
        最常见的是,它能使你在决策方式上得到微小却持续的进步——并且这也十分关键。请看一个棒球手的击球率:如果他在一季赛事中每4次击球中打中1次(击球率为0.250),那么他是一个普通球员;如果他每3次击球中打中1次(击球率0.333),那么他便是一个全明星球员;如果他在球员生涯中能保持0.333的击球率,那么他便可以成为名人堂的成员了。

    感悟3:

        这里主要讲了,高手与低手之间看似差距很大,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优秀与普通的差别可能只是细微的一点点。

        有时也常想,一个群体中在某个方面脱影而出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比其他人多会那么一点点,后面就被众推着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成了大师。

        当给这个群体一个范围:是一个班,就是全班第一;是一个公司,就是全公司第一;是全国呢,就是全国第一;是全世界呢……。把视角换到时间维看看,放到过去,就是史上最强,放到未来……。想想都兴奋。等等,这是不是过于自信了呢,可能四坑全中。

        当然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才会走到一起共读,我们才会去学习,学习各种能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的东西。但如果所有人的提升都是同步的,那相当于都没有提升,所以我们要想出头,就必须在效果和效率上有优势。那怎么样学才能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呢?厘清概念,结构化思考,比如把学习阶段分为:知道、能讲、能用、能教。只是最近遇到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的掌握了呢?学了和没学的差异本质在哪?比如,这个原理、模型我都知道,也能用于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并收到了好的效果,但就是不能和别人讲解清楚用的好处、怎么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想的有点多了,不会走火入魔吧。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2

    ‌摘抄1
        为什么“是或否”式的决定更易失败?纳特认为,当一个经理只追逐单一的选项时,她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思考:“我怎样能做好这份工作?怎么才能让同事们支持我?”这期间,其他重要的问题就被忽视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为这些问题——“有更好的1吗?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找到答案,是本部分WRAP内容的目的:“拓宽你的选择范围。”我们能够超越眼界狭隘并且给自己找到更好的选项吗?

    ‌感悟1:

        看到“我怎样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还可以怎么做?”一前一后出现时,突然联想到深度和宽度,前者对应深度,后者对应宽度。在一件事情上持续想办法、钻研,是在加深深度;对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是在拓展宽度。

        那么,对于需要做决策的事情,是选择深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突破,就应该跟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选择不同权重。例如,对于专项科学研究,在深度方向持续加力;对于公司的发展定位来说,在宽方向多下功夫。

        另外,深度和宽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决策中一方主导一方配合。比如专项科学研究中,在持续向深度探索的同时,要用更宽的视角选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探索;而公司的发展定位在多角度评估的同时,要对各角度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对比,使结果更准确和接近实际。

        这就是说,主导者解决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配合者解决如何实现的问题。只有两者主次分明、配合得当,决策才是有效的。

        那从现实来说,我们要做的一是区分不同的决策需要以谁为主,二是权重分配和介入时间的控制。然后要考虑的是怎样区分,它们的边界在哪?这又是一个问题,后面的章节中会有答案浮现吗?值得期待……

    ‌摘抄2:
        如果你愿意更加努力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你就会常常发现可供你选择的选项要比你最初期望的丰富得多。

    ‌感悟2: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我一定会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以上是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本能的想要反驳,这时已无关乎对错了,感觉是第一位的,这样说可能一下掉进了四个坑吧。没有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个观点,是进了第一个坑;拿感觉当挡箭牌,牵强的证实,是进了第二个坑;陷入情绪之中,不顾事实,是进了第三个坑;明知有问题还写出来,盲目自信,是进了第四个坑。

        你看,想要掉坑多么容易,但这样思考有意义吗?肯定的说,有。为什么,因为这是比以前进步的地方,以前是掉坑而不自知,现在这样的思考叫觉察,不需要去干预觉察,只要去感受这个过程就好,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觉察过后让自己成长。这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但真正的重点是在第一反应这个事情上,为什么会有这个想要反驳的反应呢?不论是什么原因,这个第一时间想反驳的反应都是不好的,并且我们是永远无法消除第一反应的,那么能做的只能是用好反反应去替代它。好的反应是什么,对于决策来说,防掉坑四法就是好的反应,想办法让它成为第一反应吧,就如有一个开关,一遇到决策就会触发开关,防掉坑四法就会自动载入脑海,去找这个开关吧。

        其实这也是一个跳出圈外的思考方式,因为我们在认同这本书的同时,也被这本书中的观点刷新了认知,框住了思维,我们是否应该反问一下,这本书中的观点一定是对的吗?会不会有证实倾向呢?

    ‌摘抄3:
        如果能有更多的人都像艾森豪威尔那样考虑了机会成本,我们的决定会变成什么样呢?假使我们在开始做每个决定之前都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放弃了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和金钱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

    ‌感悟3:

        “我们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放弃了什么?”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看马云演讲时的一句话,你想成就什么取决于你能放弃什么。这就是一正一反的思考,选择这个意味着放弃其它;放弃其它有可能让你获得你想要的。这两句话从两个角度阐述了两种观点,前者做加法,加多选项,想让决策更加准确,但准备的同时也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后者做减法,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愿景,砍掉负重,集中精力,轻装前行。其实两件事的本质均指向了时间与精力,是关于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权重问题,是主要目标,就把权重调高。

        思考也是有成本产生的,就是时间成本,在反复思考某件事情时,是否也要想想是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思考的。

        经过三天的持续思考,发现最后的问题指向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精力的分配;二是决策模式的选用。

        最后放一个爱因斯坦思考良久才回答出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什么?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3

    ‌摘抄1:
        他让他的语言学家联络网——位于50个不同国家的70名语言学家——集思广益出表示“轻盈”的隐喻、声音及言辞表达。通过独立工作,他们大大增加了备选名字的数量。
        同时,他邀请了莱克西肯内部的另外两名同事来帮忙。但是他向他们隐瞒了客户和产品的信息。相反,他分配给这个小组——被称为“离题小组”——一个虚构的任务。

    ‌感悟1:

        前面的打卡一直在强调时间、精力等关键词,其中隐含的意思其实是“快”,快决策、快行动、快完成、快反馈,这种强调出的快,快就是好,恰恰是思维狭隘的体现。

        为什么一定要快呢,慢下来就一定不好吗?不是的。还是得分事。慢工出细活也是有出处的,现在备受推崇的工匠精神就是慢慢雕着出来的,每临大事有静气,也是要先慢下来。有些科学研究也是要将节拍放慢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慢可以让人从容,慢可以让人去发现美好,这都是慢的好处。反观快呢,最切身的体会是在谁也逃不掉的食品上,现在的速成鸡,速成猪,速成瓜果,速成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深受其害。现在广受诟病的成功学就是想要快的典型。不断变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身心俱疲。但大环境如此,我们也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慢下来,能心平气和的去做点事情,认认真真的过生活。

        慢其实是相对于快的,前期的慢是为了后期的快,将工夫花在前面,就可以省掉后面的诸多麻烦。比如从产品角度来说,如果是最前期的市场调查失误,那整个项目都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是中期的设计阶段失误,只会是某个部件会出问题,但改进后还可用;如果是后期的加工安装阶段的失误,处理起来是最简单的。所以在前期要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慢下来,让调查更充分,让结果更准确,让设计更合理,才能在后期安装更快速。这个前期的慢是为了积累,积蓄力量后期才能快的起来。

        书中的例子也说明,如果前期没有花大力气,大范围的征集、研究、讨论,就不会有现在的品牌,如果没有设置离题小组,就不会有广阔的思路,不会有高质量的名称。所以这里其实是在讲慢和拓展。

    ‌摘抄2:
        这是一个关键点:多目标追踪使我们时刻保持自省。

    ‌感悟2:

        多目标追踪让我们得以最大限度的看到事物全貌,可以从更高层次来观察事物,其实是取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了解的撑控,也因为有选择的从容。

        自省的理解是:自我意识的清醒,不被外界干扰,不被心智迷惑,知道自己的状态和心理动态。也就是说,在自省状态下的决策才是有效的。

        我们要做的是怎样保持多目标追踪的状态,在什么情境中使用多目标追踪达到有效决策的目的。要做的就是阔宽自己的视野,通过广泛阅读增加思维的宽度,通过接触新的事物,让眼界更宽,通过和不同的人交流,接收不同的看法,用空杯心态去接纳任何不同的事物,在自己的大脑中存放足够多的可供连接的点。这样在做决策前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阶段就能产生足够多的可选项,达到多目标追踪的目的。越重要的决策越要用多目标追踪的方法去最限度的避免思维狭隘造成的决策失误。

    ‌摘抄3:
        简而言之,将两种心态混合在一起,是构建明智选择的秘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对任何一种单一的心态所主导的情况提高警觉的原因。

    ‌感悟3:

        不论是预防焦点还是促进焦点,是消极防御还是积极进攻,都是单一视角,都是有局限的,都是狭隘的。单一视角太强是会阻碍其它视角的发展的。就如种给果树剪枝一样,需要将长势过快的枝条剪掉,让花枝得到更多的养分,这样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

        两种心态就是两种思路,根据不同思路得出的结果去综合考虑利弊得失,最终选出最好的选项。

        当然我们在确定选择是否明智时一定不能能忽略时间因素,同样的选择放在不同的时间点或时间段产生的效果是会完全不同的,一是价值观的变化,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有点泛,举个例子,以前的人要赶路只能说给我一匹最快的马,而现在如果还选马,那就是个失败的决策。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4

        从昨天开始就觉得感悟不太好写了,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书本身,二是自身。

        先说书,书看到后面,随着章节的展开,内容越来越具体化了,留出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小了。我们先来分析下书的结构和特点。从整书的结构上看,前言主要是背景介绍,引出话题。第一章是主架构,提出核心论点,全书围绕第一章展开。后面章节则根据第一章对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模型,更加详细的论述模型的可行性。由此可见,这是典型的总分结构,先理论后实践,先抽象后具体,先结论后过程的写法。对于写感悟来说,前面需要仰望星空,让思想驰骋,后面则要脚踏实地,以案例结合。

        再说自己,自己的强项在于天马行空,不受限制的联想,刚好与前言部分及第一章的诉求吻合;自己的弱项则是与现实工作、生活的联系结合,这又刚好与后面的章节吻合。就自己目前的思维习惯来看,后面章节的感悟难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写到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现在最想改变的地方是思维习惯,要提升的地方是结构化思维。如何改变与提升呢,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然后试着写长文,写读书笔记,其它的还得容我想一想。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方法吗?欢迎留言。

    ‌摘抄1:
        当所有的零售商都把集中化的结账作为一个“最优方法”时,那它对于任何人来说就不再是竞争优势了。

    感悟1:

        这里说的是平均问题。换个说法就是,当世界上人人都有万亿身家时,那世界上也就没有富人了,当然也没有穷人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维方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防弹专家想给飞机装上装甲,但由于重量限制只能部分安装,对于要安装的位置大家开始了讨论与研究,在专家对参加过战斗的飞机机身上的弹孔进行研究后决定,把装甲装在没有弹孔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你们知道吗?

