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第16节。这一节讲君子的四种品德,其实更精确说是出仕为官的(君子)应具备的四种品德。为官四德,前三德讲的是做人处世,后一德才讲执政做事。
孔老夫子从讲论干部修养始,已讲了个人品德的修养,讲了政治信念的修养,还讲了学习的修养。讲的都是一个人的内涵。这一节起,则要讲为官的外延,讲当官的能力,讲如何才能出色完成当干部这份工作。当好干部,无外乎做人、做事两方面。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这里孔老夫子用了恭、敬、惠三个字来概括为人处世。
行己也恭,自己的行为要恭,要谦恭。恭是指对人的态度,所以这里的自己的行为是指待人接物的行为。为官第一德,待人接物要谦恭。
事上也敬,这个好理解,在孔老夫子的字典里人与人是不平等的,有上下之分。用在当今,当干部也分上下级。对待上级,孔老夫子称之为事(奉)上,事上要恭敬。
养民也惠,这里的民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所有归你管理的下级和民众。对于下级和民众,孔老夫子用了个养字,养民!养民要仁爱。
处世要谦恭,对上级要敬重,对民众要仁爱。当干部处于社会之中,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要谦恭。当干部处于干部的角色,无外乎听从上级,爱护下级及群众百姓。
其使民也义。当干部的最终职责是管理,管理社会,管理民众。所以孔老夫子用了个使字。孔老夫子虽然讲要仁爱民众,但他不讲为人民服务。为官出仕,是要去管理百姓的。反过来,民是需君子们去使的。
如何使民?使民以义!义谓天下合宜之理。如何管理民众,用天道,天理来管理民众,治理地方!
感觉孔老夫子在这一节讲得有点笼统,不急,孔老夫子会给我们逐一讲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