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风往事》篇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作者: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20:20 被阅读14次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在上海有一个俚语词语叫“轧闹猛”,它的含义是指:凑(看)热闹;欢喜去人特别多、人群扎堆的地方;(爱)管与自己无关的闲事……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爱围观”。不管是“轧闹猛”,还是“爱围观”,不只是上海人独有的一项爱好,但凡是中国人,都欢喜“轧一个闹猛”、“围个观”,且“轧闹猛”、“爱围观”这种文化,并非是现在才开始有的,古已有之,流传至今也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当今社会尤其欢喜“轧闹猛”、“围观”,无论你是否愿意、高不高兴,总要被别人“围观”、“轧一个闹猛”,时间一长,你说不定也有可能去围别人的观、轧别人的闹猛。在围观、轧闹猛的同时,又夹杂着“猎奇、惊叹、兴奋、无奈、热闹、烦恼”……也许你生性就是个不太欢喜轧别人的闹猛、围别人的观的人,但也无法保证,别人不来围你的观,好像现在相互之间的轧闹猛与围观,成了一种常态化。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什么样的人最爱围观、轧闹猛?笔者自以为,或许是那些“带星”、稍微有点名气的人;还或许是那些社会名流;更或许是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最欢喜围观、轧闹猛。不过他(她)们所谓的“爱围观”与“轧闹猛”,是希望别人都来“围他(她)的观”、“轧他(她)的闹猛”,而不是他(她)去围别人的观、轧别人的闹猛。即使真的要这样做的话,也只是“围同一圈子里的观、轧同一圈子里的闹猛”。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之所以要这样去做,一方面,可以提升、聚集自己的人气,不管这个提升与聚集,是好的还是坏的,反正只要每天都能有所提升就是好;另一方面,可以制造各种消费的热点、赚取粉丝的钱,谓之为“粉丝经济”;对于上述这些人、面对能带来名利双收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之?除非你是个傻子,只有标准的傻子才不会去做这样的事。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越是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社会,也就越容易被“围观”,与此同时,“轧闹猛”的人数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某一些人事物情,几十万、上百万的围观,也不会嫌太多,不仅不会嫌太多,还会希望越多越好,哪怕彼此间是竞争性的围观、哪怕是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围观,也是好的。不过,不管是“围观者”还是“被围观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越来越复杂了,一方面,“围观者”希望能深挖“被围观者”一切的一切,最好连某些细枝末节都能一一展现出来,而“被围观者”又不太希望过多的暴露自己、把自己深挖;另一方面,相互之间还有可能要互掐互骂,所使用的言语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事态一旦严重起来,若双方都达不到目的是不肯偃旗息鼓的。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2003年的围观热点是“芙蓉姐姐”,其人最早出现在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上,之后才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据网上资料显示,“芙蓉姐姐”原名史恒侠,1977年7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因为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进而出名……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2009年10月下旬开始,围观的热点是“凤姐罗玉凤”。她之所以会成为热点,皆因其本人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附近发征婚传单,且对于传单上的应征者,必须满足如下7个条件,除了“必须是经济学专业或精通经济学”等以外,西南地区,重庆等地都不予考虑……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2013年和2014年的围观热点是刘益谦,刘益谦是“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和“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个收藏家,在上海创办有“龙美术馆”。2013年9月份他在纽约苏富比耗资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拍下了备受专家争议的苏轼《功甫帖》,2014年在《功甫帖》的种种争议并未烟消云散之前,又在香港苏富比以2.8亿港元(约为2.2亿元人民币),拍得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并被其随手拿来喝了一口茶,这段视频发布到网上以后迅速大肆发酵,大家都质疑其没文化的土豪行为……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在当今中国,好像“轧闹猛”与“爱围观”成了一种常态化,“每天都会在上演”,在各个阶层都会发生各类“轧闹猛”与“爱围观”的事件,什么“娱乐圈里的”、“科技圈里的”、“文化圈里的”……反正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也许,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需要“轧各式各样的闹猛”、去“围各式各样的观”,不过,现在的“轧闹猛”与“爱围观”,不仅演变得越来越“三俗”,而且还要“拼了命的往低级无趣味的大道上”,“昂首阔步的”向前行走,没有“最最低级无趣味的”,只有“更低级更无趣味的”,而且越是“更低级更无趣味”的,那才叫一个好呢,唯有如此才会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轧闹猛”与“围观”。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这种“更低级更无趣味”的“轧闹猛”与“围观”,假若我们长期沉湎期间,时间一长就会慢慢的上瘾,犹如同在吸食鸦片一样,它是一种“低级的、极其坏的精神鸦片”,不仅会逐渐地麻痹我们的神经、意志、身体、斗志……还极有可能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的“走向堕落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是没有一丁点益处的,既然是这样的话,像这样“低劣的精神鸦片”,还是少吸食、不吸食为好。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那么,个人与整个社会需不需要“轧闹猛”、“围观”呢?笔者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的,不是一般的需要,而是大大的需要,且所“轧的闹猛”、“围的观”,必须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一面,因为它可以推动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可以让各个年龄阶段、各个层次的人、社会与政府,逐步改正陋习,除去不好的一面,宣扬保留好的一面。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各大媒体、各式各样的人,时不时会揭露社会上种种不好的现象、极其阴暗的、坏的一面,这倒并非是处处与整个社会作对、处处在为难整个社会、处处大肆的露丑,为的就是能督处我们逐步改掉不好的陋习,难道这样做不好吗?难道像这样的“轧闹猛”与“围观”,不值得大力去推广吗?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当我们勇于去“轧这样的闹猛”、“围这样的观”时,个人与社会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要是不去“轧这样的闹猛、围这样的观”,只会让我们停止不前。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笔者,你会不会去围个观、轧一下闹猛呢?是的,笔者也是无法置身事外的,亦是一个热情的围观者,也欢喜轧个闹猛。只有在实在是穷极无聊的时候,才会去“围那些低级无趣味的观”,只当是一种茶余饭后、工作之余的消遣罢了。因为在笔者众多爱好中,有一项爱好就是阅读各类有意义的书籍了,所以最多的“围观”与“轧闹猛”,还是“围文化方面的观”、“轧文化方面的闹猛”,去了解各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书籍与作家……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类轧闹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下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风往事之——闲话“轧闹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u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