    ‌摘抄2:
        在经过无数次的耳听、面谈,以及对信息的整合后,邓巴发现了科学思维的一个切实却不为人知的核心支柱——类比法。

    ‌感悟2:

        看到类比法想到了学习PPT时的排版四原则:对齐、对比、重复、亲密。世事果然都是相通的,对一件事情弄清看透后,对别的事情也就知其然了。

        书中介绍了局部类比和区域类比的含义、用法、用途。局部类比可理解为纵向类比或深度方向类比,A1在遇到瓶颈时通过相似的A2、A3、A4......来梳理思路,激发灵感;区域类比可理解为横向类比或宽度方向类比,A1遇到瓶颈时通过B1、C1、D1......来打开思路,突破自己。

        既然有局部和区域之分,那么必有使用情境与适用范围的差异,前者更适用于小范围和单一情境,后者更适用于大范围和复杂情境。同时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或使用的,是会相互转化和促进的。

    ‌摘抄3:
        有趣的是,这些科学家们经常意识不到类比在他们解决问题时扮演的重要角色。

    ‌感悟3:

        这也许就是普通人与牛人的区别吧,普通人为做事而做事,牛人为目的而做事;普通人不明所以,闷头做事,成败看天,偶尔做对,就以为自己很历害了;牛人做事,知道关键信息、关键节点,成功的概率大增,成败都是必然,事后依然谦虚谨慎。

        之前和朋友聊天,聊到嗨时想起前面看的超级个体,就想和朋友讲讲,当时以为都听懂了,谁知在讲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自己以为的听懂了,讲了很多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后来发现很多内容都没有理解,经过反思总结得出讲不出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的结论。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5

        进入桃共读和伙伴们一起拆书以来,书本中的知识和视野,伙伴们的经验和视角,让我收获良多,最大的变化是不断的强化了“觉察”这一利器,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脑海里,让我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能知道自己的状态。

        之所以说是强化,是因为“觉察”一词较早时就已知道,是在看百度百科鬼脚七大叔的文章时知道了这个词,当时也是由情绪问题讲起,看的时候就很惊奇,居然还可以为样子,真的有种进入桃花深处、豁然开郎的感觉,也慢慢的理解了觉察的含义,也是从那时起对自己的性格产生了正向的引导,慢慢的弥补着性格上的缺陷,只是在那时使用的频次还不太高。

        这次进入桃共读后,“觉察”一词在小桃总和伙伴们的分享及书中都有出现,每次看到都感觉越来越熟悉,在遇到情绪问题时,觉察出现的越来越及时,越来越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事情”的发展全貌,不致于因情绪问题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是觉得在强化的原因。

        那么“觉察”是到底是何方神胜呢,以致于在它所到处,都会是一片详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它。

        “觉察”是自己的一个分身,是在自己遇到事情时,能站在第三视角上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只是静静的观察,就如看故事般的看着心理一步步的演化,不参与其中,不作任何评价。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它,原本可能要变成暴怒的情绪,会慢慢的平静下来,仔细回忆事情之出反而会觉得好笑,我怎么像刚刚那样呢,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呢。最后就是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有意思啊。

        我想,觉察之所以可以让人变的平静,是由于它的旁观者心态,避免了心智被情绪引导,避免自己陷入短期情绪之中,同时也增加了看问题的视角,增多了选项。

    ‌摘抄1:
        邓巴发现实际的问题可以受益于局部类比,而概念性问题则更适于区域类比。

    ‌感悟1:

        类比是递进的,区域类比是局部类比的升级版,是扩大视野后的局部类比。

        类比是相对的,区域类比和局部类比是相对而言的,以不同的视角看时,它既是局部类比又是区域类比。

        类比是转化的,区域类比和局域类比可以相互转化,区域类比包含多个不同视野的局域类比,多个不同种类的局域类比组成区域类比。

        遇到问题时,我们应从区域类比着眼,从局部类比着手。

        局域类比是具体的,区域类比是抽象的。

        区域类比制定策略,局域类比落地实施。

        这基于它们自身的特性,区域范围大于局部,视角拉的更高更远,再增大范围的同时也会损失细节,这就要我们在选择时对问题作区分,选择合适的类比。

        如何选择呢,这是一个问题。

    ‌摘抄2: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当你陷入僵局时,你可以用一种“向上爬梯”的方式来获得灵感。

    ‌感悟2:

        文中用两个案例说明通过爬梯子的策略获得灵感,不仅适用于常规领域,也司样适用于创新领域。区别仅在于爬的高度和速度。

        速比涛公司的泳衣通过找到关键特性:快速动动,用区域类比的方法研究鲨鱼的皮肤,最后创新出了新的泳衣;琼斯校长也可以通过找到关键信息,用局部类比与区域类比的方法找到解决减少学生用餐排队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爬梯子的做法,还是源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就无需用复杂的方式解决,这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节约社会总资源的做法。

        琼斯校长的例子我们在发散一下,如果他再继续爬梯子,爬到更高处时,就有可能发现创新的方法解决他的问题,这个方法可能颠覆现有模式,甚至现有认知。那他为什么没有一直往上爬呢,一是因为爬的太高会有失去焦点的风险;二是付出产出比可能严重失衡;三是以他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完成过于宏大的想法。这其实也是我们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在爬梯子的过程中,不忘初心。

    ‌摘抄3: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一直在寻找方式去超越思维狭隘,以及对我们的选择有过度限制的趋向。

    ‌感悟3:

        我们在竭尽全力的扩展视角时,是否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这种竭尽全力从更广的视角看是否也是思维局限的表现呢?因为我们也在朝着一个方向冲去,这个方向就是拓宽、拓宽、拓宽。

        我一直在从另一个视角去过度解读文中的某句话,是否也是一种思维狭隘呢?

        其实有这些疑问产生有两种解释,一是没有真正弄明白书中讲解的知识点;二是被书中的思路开脑洞开的过大。

        回到书中的知识点上,我们明白了道理之后,是要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一些方法:第一:“消失选项测试”法,这可以迫使我们开始寻找选项。那怎么找呢,从内部找亮点,从外部找竞争对手和最优方法。具体怎么做呢,运用爬梯法逐步放大视角,从而发现更多的选项。第二:多目标追踪法,通过预防心态和促进心态间的转换,激发更多目标出来,达到兼顾二者的思维方式。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6

    摘抄1:
        这一切都给了企业家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你想要卖掉公司,那就一定要去拜访《福布斯》的封面人物。

    感悟1: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一是,被拜访代表着身份更高;二是被拜访者会因此而骄傲;三是,这种骄傲会累积到让自己自负的程度;四是,会因自负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这不禁联想到官员的腐败问题。腐败的开始都是由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在不经意间就踏上了驶向深渊的船却不自知,而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无法回头了。原因一是因为拉下水的方式及其隐蔽;二是拉下水的开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三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

        这也正是我们自己需要警醒的地方。当有人刻意讨好我们时,要小心其中是否有乍,他是否通过讨好的方式来麻痹我们,让我们放松警惕,最后给我们致命一击。

        这种讨好可以是赞美、鼓励、赞同、认同、同情等等,或主动或被动的可产生趋同或圈子的心理,目的就是接近,最后达到有利于他们的目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区分这种类型的讨好,以免被“有心人”捧到高处,然后狠狠跌落。

        如何区分呢,一是通过提高我们的认知高度、宽度、深度增加对这种讨好的辨识度;二是找到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三是创造接受不同意见的环境。

    摘抄2:
        证实倾向指引着我们去寻找那些奉承我们既有观念的信息。

    感悟2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奉承和既有观念。让我们来尝试解释一下这个两个词。奉承,奉有捧之意,承有认同之意,捧着并认同,一种比认同更近一步的情绪,被奉承之人因被认同并被捧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当满足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傲慢就会产生。既有观念,观念可理解为观点和念头,由三观产生的对事物的看法。既有,已经存在的。连起来就是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对事物的一些看法。这些存在的看法是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基础,这些存在于大脑中的看法越多、越有条理、越清晰、越系统,认识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在有新世物需要认识时,通过与已有的看法产生联接而激发出更多想法,以利于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世界。

        由已上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大脑的思考方式,人就是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类比论证的方式来学习的,这也是证实倾向的出现的原因,而且证实倾向是无法避免的,除非放弃进步,书中也提到了,即使再历害的人也无法避免证实倾向。还是因为人需要进步。

        既然不能改变,我们又不能陷入证实倾向的陷阱之中,那怎么办呢?开启自己的终极武器-觉察,当任何念头进入脑海中时,无论好坏、对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它,看着它演化,看着它生灭。

        另外,放慢自己的脚步。

    摘抄3:
        罗斯表示,罗杰·马丁提出的那个挑战使“每个人都有领悟”。与会人员从争辩转向分析,开始讨论起每个选择的逻辑支撑。

    感悟3:

        如书中所说,“要讨论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观点的数量超过精力所能容纳的范围时,思维就会陷入混乱,就如洪水即将冲破堤坝,多处都在渗水,每个地方都没有足够的填充物物去加固堤坝,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把一处处加的更高、更牢固,这时的人们已经无瑕它顾了。

        这种情的产生从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是大人物之伤。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的维护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错的,也会找出各种证实去支撑。这种是最常见的,尤其是会出现在组织的上层人员中,长期积累的傲慢有之,过于看重面子有之,维护威严有之,其实这些总结来说就是格局不够大。然而这真的是极其浪费时间的。就拿公司的一个项目来说,明明是有问题的,规划人员却咬死不承认有问题,以至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证实方案的不合理性,最终绕一圈后还是不得不改方案,这是何苦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最后还是自己吞苦果,所以倒不如洒脱一点,有问题就承认,该改就改,反而会被高看一眼。

