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很多做生产管理的人都不陌生,指的是丰田生产方式,因为投入的“精而少”,产出"快而多”,随着丰田车在市场上热卖而走红,引得全世界竞相追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理解不到位,而走入很多误区和弯路。现分享笔者从业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供学习讨论。
(1)按需生产,多出来的一切为浪费。按需生产,是对生产系统的严苛挑战。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客户和市场,知道我们产品每种规格的消耗速度。其次,我们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配合客户的消耗速度变化组织生产,对方快我们也快,对方慢我们也慢,而不用担心KPI指标压力。这要求我们的生产系统有足够的弹性和切换速度。再次,我们的生产系统和供应链足够稳健,不会动不动哪台机器突发事故,哪家供应商突然交不了货等。 措施:建立拉动系统,通过看板数量控制系统在制品数量和触发生产信号;通过快速换模工具,不断提升单位时间内换型的次数,提升系统的柔性和竞争力。
(2)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刚开始导入精益生产模式时,很多企业发现问题比之前更多,就认为精益生产系统不好,不如原来系统好。实际上是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跟上系统暴露问题的速度。 措施:生产库存不要一降到底,根据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循序渐进的降低,解决一个问题,系统稳定一段时间,再降低一些库存,再暴露一些问题,再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解决问题,如此循环。
(3)关注价值,全员对价值的定义有统一而清晰的认识。价值的定义,是从最终客户的角度,而不是评价某个人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当然,当下情境下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意义,但是从客户的角度看,从整体系统来看,从供应链来看,达到同样功能非要用这种做法吗?有没有更优的路径,更少的动作完成同样功能的事情呢?符合下道工序和客户需求的交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措施:通过价值流图,识别出关键增值的流程,以及瓶颈工序,确保瓶颈工序和关键增值流程中的每一秒都是在做增值动作,其他工序和部门全力配合,使之不耽搁不停顿。这样,整体生产系统的效率和产出才能最大化。
(4)内在核心竞争力,是持续改进,不断解决新情境下问题的能力。每次去丰田参观学习,发现他们的生产组织方式都不同。如果只学习和效仿你所看到的,等同于“东施效颦”,只学皮毛不见精髓。即便学的一板一眼,也只能解决当下问题。对于未来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持续改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创造出新的各式各样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动力源泉。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的持续改进系统和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一线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机制,中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持续改进项目”,高层的关于Q(质量),C(成本),D(交期)的全供应链目标和战略部署。
行业不同,产品特性不同,相应的生产组织方式也不相同,生产系统的优化,涉及方方面面,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当下和将来情境的,才是更好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