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我们一直被告知,害死他们的,是罪恶的封建婚姻制度;并把二人的殉情化蝶视为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对自由爱情的歌颂。
但是,当我们拨开历史的浮云,还原故事的本来面目,却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祝英台外出求学时,已有婚约在身,对此,祝英台是承认的,外出求学也不是为了逃婚。她和梁山伯同学期间,情投意合,本来可以说破真相,双宿双飞,但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想回家求家长恩准。祝英台回家后,仍然试图说服家长,同意她和梁山伯的婚姻。最后,家长不同意,祝英台虽不情愿,但还是上了别人家的迎亲花轿,并没有拼死反抗。
这一切都表明,祝英台对当时的礼法制度始终是尊重认可的。只不过,她在这个体制下,有了一点不一样的个人想法。为了实现个人意愿,她想到的,不是挑战礼法制度甚至改变这个制度,而是希望借助礼法制度的法外开恩,获得制度执行者的同情。
然而,真正的卫道士,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在制度之外任性而为呢?当祝英台的家长坚持执行礼法制度的时候,并随着梁山伯的意外死亡,导致了化蝶的凄惨结局。
梁祝的悲剧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现有制度有问题的时候,就应当从改变制度下手,而不能一边遵循这个制度,一边还想着和制度唱反调。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怎么能成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