        二是追求完美之心。连锁性思维发散引发的讨论不完的问题,即由一个问题引发的关联问题,由关联问题又引发关连问题,造成问题越来越多,看起来都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是一环扣一环的,看似哪个都不能放弃,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原定1小时的会议,开了4个小时还没开完。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低效,还没有有效决策。

        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从固有思维中跳出来,不能从问题本身看,而是从引发问题的原因上看,然后倒推出结论。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7

    摘抄1: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 II)于1983年宣布取消教庭“魔鬼代言人”的职位,由此结束了400年的传统。从那以后,圣徒被追封的速度显著提高,比20世纪初期快了约20倍。

    感悟1:

        关键词:效率增加,时代节奏变快,急功近力,利益驱使,保持本心。

        效率增加,从表面上来看,“快了20倍”是足够另人兴奋的,这不仅仅是放率的提升,还会给人带来足够的声望、荣誉、金钱、权力等等提高地位的东西,这是能力的体现,也是价值的体现,这是生产力的骄傲,这是时代的进步。

        时代节奏变快,现在已经到了快餐时代,一切讲究效率,追求唯快不破,无论各各阶层,无论有没有足够的认识,无论是否需要,就算是不入潮流里,也不落潮流外。一味求的快,已经不是原来的初衷,已经有些为快而快了。渐渐的陷入盲目,渐渐的迷失在潮流里。

        急功近力,求快的过程中,本性的迷失是最为可怕的,会使人不择手段,只为自己不顾他人。这会造成规则缺失,不尊守规则意味着限制少,限制越少优势越大,越容易达成目标。这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规则世界中,慢慢的当大家都不守规则时,也许就要到下一个轮回了。

        利益驱使,求快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利益,为了利益,黑了心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现在会出现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米、放心菜呢?因为连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都不被人放心了。人们已经没有放心的东西可用了,这就是急功近利,重利不重义的结果,也是因规则缺失,信仰缺失造成的后果。这种后果最后将反噬到每一个人身上,谁也逃不掉。

        保持本心,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为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唯有不入世俗,保持本心,才能免于被同化。勇敢做自己。

    摘抄2:
        我们想要避开那一瞬受到挑战的不适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与盲目做出决定带来的痛苦而言,这种不适感则要轻得多。

    感悟2

        “不适感”可以理解,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遇到自己没把握的事情时,本能的会有要逃避的心理。二是追求确定性也是人的本能。其本质就是一点点满足感。

        本能的东西多表现为感性,易受情绪控制,在受情绪控制时作出的决定称为盲目,而后果就是让自己陷入被动状态,最终需牺牲时间、精力、或金钱来摆脱被动状态。这些耗费的东西相比于那一点点满足感,代价确实大了些。

        感性的对立面通常表现为理性,理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逻辑,通过逻辑推理去判断一件事情最终的状态,以达到好的结果。

        要理性的决策,就是要避免思维狭隘,避免证实倾向,避免短期情绪,避免盲目自信。

    摘抄3:
        罗杰·马丁表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他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策略,其原因并不难想出。

    感悟3: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是思路的转变,也是智慧的闪现。它把焦点由问题转移到策略上,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焦点在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也许只是为了那一点点薄面。争论的最后就是互相指责,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将问题推向深渊,同时对立了彼此。

        焦点在策略上,每个人都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灵感,碰撞思维的火花,不经意间的某个火花就有可能燃起熊熊大火,将问题烧成灰烬。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会议时间总是被拖延,总有讨论不完的问题,一个问题出来后,又会引出其它问题,而且问题经常是悬而未决的,到最后老板亲自拍板,事情不圆满的解决了,但疑问却产生了。这不是正常程序啊,长此以往,下面的人要怎么做事呢。都等老板来拍吗?静下心来想想老板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抓问题也很准,唯一的问题是喜欢跨级指挥,还不知会直属领导,导致领导层的报怨,因为老板一个尚方宝剑下来了,原来的工作部署只能往后推,计划被打乱,工作无法按计划完成,直属领导又没办法调整,因为突然嘛,因为没知会嘛。这该如何解,先让我静一静吧。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改变问题,那试着把焦点移到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上去思考呢,老板也是常人吗,也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嘛,也是会掉进决策陷阱的嘛,不能过于神化老板,从寻找条件开始。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8

        人生两件与生命同行的事,生活和工作。两者互为补充又相互依靠,一个柔一个刚,一个阴一个阳,如天与地,如时间与空间。

        人生的和谐美好来自于二者的平衡这是一个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等于零是双输,等于二是双赢,等于一才会完美。

        生活与工作也会互相影响,因为追求完美是天性,是本能,你可以尝试压抑天性,但它总会释放。当生活不顺时,工作也会影响;当工作不畅时,生活也会受牵连。

        工作也好,事业也罢,都是干活,没什么不同,只是对标的标的物不同,与理想对上标会显的美好一些。

        当憧憬着美好,小火苗开始跳跃时,突然被泼上一瓢凉水,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描绘出来的。那我们就转换视角,从工作的承接地-公司的角度来说一说。它会体现在:一,当我们面对着领导的固执已见,听不进建议时;二,当我们面对着领导的过度干预细节,越级指挥时;三,当我们面对领导犹犹豫豫,反复拖堂时;四,当我们面对领导瞻前顾后,决断不明时;五,当我们面对领导目光游移,目标不明时。

        这些是我们想要转变的地方,其实也是我们所害怕的地方,害怕自己的脚步跟不上转变的速度,害怕我们不确定的未来。这原本就是一个不自信的体现,不然为什么文中反复使用的词是“我们”,而不是“我”呢?没错,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囧境,这就是我不太强壮的心灵,但我没有退缩,我在找方法改变这一现状,改变自己,影响生活,最后带动工作,所以我来到这里-桃共读,这个温暖的家庭。这里将是我充续能量的地方,也将是我重新启航的地方。

        为自己加油,为美好而战,为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而努力。

    摘抄1:
        沃顿商学院的朱莉·A·明森(Julie A.Minson)、妮可·E·鲁迪(Nicole E.Ruedy)和莫里斯·E·施维泽(Maurice E.Schweitzer)三名研究人员所做的题为“有一种东西,它叫‘愚蠢的问题’”的研究文章表明,问出这类有难度的、反面的信息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我们搜集到的信息的质量。

    感悟1:

        尝试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一、跳出惯性思维,为什么说它是“愚蠢的”,因为这种提问方法与常规不同,它直来直去,不设张障碍,不耍心思,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有一说一,这种坦诚的方式是容易引起共鸣的,在看似不经意间跳出了惯性思维的束缚。

        二、获取一手信息,信息泛滥的时代,一手信息是极其珍贵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信息才最能还原事物本身的面貌,我们需要基由获取的信息通断过逻辑思考,去判断我们的结论是否合适,那么信息越准确,我们的结论就越准确,反过来说,我们越要结论准确,就越需要一手信息。

        三、注重信息细节,有效信息往往都不会直接呈现在自己面前任君采摘,而是会混在一堆堆的无关紧要的数据当中,就如同金子混在沙子当中。如果我们没有一颗识别金子的慧眼,那一切都是枉然,我们要学会从过量的数据中寻找出蛛丝马迹,提取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如何找呢,观注事物的细节,一切事物的起心动念必有引子,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信息,练就一双慧眼。

        四、逆向提问策略,探究性的提问使用场合是不同的,这似乎是一场心理博弈战,提问者是否能获取有效的信息,取决于问答双方的心理对等状态,越对等,越能获取有效信息。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当面对一个专家或高官时,我们是很少会吐露真实心声的,大多数时候是一问一答,问什么答什么,并且是选择性的回答,因为有顾虑,因为没底气,不知道哪句话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还是少说为妙,言多必失嘛,古语还是要听听的,总不会是坏事。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自己是高官或者专家,面对一个与自己相差很多的人时,也会是话语变少,一是没什么想说的,说了对方也不懂,浪费时间与精力,还不如休息一下呢,这种情况下何来有效信息呢,恐怕无效信息都很少呢。另外一种情况则不同,两都心理对等,有的是话题可聊,也能聊到一块去,聊嗨了,聊着聊着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就这样,有效信息就自己蹦出来了。这就是逆向思考的策略,逆在哪呢,逆在与常规提问不同,它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营造良好谈话的氛围,提问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防备的回答,信息才会更有效。

    摘抄2:
        巴伯博士对这一对话进行了批判:“即使住院医师认为他自己的判断客观又科学,但他却是在操纵信息,使其与自己的疾病观相符,可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没有去寻找模式,而是自己创造了一个。”这种情况可不在少数。一项对医患交流的调查显示,通常仅仅过了18秒,医生就会打断病人。

    感悟2:

        这里描述的医生主导了病情真的和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的,现在的医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流程多而繁琐不说,医生的“看病”效率还快的出奇,就如文中说的一样,哪不舒服?是这吗?好去开药吧、去化个验吧、去转到什么什么科吧。效率高到每个医生都是未卜先知的神医一样,看你一眼就能对你了如指掌。这有时还真的是可以归为不负责任,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的。

        这种不正常的效率一方面来自于经验产生的证实倾向,另一方面恐怕和这个浮躁的社会脱不开干系吧。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以快为美,以快为尊的,所以你不快,你走的就会快,有压力啊,有指标啊,甚至还有人在排队钉着你的位置了。

        那怎么破呢,去宽泛的提出问题,开放、细致的像聊天一样的询问,会收到好的效果。因为在放下身段的同时,心理距离也在靠近,心近了,话就好说了,问题也就能了解的更清楚了,也就能更准确的探知病情,对症下药,收获好的结果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是个能让心静下来的人,能静到听到生命的声音,灵魂的旋律。

    摘抄3:
        贝克提到了马克·凯恩·戈尔茨坦(Mark Kane Goldstein)所做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70%的记录这种婚姻日记的夫妻表示他们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改变的不过是他们感知事情的方法,”贝克写道,“在做记录之前,他们都低估了婚姻带给他们的喜悦。”

    感悟3:

        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的第一环,一切的一销都是从感知开始,感知通过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与世界接触,获取需要的信息,再经过加工处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观念。然后观念又会反过来,影响感知,当感知到熟悉的事物时大脑就会很开心,这种开心会强化进观念中,反复加强之后,感知到的事物都将是自己想要感知到的。至此倾向就产生了。

        事物还是原来的事物,但每个人对它的看法都不相同,这也就没有真实可言了,一切都是一个侧影,永远没有真像,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到达。但有时这也是一种保护,真相往往比想象更加残酷。我们试着改变感知和传导途径,来“保护”我们自己,这却实也是人类生存的法宝。

        说的有点多了,多了就容易乱讲,见谅,谢谢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29

    摘抄1:
        假设积极意图和写婚姻日记是被心理学家称作“考虑相反的情况”的两个例子。我觉得我的爱人很自私——可是或许我也应该注意他是如何照顾我的。我觉得我的同事不仅粗鲁,做事还唐突——可如果他并非有意唐突,而是出于尊重我的时间的原因呢?(哎呀,要是我想跟他聊天,他会不会认为我没有尊重他的时间?这该怎么办?)多项研究证明,这种考虑相反情况的简单方法减少了许多其他的认知偏差。

    感悟1:

        假设积极意图,这就是心里暗示的另一种说法,长时间暗示以期进入潜意识,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引导我们作出正确决策。这种自动自发的引导,能让我们最大程度的掉坑,就如打入身体的疫苗一样,会产生抗体、识别能力与斗争能力,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敌人”入侵,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与反馈,迅速消灭之。

        写婚姻日记,书中介绍的婚姻日记关键在两个点上,一是发现,二是赞美。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由关注事坏点转化为关注好点,慢慢积累,最终使心态发生积极的变化,这是内在的变化;将这种变化传递出去,传递给另一半,慢慢影响他也变得积极乐观,这是外在的变化。一个懂生长,懂联接的人,总会找到自己希望的人和事。

        为什么要考虑相反情况,首要因素是短期情绪影响,相反的情况会让自己处于战斗状态,激发自己的战斗欲望,在拼命证实的情况下,换个角度想想证伪的事,会出现另外一条路。据说无法提供证伪的预测都是假预测,当我们提供的证据只能证实不能证伪时,就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绝对的对就是绝对的错。

    摘抄2:
        证实倾向的核心就是——我们从内心深处就不想要听到消极的信息。

    感悟2:

        看到“核心”两字就莫名的兴奋,核心意味着重点,意味着关键信息,意味着抓住它就行了,不用管其它的了,去专心致志的做些事情吧。

        专心致志的做些事情真是挺难的,每天会有各种事情找过来,分走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这是一种纯输出的模式,就是一场消耗。

        专心致志的工作是一种输出加输入模式,在输出的同时也在收获也在输入,消耗的是体力,收获的是知识和能力。

        专心致志的工作状态是一种进入心流的状态,整个过程是愉悦的、高效的、灵感涌现的、忘记时间的,,进入这种状态时,无论干什么都能让人兴奋,发自内心的兴奋。

        证实倾向,从证实与倾向两方面来理解吧。

        证实,证据、事实,拿出证据证明一个事实,配上人的追求真理的心理本能,那么证实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想要一个确定性的东西,这个确定性的东西可以让大脑停止思考,进入空的关态,这种关态是消耗能量最少的状态,因为人的所有动作,包括思考都是生物电波间的相互放电,本质上都是一场消耗,如果不消耗,就能存活更长时间,这是生命的本能,所以要证实。

        倾向,倾斜、方向,向某一个方向去倾斜,向哪倾斜呢,向能让生命产生最小消耗的方向倾斜,向既有信息倾斜,去向自己已有的关点倾斜,本质上是让人产生愉悦,从而生出乐观,让心理处于积极状态,这是创造性的源泉。而这种创造性同样是为了让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的。

        这也就好解释证实倾向为什么会从内心讨厌消极信息了,因为不划算,因为生命是极其聪明的存在,因为不聪明的生命已不复存在。因为生命要持续存在下去。

        书中另一个例子也在说明证实倾向的生命本能现象,那就是最精明的人都无法逃脱证实倾向的笼罩,因为任何人无法逃出生命的束缚,这对于本能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我们太缈小,小到没法看清生命的本质,我们只是在自认聪明的做着自认聪明的事,因为生命的奇迹我们至今无法探知分毫,我们一直在被生命所左右,被证实倾向所引导。

        那我们就要被证实倾向带进沟里而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一个终极武器,觉察。觉察是啥,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就不累述了,简单说,觉察可以让我们从外在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的所作所为,始终提醒着我们的存在。

    摘抄3: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概述了三种对抗证实倾向的方法:第一,我们可以使他人更容易地提出反对意见。第二,我们可以提出更有可能使相反信息显现的问题。第三,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相反情况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核查。

    感悟3:

        每一个结论性的信息都值得被记录,这些信息是被加工成知识的原料,是大脑中知识系统的点点滴滴,是我们三观的形成基石,是我们行为的指导准则。

        历害的证实倾向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是根深地固的,从我们还只能称为物质的时候就开始了它的旅程,它确实是实力极其恐怖的对手,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用一颗善心去仗量它。

        我们需要外力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同时我们也是他人的一臂之力,用这种相互作后背的方式,驱逐证实倾向的阴影。

        我们还需要宽松的环境,试错的氛围,让我们的后背能毫无顾虑的正面迎敌。如何创建宽松的环境呢,在一个组织中,当每个人分工明确,难易得当,标准清晰,进度合适时,这个宽松的环境就会慢慢出来,再加上前决策的小范围试错,及时提出不同意见,这第一道城墙就已打牢。

        基础打牢后就是方法问题了,怎样能让相反的问题更容易的出现在决策中呢,这是一个好问题。容我三思。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630

        超越自己

        1.与自己较劲

        1.1写长文,刻意锻炼思能力与表达能力。

        2哪来的焦虑

        2.1没有穷尽的苦恼,最怕漏项。

        2.2理顺时间的过程,划块码字。

        3.顺理成章的成长

        3.1这是成长的过程,苦尽方能甘来。

    摘抄1:
        因为我们会自然地去寻找自我证实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训练自己从相反的原则考虑问题。

    感悟1:

        这说的就是换位思考吧。

        我们自己给出了一个结论,自然会去找证据支撑这个结论,龙其是在这个结论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并且极其希望他人赞同这个结论。

        在结论得出后,肯定结论等于肯定自己,无论自己或他人;换过来说,否定结论等于否定自己,无论自己或他人。自己否定自己是在做错事的时候,不是在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肯定自己是主旋律,如何肯定呢,找证据去支撑结论,各种证据,找到最后就成了证实倾向。

        证实倾向好或不好得分事儿,还得分阶段。在特定情况下证实倾向是建立自信的好方法,自信建起来后,也会有勇气去自己拆穿自己的证实。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不停给予的人一定是因为他拥有的更多。当自信足够多时,我们拆穿自己证实倾向的勇气就会更多。

        回过神来,一旦结论成形,想要改变是很难的,这说明了什么呢?一,我们自己不要轻易下结论,世事难料,没有那么多确定性;二,想要说服他人时,在他下结论之前是最省力和有效的。

    摘抄2:
    1. 人不可被外力改变,只能被影响,然后自发改变
    2. 亲密关系里,关键是找到双方情感诉求上的平衡点,而不是倾向某一方的诉求
    3.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正向反馈是情感粘合剂。

    感悟2:

        特别想用桃总的总结作为摘抄,写一下感受,然后就这样开始了,如下:

        1、被外力改变的只是外形,内心不变,就会失衡。心大了,能力跟不上就,就会陷入报怨之中;能力大了,心太小,就会极端,这都不是正常状态,无法长久,自然无法真正变好。通过影响,是可以直达内心的,犹如武功的增长必须配上佛法的精进,才会成就一代宗师,影响就是这样以平衡的方式前进到需要到达的地方。

        2、情感诉求的平衡点,这个我理解为双方目标的趋同,这是个前提,同路人更容易达成心理的默契,然后才会在行进的过程中各自修正方向与速度,慢慢的变成同频。

        3、我们往往都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这就是反向加强对我们的影响,不想在乎时,整天在告诉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就是在加强自己的潜意识,成为这样的人,这种意识被反复强化后就慢慢的变成了真的。

        这也是在提醒我们,一,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可能是盲目自信的陷阱;二,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尝试更多的可能,避免思维定势。

    摘抄3:
    外视观点更为精确——它是对真实世界体验的总结,而非单独一个人的印象——但我们会被内视观点吸引。

    感悟3:

        外视观点可理解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内视观点则是内心感受的集合。外视观点不受意识影响,内视观点跟随情绪变化。所以,从稳定性上来看,客观事物是趋于稳定的,情绪则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讲的是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下这件事情,一是,情绪在主导整个事情的发展;二是,情绪的到来可以毫无征兆;三是,不稳定是情绪的主要特征;四是,引发的结果不可预知。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1

        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事,持续积累经验,看破生活门道的感觉,将会是极其畅快的,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其中经历的些许酸甜苦辣,都是必要的磨炼,犹如美味佳肴在出锅前受的煎熬一样,这种磨炼用别一种视角去看也是另人愉悦的,因为走过了。

    摘抄1:
    权威人士的定义标准其实要低得多:专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经验比你多的人。

    感悟1:

        “专家,就是一个经验比你多的人。”简单直白,又非常贴切,同时催人奋进。这仿佛在说经验的积累就能让我们成为专家,这是个多么让人喜悦的事情。

        这里解释一下,上面的说法预设了一个前提,催人奋进是好的,值得期待的。这其实只是一种价值观,认为能进步就是有价值的,就是美好的。在这里我们应该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发现更多的可能。

        另外,“积累经验”就能成为专家,又是一个预设,专家是令人向往的,是可以做为人生目标去追求的,这当然没有错,只是这还是只是一种价值观。

        积累经验确实是可以让人成为专家的,前提是在某个专一的方向上持续积累,并且有良好的组织与重构方法,形成对这一领域的成体系的观点,最后通过这些认识指导实践,帮助自己或他人快速作出有效的决策。

    摘抄2:
        专家们真的不擅长预测,可是他们在评估基本比率方面却很优秀。

    感悟2:

        专家不擅长预测。不是太理解,可能还没有完全读懂吧。为什么不擅长呢,不擅长哪方面的,是不擅长还是不预测呢?

        基本比率方面很优秀。专家的成形过程就是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期间会伴随着大量的各式的数据和案例,然后提炼内化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因为熟悉而擅长。

        专家有大有小,大事需要大专家,小事需要小专家,专家可以是人类,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任何事物,能让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让自己变的更好的东西,都可以称为专家,其实最大的专家就是大自然,我们人类的所有智慧都源自于大自然的经验。

        我们是否正在利用专家来帮我们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的前提是我们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专家。比如我们要飞翔,就要去找飞行专家-鸟;我们要航行,就要去找游泳专家-鱼;我们要造各种方便生活的机器,就要去大自然中寻找万物运行的规律;我们的公司想要持续发展,就要研究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的运转规律。那该如何找到专家呢?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一颗善于求知的内心。什么样的眼睛才是善于发现的呢,注重当下,观注细节,看得到美的。什么样的脑子是善于思考的呢?逻辑清晰的,独立思考的。什么样的心是善于求知的呢?永不言弃的,对新事物强烈好奇的。

        举个实例吧。比如设计产品,如果是新东西,就要去查设计手册,问前辈,问同事,观察别人是怎样做的,找类似的产品作比较。这些都是在找专家。

    摘抄3:
        “缩小和放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选择的更现实的视角。我们忽略脑海中勾画的过于乐观的图景,取而代之的是将注意力转向外面的世界,先以一个广阔的角度入手,接着再以一个特写的方式看待它。

    感悟3:

        “放大缩小”,认识事物先从宏观入手,了解其结构和组成及与其它事物的连系,再深入去观察每一个部分的特点。这样就能对事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举例说明,拿设备图纸来说,放大视角:先有一张总图,无细节,只有这个设备的一些外形尺寸是多少,与其它设备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缩小视角:部件图,部分细节,表示组成部件的所有零件,与其它同级部件的联系。再次综小视角:零件图,表明该零件的所有细节,用于加工出实际的东西。三个层级,每个层级都具备不同的涵义,零件、部件、总图逐渐隐去细节,逐步抽象,逐步展示全貌,逐步由内视转为外视。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2

        序言:自说自话

        1.事件分析

        回顾自己的打卡过程,发现自己的思路比较平稳-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摘抄中的名词与语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不断向深层次推演,试图找到根本原因,并给出一个结论。

        2.面临的问题

        所思所想所表达多在理论层面,与现实有些脱节,不能很好的指导行动。

        3.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用RIA拆书法作每日打卡,即在用自己的话解释语意后,再联系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好坏皆可,最后给出以后同样的事情该如何更好的处理。

        方法二:运用书中说的避免思维狭隘的方法,扩展思路,发现更多的可用模型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方法一可立即使用,期望用的越来越熟练;方法二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吸收,慢慢养成思考习惯。

        4.来自淇淇评论的灵感

        淇淇评论说:可以评为最认真打卡队员。认真两个字深有感触,小时候听多了老师家长的这个要认真,那个要仔细,会有逆反,会有些不屑一顾。大了、工作了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认真的力量,要想更进一步,认真是必不可少的心态。认真才会以工作的进度和结果为导向做事,而不是工作时间为准;认真才会清晰的知道对事情的取舍,当然这还取决于价值观,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一个认真的人,会明白在何时该做什么样的事,能很好的平衡事情的轻重缓急,能知道当下自己最该做的是哪件事情。

        认真的外在表现是责任心,做事有始有终,能自我驱动的行动。认真是个长期投资,是零存整取式的,长久的积累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这时候你会发现,虽然自己每天只是比别人多认真了那么一点点,但境界和收获已经天差地别了。

        经淇淇的提醒,我发现之所以能做出点成绩(很小一点,不足以言说,但很知足)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认真,因为我并不聪明,没有多强的能力,也没有什么背景,毕业后来到陌生的城市,慢慢的积累,慢慢的打拼,慢慢的成长,别人用三年时间走过的路,我却需要五年,但最终发现还可以,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还算体面的职位,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很知足。不想要多快,只想慢慢地、认真的工作和生活,慢慢的成长。

        以上这些都是源于认真,认真的打卡,认真的反思,认真的做网课作业,认真的按老师们的要求完成任务,认真的完成手里的活,认真的对待身边的朋友、知已,认真的对待自己答应的每件事情。

        这是我理解的认真。

    摘抄1:
        尝试,是指做小实验以测试某人的假设。

    感悟1:

        尝试,指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想法或观念是否合理和有价值。

        尝试的另一个新名字叫试错,通过试错的方式来积累经验,为后面的版本提供改进的方法。

        和尝试、试错有关的另一词叫迭代,通过快速尝试和小范围试错,使产品快速升级换代的方法。

        这让我联想到标准化的工作,标准化意味着不变更和大批量,要求产品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发生变更,以达到批量生产、增量库存、快速反应、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产品的定形阶段,就会经历方案确定、绘制样图、样图评审、试样加工、组装测试、查找问题、优化再生产等阶段,整个过程就是尝试,而一次次的产品升级就是在不断迭代。

        尝试也是会产生成本的,只是这个成本相对于量产的产品被客诉返工、招回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再算上公司形象和品牌的价值损失,尝试的成本甚至可以是一种价值。起个名字,叫机会价值吧。

    摘抄2:
        尝试是一个对你的感知进行实际检验的诊断方法。如果你认为无线传感器的市场前景不错,那么就先试试看。如果你想当一名药剂师,那也先试试吧。

    感悟2:

        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我们注意:

        一是尝试是由小到大的;

        二是尝试的前提是我们有强烈的愿望。

        尝试是行动的开始,先迈出一小步试试水深水浅,得到正向反馈后再做进一步尝试,通过逐渐增大的试验样本,确保尝试的有效性及结果的正确性。尝试一定是有成本发生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均有,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决定(这里欠嵌套了一个决策模型)尝试之前已经有了充份的评估和心理准备。另外我们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去做这件事,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价值体现,无论成败,结果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成了享受成果带来的荣誉感,败了积累经验下次再战,总之是有强烈的愿望来驱动去尝试这件事情。

        在成本方面,评估和心理准备这个前提必不可少。评估指通过数据分析及同类事件的类比都后可以进入尝试阶段;心理准备指成本的产生可能在预期之外,尝试的结果也可能在预期之外。但这两方面都不会影响你尝试的决心。

    摘抄3:
        她说大多数的公司高管青睐于预测,他们所信任的似乎是“如果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我们就可以控制未来”。与此相反,企业家则对活动测试更具好感:“如果我们能控制未来,我们就不必去预测它。”

    感悟3:

        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人们最终成就的不同。未来本就无法预测,高管们想通过预测未来来达到控制未来的方式是有其先天缺陷的,里面包含了深层次的寻求心理安慰的成份,这是对现在没把握、信心缺失的表现。而企业家的不同在于,他们更能脚踏实地,从实践出发,勇于试错。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3

        主题:想要熟悉一个人就要去链接他,想要熟悉一个模型就去使用它。

        背景介绍:突然意识到昨天对自己问题的梳理还不够深入,给出的解决方法也不具有普遍性、通用性。今天对昨天的梳理进行一次迭代。

        问题剖析:记不住模型?我被自己骗了。

        对于大多数模型都仅仅处于知道的阶段,连了解阶段都没到,何谈应用它们去指导行动呢?包含本书中介绍的决策模型、以前知道的一些精典模型,如黄金思维圈、SMART原则、5W2H模型、5WHY模型等等。好吧,我承认,真的没记住几个。明明感觉知道很多模型,可为什么到想用的时侯却记不起来呢?因为我仅仅是让这些模型处于知道的状态嘛,没有使用它们,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它们,没有去链接。就比如,你知道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想到他能解决,你去找他帮忙时多半会被拒绝,因为你们不是朋友,你不了解他,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他能接受你的求助。回过头来看道理是一样的,我不了解模型,模型评什么帮我解决问题呢。在这个事情上,在以为知道就能很好的使用的事上,我被自己骗了好久。

        模型也不并不需要学习很多,当真正理解其本质的时候,也许就一通百通了,然后就举一反三了,犹如任督二脉被打通般自创功夫了。那时才会做到真正的游刃有余。

        引申联想:随便想想,当开脑洞

        前面的分析当中就包含了事物发展阶段模型,即知道、了解、掌握、运用、改进(自己想的)。

        前面的分析当中还有一个驳论,先了解还是先应用。不了解没法很好的去应用,不应用就没法真正了解它。不知道这样想是否进入了什么坑,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小步迭代,先知道一点就去用,对错不论,事后总结分析改进,接着用,用着用着也就理解了,也会用了。

        解决方法:使用模型、让经验迭代

    摘抄1:
    总之,尝试应该被当成一种加快搜集可靠信息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减缓我们做出值得全心投入的决策的方法。

    感悟1:

        总之,这句话很拗口,也不容易理解。

        先分析下句式吧,采用“应该……而不是……”结构,强化前半句内容正向表达效果,强化后半句内容反向表达效果。突出表达“加快”,抑制“减缓”。

        前半句很好理解,尝试是快速迭代的前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收集用于有效决策的信息。后半句有点绕,意思是尝试不应该成为我们拖延决策的借口。

        我们每天都在决策,无时无刻不在决策,有些决策我们心里非常清楚该如何做,它指向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些决策我们不太确定该如何做,它或指向不明确或一时无法明确,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尝试的方法去验证一些想法的可实施性,用小步快走的方式去不断尝试,去验证一个个可能性,这是我们得以进步的方式,这是我们有如此成就的基础。

    摘抄2:
        已有研究发现,在对工作表现的预测方面,面试的形式比不上工作样本、职业知识测试和对于过去绩效的同事评定的测试形式。甚至一个简单的智力测验在总体上都要比一次面试更具预测性。

    感悟2:

        这个观点确实有颠覆三观的感觉,以前觉得人力资源之所以牛,就是因为他们有练就的火眼金睛,能够通过察言观色判断清楚一个人的心态和实力,寥寥数语之间就可以摸清面试者的三观,何其英武。而在书中的观点中,面试的可信度确是最低的,这不得不让人惊奇。

        同样用书中的观点去尝试理解这件事,因为面试得出的线果是受主观影响最多的,也就是用内视观点得出的结论,有证实倾向的结论。而且,确实有部分人是不善于面试的,这就使面试者和面试官都失去了部分机会,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再看其它几种方式都倾向于用一些客观数据去评估,也就是基础比率法。

        这部分还需要继续深入理解,就此打个问号

    摘抄3:
        为什么我们要在可以了解的时候去猜测?

    感悟3:

        了解和猜测都是有作用对象的,两者作用于对象的区别在于工作量的大小。了解需要找证据支撑,而猜测只需要凭空想想即可。可见,猜测是最省力的方式,是消耗能量最少的方式。所以在没有理性思维介入的情况下,自动驾驶的方向一定指向猜测。

        这也是这句话反问我们的,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呢?因为自动驾驭省力,因为我们懒,因为我们过于自信。自动驾驶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办事不过脑子。这样处理事情的结果通常都无法达到要求。

        我们宁愿把精力花在前期战略上,也不要把精力花在后期勤奋的战术上。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4

        今天加班加到10点半,影响了码字行动,在此作做个标记。

    摘抄1:
        菲利普斯很快地了解到,汽车销售的艺术在于使顾客们“停止思索,开始感受”。

    感悟1:

        我们应该清楚,让顾客停止思考,然后就任由摆布了,这从本质上说是情绪引导,犹如进入催眠状态一样。

        既然我们知道了,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我们就能跳到圈外去观察这件事情了,从而避免情绪陷阱的影响。

    摘抄2:
        总而言之,他通过回避的方式赢得了高压式销售这场游戏。

    感悟2: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如此经历,本来不想买,本来不想买得这么贵,本来不想现在就买下来的。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根源是市场由谁主导的问题,如果是买方市场,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去拖延产品成交,直到我们想要成交时,在此之前,我们是有足够的底气去拖一拖的。反过来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卖方主导市场,那着急的就是我们了,供不应求嘛。

        现在的人们能真正尊从内心的越来越少。

    摘抄3:
        10—10—10方法强迫我们调整聚光灯的方向,让我们去试想我们在现在感受到的“精神饱满”从10个月到未来会是怎样的。

    感悟3:

    1、疑问,没来由的想问

        这10-10-10方法说的是决策后10分钟、10个月、10年会不会后悔的事,可帮助我们避免短期情绪的影响。为什么我第一反应是10分钟很快能被验证,可称为尝试,可10个月和10年这么长的时间就属于预测了吧。前面的章节不是在说预测不准吗,为什么这里又在用预测的方法呢?

    2、言归正传,多点相信

        要想学到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相信,管他说的对不对(其实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因为在选择学习前已经做好了筛选),先试了再说,试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有时有点盲目崇拜之心也是蛮好的,比如对公司盲目崇拜,在外面时就会努力维护公司的形象,在内部时也会很满足,从公司角度看,员工的盲目崇拜感正是提高公司形象的好方法,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这时的人员凝聚力将是极大的,战斗力自然不俗,当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向前冲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自我驱动的时候,公司的壮大就民自然而然的了。如果这种盲目崇拜对象是国家呢,毫无疑问,大家一起拧成一股绳,则国强。于家庭则家富。

    3、引申,什么是大局

        10-10-10让我们学到的是大局观,局分两种,空间局和时间局,书中介绍的是时间局,将决策放在不同的时间里去检验。我们引申出的是空间局,将决策放在不同的区域当中,比如一个村、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星球或星系,那会发生什么呢,这是霍金的状态。我们可用的方法就是时间局可避免短期情绪陷阱,空间局可助我们增加看问题的角度或视野。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5

        希望这里是一个开始

        1、没规则意味着没限制

        自由想象。这里是我们大家畅所预欲言场所,各种观点都可随意释放,各种脑洞都可随意的开,这里真真的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就如桃总在开营时所说,这里是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地方,当事物的各个角度的侧影被拼接起来之后,真实就慢慢的显现了。

        多样思考。现实的世界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做东做西都要缩手缩脚,并不是这样不好(前面分析过,世事本无好坏,全在立场),只是想象的空间被压缩,头脑也就趋于僵化了,思维也就活跃不起来了,多角度看问题最后也就成了愿望。现实与理想确实是有疆界的,并且有俞深俞宽的走势,在一个条条框框的世界里追求自由与速度,要么反应足够敏捷,要么足够皮糙肉厚。怎么办呢?一是压缩自己,二是扩展空间。在这里,我们都做到了。每个人都放下了身段、荣誉和虚荣,每个人都极其谦虚,每个人都像被压缩了的海绵,从这个小世界里汲取养份。这里如《三体》里面讲的一样,是一个独立于宇宙之外的小世界,是我们共进的家园。

        强制输出。念头在我们的大脑中经过不同的标准组合成意识,进而再形成思路、知识体系。前面的持续输入最后被转化成输出。这个过程,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每个人终将会出去做些事情,把我们在这个小世界收获的东西,反哺到宇宙中,以保持宇宙质量的守衡(概念来自三体)。

        2、书中的知识是意外收获

        思考过程。要读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持续思考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书本本身,如果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我会说,是在这个读书的过程中连接到了许多之前的观念,使之重组,让认知升级。而书中的知识则是个意外收获,多用于下次的连接。

        知识连接。没有应用过的、零散的知识是很容易遗忘的,是没有价值产出的,之前的时间精力投入就全部沉没了。在阅读时的头脑是飞速运转的,一点点的知识都有被连接激活的可能,当新旧知识连接到一起时,价值就显现了。

        知识重组。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持续不断的增加,连接后的知识不断积累,不断积蓄势能,在某个临界点上,知识就会发生解构重组,至此新的认知就出现了。

        认知升级。随着知识重组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认知升级的时刻就会到来了,这时的我们将犹如重生一般,焕发出新的活力,视野、视角都会提高。

        3、没有了

        不同对象的不同看法

        思考如何不被限制

        刻意练习是谁

        4、让过程刻意让结果顺其自然

        我们相信了辨证法。

        不摇摆就是快。

        越却少越渴望。马云说,社会弘扬什么,恰恰说明缺少什么。思维、知识体系、做事方法等也一样。

        未来很美好当下很重要。这是一个决定,当大神的作品出来时要不要跟进。这时得跳出具体产品视角,向上抽象出一层至多层,以方法、类型、性质等类别的角度去放入决策中。比如领读活动,没参加过就插个队去试试,已参加过就原计划行动。因为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在变,大神也在变,且比我们快,尝试追脚步抱大腿只会疲于奔命,收获产出失衡,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大神的后续作品一定比现在的更精典,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追逐,先慢下来安安静静的执行完既定计划,积累自己的内力,等待着自己跃迁的时候在去连接,收获自比匆忙间的远视收获的多。未来虽好,也要从当下开始。

        这次真没有了

    摘抄1:
        需要明确的是,短期情绪并不总是我们的敌人。(在一件非正义的事情面前,因愤怒而采取行动也许是合适的。)10—10—10分析法的运用,并不以“长期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为先决条件。它仅仅是确保在表达观点的时候,短期情绪并不是发出声音的唯一来源。

    感悟1:

        这个提醒很及时啊,我们一直在说,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做预判,但我们却一直在做着先入为主的事,惭愧。

        由此可见,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坑里。我们的路还长着,任重而道远啊,得想个办法去规避先入为主和随意预判的缺点。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短期情绪好的方面,涉及到非正义的事情时,比如遇到抢劫时我们的短期情绪会给我们力量与勇气,去和坏人做斗争;在涉及到民族大义的问题上,短期情绪同样能让我们拿起武器去战斗。而长期观点也并不全是正确的,如之前的地心说,就被认为正确了几百上千年。

        这就告诉我们,用辨证的眼光去看问题。

    摘抄2: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一被称为“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的现象,这一效应是说人们会对自己更熟悉的东西产生偏好(也就是说,被“曝光”于某一信息面前的我们,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信息。)

    感悟2: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产生偏好呢,因为熟悉的东西是我们观念形成的一部分,这个熟悉的东西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其中一环。

        这就如复利效应一样,越用越熟悉,越熟悉就越想用,然后越来越顺手,越来越依赖,效果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越来越信任它,会将它用在更多领域当中,得到更多的反馈,这样就更加熟悉它,这是一个正向的积累过程。

        直到临界值的来临,偏好也就到了最大值,这时反转就开始出现,我们会慢慢意识到偏爱的程度,是否过于偏爱了,这时理性开始慢慢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也会慢慢回归客观。一个短期情绪被释放了。

        另外,因为我们要证实。

    摘抄3:
        这种对于现状的偏爱是另一种认知偏见。它被称为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指的是人们发现相较于收益带来的快乐,损失带来的痛苦更大。

    感悟3:

        之前看到过相似的案例,感受不是很深。

        人们相较于得到,失去会更加痛苦。得到时,快乐符合边际递减效应;失去时,痛苦是呈指数增加的。

        可以试着从增长率与减少率的方向理解一下。总共有两百时,增加一百为三百。增长比为三百除两百等于0.5;减少一百时,还剩一百,减少比为1。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6

        关于复盘的那些事

        1、神密感

        每次听到复盘都觉得它是个很高级的词,眼睛里会不由自主的冒出小星星。看到谁谁又想、已在、已经复盘了,都会认为是很历害的一个人,进而想到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也会复盘了,该有多好啊,那样我就也可以怎样怎样了……。其实并不是很理解复盘的真正含义,也正是因为不了解,又觉得掌握了它就掌握了精进的神器,才显得它很神密,才会激发足够多的兴趣去探索它。

        2、无心插柳

        标准往事。昨天的每日一问说到标准的问题,确实是个问题,缺少标准,就缺少了行动准则,就没了依据,就会模糊,这时问题就会被放大,就会觉得是个很大的问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解决,头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进而就会直接选择性遗忘这个问题。那我们的问题可就真的来了。

        标准新事。定立清晰标准的同时,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出来了。当把标准分解到解决问题流程的每一步时,行动指南也就出来了。一个大目标已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小目标,而且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样子、什么时间都是清晰的。这时无论是自己做还是团队成员做,都能有所依据的做,有效率有质量的做,一次就完成的做。

        复盘往事。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不会复盘,也没有复盘过,所以很向往。现在才知道,不是没有复盘过,而是不知道什么是复盘,即使已经做了,也没有意识到在做的这件事就是复盘,害我白白伤心了很久很久……

        复盘新事。现在理解的复盘是:一,复盘分大小,分正式与非正式,分固定时间、场所与随时、随地。二,之前发生过的事情,重新回到脑海里进行回放、推演、总结,进而进行反思,获得对以后行动的指导意义的结论,这一过程就可称为复盘。三,如在坐公交车时,突然想到昨天开会时说的某段话,当时说的不够准确、过于生硬,如果这样这样说就会好很多了,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我一定要这样这样说。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完美的复盘,非正式的随时随地的小复盘。四、这样的小复盘多了,顺了,就会自然而然的激发出大复盘,进而系统化的,逐渐逼近认知边界的,促使认知升级的超极大复盘也就慢慢地出现了。五、遵循3+1原则,不应该再有了,所以就没有了。

        3、柳成阴。

        边界模糊。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呢。很多被我们自己当成下意识反应的行为或思考,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且清晰的认识、区分他们。比如一说到鸟儿,只知道叫道麻雀;一说到花儿,只知道叫玫瑰;一说到人类近亲,只知道叫猴子。这就是对边界的模糊。

        认知升级。在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认识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会有意识的区分概念,慢慢从混杂的念头中找到核心观念,逐步连点成线而后成面再成体,这时“识”就进级成了“知”。

    摘抄1:
        那要如何才能避免让这些微妙的情绪击败自己?答案是留出距离。

    感悟1:

        这些微妙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将这些情绪通过各种途境释放出去,最后这些情绪经过改造之后又会反噬我们。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如何避免呢,不要立即决策,给自己留出些时间,过后再做决定。以前看到的一句话是说,在遇到事情需要做出反应时,先停顿3秒再做,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吧。亲测很有效果,当情绪上来时,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变成我是“受害者”,你们都针对我,我要反抗的这种强强对抗模式,一上来就是火星四溅,无论谁来都是敌人,不是我死就是你亡。但往往事后后悔,当时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反应会如此激烈呢,当时在想什么。

        如何修炼成遇事不急不躁、坦然处之,也许是一生的功课了。

    摘抄2:
        通过使用一些快速的思维转换方法,我们可以使自己远离这些情绪。至于方法,我们可以用10—10—10时间推移法,或是“我会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如何去做”这样的视角转移法。这些转换法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事情的轮廓,而且在面临艰难决定时,它们还确

    感悟2:

        时间推移法和告诉朋友如何做是两个非常好的方法,这方法提高了我的认知高度,让我发现了对抗短期情绪的解药。对于像我一样容易陷入短期情绪中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个福音,让我们有机会慢慢克服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虽然现在还不太会使用,但凡事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到会的,尝试使用才会有用,道理懂但做时难,所以要从现在做起,用一用这个方法。仔细想想,自己的情绪来源竞然一时无法说清楚,有长期情绪的积累,也有短期情绪的增加,全部都来自于工作当中,一个长期情绪积累就是我的领导直接派了我的下属出差而没有知会我,而这个下属也没有汇报,现在一直出差中,我也就因为情绪而一直不去过问任何事情。另外一个是出差和加班审批的事,都是直接跳过我的,这也是个让我一直心有不畅的长期情绪。短期情绪上,一个还是上次出差的下属,竟然两次公然不回消息,让我觉得没面子,虽然也在告诉自己不是什么事,但还是会时不时的冒出来。另外一个又是因为出差的事,我的领导又安排我的另一个下属出差,又是直接指挥,而这个下属也是直接越过我请示。这是两个短期情绪的主要来源。是我心胸狭窄、格局太低、无容人之量吗?其实也不是,也只是想被重视,说白了就是找存在感。现在想想看确实不是个事,在这些事情上找存在感也确实很低级。把这事放到10个月之后、10年之后根本不是个事,时间那么紧迫,要学的东西那么多,可真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这些事情上在浪费,所以衷告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格局才是自己该做的事,向内求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谨记。

    摘抄3:
        我们所能渴望的通过使用WRAP流程做到的事情,就是帮你做出对你有益的决定。

    感悟3:

        这是个引子,短期情绪是我现在最大的敌人,我一定要想办法克服它。控制住冲动,遇事先想3秒再做决定,用10-10-10法和朋友的建议法思考,用觉察的方式平息短期情绪。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这已经是超越书本之外了。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8

        由于前晚的失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打卡全勤,两个人的事),结合现在的工作状态与最近的一些思考,复盘一下过往,并规划一下后面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1、敷衍别人就是在敷衍自己

        何为敷衍。敷衍就是对事情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虽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实际效果。敷衍一般会发生在有情绪、没兴趣、疲惫、倦怠、负能量时。

        何为敷衍别人。当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事时,就会拖延、回避、马虎行事。这其实是一种负面情绪,当这种情绪多了,慢慢就会养成拖沓的习惯。

        如何敷衍自己。短期来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敷衍行事,都需要支付时间和精力,原本这些时间和精力是有产出的,现在确没有,单从效率上来说就是极其低下的。长期来看,敷衍的习惯一旦养成,就是持续没有产出的事情,原本这些时间和精力是可以学习进步的,现在却都虚度了。无论原因是什么,结果都需要自己承受。

        所以以敷衍之心行敷衍之事,无论对象是谁,最终受伤的总是自己。

        2、机会只有一次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理,也没有两次相同的机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每一次机会都将是独一无二的,收获也将是唯一的。永远不要想着,这次先放一放,等下次再做、再用,这完全是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的做法。这样只是寻求到了一时的心理舒适,但过后就会后悔,后悔之前如果能多坚持一会就好了,勇敢一点就好了。

        所以当我们已经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临时,就必须要抓住,无论是好机会,还是坏机会,都是提升我们经验的好机会,都是一次试炼,都是我们成长的好肥料。

        如果长时间没有机会可抓,就要反思自己的感觉灵敏度在哪出了问题;另外就要检视自己的认知高度是否足够容纳这个机会,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

        3、十点钟工作法

        方法先行追求效率与质量。这个方法来自候卫东官场笔记里候卫东的做法。方法是早上十点钟之前听下属汇报工作并作出指示;安排下属当天的工作。总之将一些需要沟通交流的工作都集中在上午的十点之前完成。好处一,集中处理事情效率高;好处二,下属工作内容和标准清晰,同样提高效率;好处三,自己和下属都养成习惯后,后面的时间就可以专注自己的事情了。

        4、等待5秒做决定。

        选型的事。小伙伴过来问这个东西是否合适时,第一反应就是不行。刚想脱口而出时,突然想到给自己设置的绊网,先等待5秒在做决定。于是默默的等待,其间在想,先让他们去试试也好,这也是他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的机会。多夸了这一闪念,才没有扼杀一个创造,也避免了自己的一光华失误。

        对抗短期情绪时,5秒后再决定亲测有效,可以一试。

    摘抄1:
        你如何保证自己的决策能够反映你的核心价值观?更进一步说,对那些干扰核心价值观的不太重要的任务,你如何能真正地采取攻势?

    感悟1:

        要保证自己的决策能够反映你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然后推演决策结果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大方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是继续问下去,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时,就不太容易说清楚了。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越清楚、越早清楚对以后的成长越有利,所以尝试分析一下。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价值。是事物固有的一个属性,并且会随着时间、空间、作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水在沙漠中与其它地方,收藏品在不同时间点等。价值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因作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在不同对象对同一物品的评价、看法上。比如一个山坡,商人看到的是可以开发获取利益,专家看到的是它的历史悠久,常人看到的是旅游胜地等。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核心价值观是产生认同与否,在心理上是否接受的筛选器。它是二分的世界,非对即错,没有中间量,是我们决策依据的根本来源。

        为什么要清楚核心价值观。

        为了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坚定地朝一个方向走(广义上的),使积累最大化,使成就最大化,让自己明白来到世界上走一趟的意义。

        怎样清楚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来源。来自感知,接触到的所有外界事物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值观形成。感知到的事物与内心不断发生发生碰撞,不断进行是非判断,达成的一系列观点的集合,就形成了价值观。

        价值观清晰化。在达成价值观过程中对观点进行分类汇总,使其按一定的规则系列化和结构化。不断小步试错、验证、迭代价值观,促使价值观为梦想服务。

        这样一步步分析下来,逻辑上比较清楚了,遗憾的是还是缺少具体细节和行动步骤,还要继续加油。

        今天突然顿悟,打卡这件事重不重要,该不该坚持,不应该仅用二元化的方式来思考,即开始了就必须坚持到底,没坚持住就是松懈了。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结合自己设置的绊网来决定是否该坚持,还是应该先做完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事情。

    摘抄2:
        也经常会遭遇这种优先排序的冲突。如果一名顾客失手滑落了一个玉米热狗,那么收银员应该给这名顾客免费更换一个新的热狗吗?(他的最高职责是保证让顾客满意,还是让店主盈利?)因为没有明确的优先顺序可供参考,所以这个决定将依照这名雇员当时的心情做出。

    感悟2:

        这个例子足够生动和让人印象深刻,充份展示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及对最终决策的影响。

        但我们还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按照10-10-10方法将时间跨度拉大,短期的让客户满意,看似损失了一点利益,却同时赢得了顾客的口碑。长期看口碑的积累会为店主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也会让店员和店主收获到顾客的尊重。这就是一个正能量开始的节点。

        也许从这一个小点开始,放大自己格局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加入到积累正能量的队伍当中,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说是改变了世界也不为过吧。就如小孩撒尿拯救全城的故事一样。看,改变世界多么简单,不要被一个大的事物吓住,不知道发生了不等于没有发生。不要因为善的小而不为,正能量加上复利效应就可以让我们腾飞。

    摘抄3:
    罗伯茨说,“我不想让他们一直都得向公司总部咨询,我想让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是管理中经典的张力问题之一:你想要鼓励成员做出自己的判断,但与此同时,你也需要团队成员做出的判断具有正确性和一致性。

    感悟3:

        这是公司业务扩大、展开、深入、成长的必经阶段,一个人做不了所有的事,人多了就会出现多人多面的情况,造成公司形象、窗口、口径的不统一。其直接原因在于凝聚力不足,根本原因是公司价值观不统一,员工过于个性化发展。形成价值观不统一的原因则是公司文化、氛围的缺失。

        这样的情况不改善,公司也很难长大、走远。要想改变,首先管理层得统一认识、达成共识,确立愿景和基本行事准则。其次以身作则带动公司份围的转变。最后以公司文化的方式推广出去,变成所有员工的行事依据。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09

        关于计划的那些事

        计划是个有力量的词,计划代表着思路、步骤,一个清晰的计划可以使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和可执行,计划可以避免焦虑,计划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计划可以让公众产生信任。

        计划这么牛,一直以为计划就是一件事情的开始,比如,项目计划、融资计划、商业计划、人生规划、十五年规划等等,直到昨天看到桃总的文章。原来计划只是航海图,是路径,可以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但是在这之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到哪去。

        昏昏噩噩的开始

        当我们慢下来时,会发现时光已如流水般飞逝了,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过往,发现能被记住的事情寥寥无几,这些事加在一起与总时间对比,简值不值得一提。

        有时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太迟钝,不知道的就以为没有,不去探索,也不想探索,被困在自己的圈子中,自我感觉良好,不断自嗨,以为以这个状态就可以走完这一生,以为这就是一生。

        有时是因为我们走的太快,忽略了太多的事物,快刀斩乱麻般的应对着身边的一切,以为这样就不会被时代抛弃,以为一直在进步,却没有仔细想想我们存在的意义,单纯的为做而做。

        这是我们迷失的开始,迷失在无知、无觉、无序中,但这些仅仅是个开始,开启了认识自己的路。

    了 意识的觉醒

      过去,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我们的亏在于无序、零散,我们快速接收信息,而后快速遗忘,我们过度关注未来,以致于少有时间回望过去。我们只是把信息统统过了一遍,却没有吸收,没有梳理总结成章,没有内化进自己的思维之中,我们都在做无用功,甚至说只是在动,没有做功。

        现在,应该被我们抓住了。道的路太大、太远,大到会恐惧,会逃避,会懈怠,直至放弃。那就先从术的角度切入,先学法,再由法入道。法在哪呢?比如本书,比如桃总文章中的SMART原则与复利原则等等。如何抓住呢?用起来嘛,还用问吗。用到什么程度呢?用到专业为准。但这里是有坑的,专业的经验可以让人快速判断,也会让人不断走老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缓步前行,充分感知。

        仙人在指路

        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同频的地方,在这个不同思想汇聚的地方,在这个灵感被激发的地方,我们都在进步着。

    摘抄1:
        我们很容易想象到,面临类似Interplast经历的那种价值标准冲突时,其他组织的领导者们可能会在不确定优先事项的情况下选择逃避。一个傲慢自大的CEO可能在简单地说一句“这是我的决定”之后,就强制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却未清楚地说出任何有关优先选择的内容。又或者,一个立场更加不坚定的CEO解决这一问题时用到的可能是政治手段,也就是支持任何一个她需要讨好的派系。

    感悟1:

        文中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当我们面对价值标准冲突时,最常见的决策掉坑方式,即选择逃避、权威选择、政治选择。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足够产生不好的结果,以致于陷入窘境。

        经济损失

        逃避选择,拖延错失机会。各种原因造成的逃避,最后都是对时间的浪费,对时机的错失,最直接的就是经济的损失。比如,公司接到一个之前没做过的项目,有两个人仅有类似的项目经验,这时就看谁有魄力去干了,干了的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逃避的人一定是失败的。

        信任缺失

      权威选择,盲目决策。动用权威做的选择一定是极端的,要么对,要么错。因为需要动用权威的前提一定是没有说服对方或自己。错了,一定会威严扫地,但对了就会收到好的结果吗?不一定啊,因为在众人没接受之前,对了也是你一个人对的,和我们有何相关。况且你对意味着众人错,那众人会开心吗?越想成功的人越不想被傻的。这些大家都懂的,对吧。

        冲突升级

        政治选择,此消彼长。到这一层时,事情已经不单纯了,已经不是在做最优选择了,那无论怎样做都会影响组织的成长,无论怎样选都会有一方利益(广义)受损,失利的一方不会甘心失利的,抓住机会一定会扳回一局的。也就是说,到政治选择这一层时,非最优选择的次数一定不会单独存在,你来我往,此消彼长中,最终受害者是组织。这就是常说的内耗吧,可见政治之弊。

        如何做呢

        一、有拨云见日的睿智和直指核心的勇气。二、打造共同体。

    摘抄2:
        没有一个管理者提到的活动是与他曾描述过的问题有直接关联的。他们没有针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做任何事情!紧急的事情把价值观从时间表中排挤出去了。

    感悟2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仿佛在说,我们已经发现了导致问题发生的核心原因,但因为种种原因或干扰致使我们一直无法行动。这中间存在两个问题,看不到与不看到。

        看不到。一是体现在格局的限制,以为看到了,实际没看到,或盲目自信,或固执已见;二是受视野的限制,只看到了短期利益带来的进步,看不到长期利益的带来的成长。

        不看到。一是体现在价值观的摇摆上,无法聚焦,不知道要怎么选择,在摇摆中丢失机会;二是外力入侵,被迫妥协,以致于丧失良机。

        爬出坑外。逃避、妥协久了会形成惯性,就会进入自动驾驶状态。这时候就要在清醒且压力小的时候,果断设置绊网,强迫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

    摘抄3:
        为空出时间来实践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对次级优先的事情发起攻势。

    感悟3:

        建立优先顺序,是这一节的重点,是避免短期情绪陷阱的良方。当我们理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时,就可以对所需处理的事情建立优先顺序,然后设置合适的绊网,以期在偏航时能及时提醒自己导正航向。

        优先级设置完成后,对非重要的事情分类整合,找其共性,找出通用或批量处理的方法,以达到快速处理的目的。对不重要的事情则能砍则砍,不能砍也得砍掉,否则动摇的是核心价值观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东。


    决断力@桃共读

    #每日打卡#20170710

        谈谈写文章的事

        谈目标之前,先说说问题。

        方法多了,如何选择就成了问题

        方法多了,在同一件事的处理上就会有多个方法可选,选择多了就会产生痛苦,有了痛苦就想要放弃,想要放弃时就会想到放弃的坏处,想到坏处又不能放弃继续坚持,坚持以后然后就会更痛苦……直到逼近极限。

        比如FFC、5W2H、5WHY、SMART、SWOT、PDCA、STAR、情景-冲突-问题-答案等等(也就知道这么多了,但未来会知道更多,这也是一道坎,知道了未来的焦虑,从现在就想开始放弃),仅仅这些模型就已然不会用了,不知道应用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在个场景下使用。

        那就先用5WHY来找找原因吧。为什么不知道在哪用,因为对模型不熟悉;为什么对模型不熟悉,因为没有仔细研究过模型;为什么没有仔细研究,因为想着不需要现在就用;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固有观念就是这样;为什么观念这样,因为习惯了;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学习方法错误;为什么学习方法错误,因为缺少学习方法的学习;为什么缺少学习方法的学习,因之前没有意识到。

        推到这里,原因也就出来了,一是不知道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二是知道后没有及时用起来。前者是视野问题,后者是惰性问题。

        那解决方法也就清楚了,找高效学习方法,学了立即用。

        写的多了,写什么就成了问题

        分析过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写的多了,题材就有用完的时候,写着写着就会有写重的地方,就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到了瓶颈,因为肚子里墨水用完了,因为输入小于输出了,因不输入输出不平衡了。这时就应该增大输入,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与思考,以达到与输出平衡,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写的久了,如何坚持就成了问题

        一是因为上一条的原因,二是写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种想要放弃的感觉,因为很难写,因为写起来很累,因为写起来很耗时间,因为写起来没有大的改变,觉得收益低于产出了。这是因为心急了,想要赚“快钱”了。这时得时刻提醒自己,厚积才能薄发,要沉下心去,做好自己该做的,其它随缘。

        我的目标上什么

        写长文,第一道目标是五千字。通过写长文段练逻辑思维能力与结构化思考能力。这个方法来自秋叶大叔。不什么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呢?很简单,因为相信。

    摘抄1:
    要是我们像他一样,可以在不确切地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将会怎么样?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做好在预测未来时会出错的准备——也就是WRAP模式中的P环节(准备环节)。我们必须提高自己感知未来的能力,考虑到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包括好的和坏的,而这恰是本斯托克的书档理念中所反映出的原则。

    感悟1:

        从本文可以看出,好的方法是可以迁移的,即在好方法在一个领域成功了,那它在另一个领域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大的。因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字上,好和迁移。好就代表了它具有通用化的基因,迁移也在说明内在的一致性。

        当然还要考虑另一方面,一些方法是通用性的,比如通用性的技能PPT等,一些方法是有其使用边界的,比如CAD。所以在考虑对方法进行迁移时,需要仔细分析其中的核心点是否一致。这个观点来自秋叶大叔。

        本文说的另外一点就是两片书档,即上限和下限。无论做投资还是其它决定,都会涉及到对收益的预测,这就表示决策的最终目的是获取高收益,这时分析出上下限对收益率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最终的收益空间有多大,而这决定了决策的最大收益。

    摘抄2:
        在书档缺席时,我们的聚光灯将会定位在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最佳猜测”上,就像投资者们试图预估一个公司“真实的”目标股价:
        即便我们对未来有一个非常好的猜测,但是对过度自信的研究仍然表明:我们实际犯错的概率常常要高于我们自认为犯错的概率。未来并非是一个点,它是一个范围:

    感悟2:

        这是我们在做决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对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在预测未来或做决策时会因盲目的自信而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但无论哪种,都不是真实的。我们需要更为科学的方法:考虑上下两片书档(两个极限),强迫性的将最优结果框定在两极限之间。这样将会削弱我们的证实倾向和短期情绪对决策结果的影响。这与通过增加溶剂的方式稀释溶液的浓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摘抄3:
        2020年11月,一名亚裔美国人将当选美国总统,这样的可能性会有多大?请简单记下使这件事情有可能实现的一些原因。
        现在是2020年11月,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在刚才发生了:美国刚刚选举出了它的第一位亚裔美国总统。请思考令这件事情成为可能的所有原因。

    感悟3:

        这两段话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给了我足够大的震撼,对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头皮麻了足足有一分钟,而且还有余波。这才是真正的扩宽思维边界啊。

        两段话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前者是未来视角,后者过去视角,但结果却大不相同。从文中看出,采用未来视角想象时,立足点是推断的、虚幻的,得出的结果也相对抽象和宽范;采用回顾视角时,立足点是即成事实,得出的结果就会相对具体和有针对性。

        这告诉我们了两点:一是当推演以事实为依据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二当推演以事实为依据时,我们更加重视。

        因为立足未来的推演,是对结果的预防,预防等同于得到;而立足于事实的推演,是对结果的改进,不改进意味着失去。而我们本性对失去更为敏感。

        发散一下,前面的结论支撑是前文的结论:人们对失去更加上心。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成不成立,取决于前面结论是否成立。那前面结论的成立则取决于前前面的结论是否成立。这样一真推下去,直到书中第一个结论。如果成立就说明这本书的逻辑是自洽的吧。反之则自相矛盾了。那再往前推,推到极至会是什么样呢?猜想是对世界朴素真理的是否成立的论证。成立则说明这个世界是自洽的,否则世界都是矛盾的。那宇宙呢?

        矛盾预示着无序、随机,预示着规律只是我们美丽的愿望,并不是真的规律,而只是它的周期足够长,长到以我们的历史不足以感知。那么我们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应对任何时间、地点出现的反常识事件。因为在以后出不出现反常识事件都是常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断力@桃共读-第日打卡连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um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