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张定浩《我喜欢一切不彻底的事物》里有一句话: 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在怀抱希望。
我喜欢后一句。
12月25日下午5点,我刚刚结束了一场考研征途。两天的座位都是靠窗的位置,抬头就能看到校园里与窗台等高的树木。
寒冷的冬季在考研的这两天回暖,回头看看奋笔疾书的自己,仿佛和高考时候的我又重合了起来。
我在用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完成这场考试。
这一年,怎么说呢,双脚没有踏出校门,还好灵魂一直在路上。
02
有位叫二月河的作家曾经说过:人生在最底处就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论朝哪个方向努力,你都是向上的。
那个时候的我,就好像处在一个最底处,一个无所事事的普通二本英专生,只要多记一个单词,多看一页书,都是在改变,都是在进步。
2016年的上半年开始决定考研了。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如果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应该能收获挺多的。
我在这条路上启程了。从夏天走到冬天,漫长又温柔。就像高一刚进校,以为高考永远不会来,结果一转眼铃声响起就结束了。开始申请了微博小号用来打卡,与陌生的人分享学习成果比在朋友圈里的分享要更有成就感。因为那是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跟你一样的追梦伙伴。
部分微博打卡图片云盘里的资料下载了一页又一页,中国日报的热词新词从2月抄写到12月,英译汉汉译英翻译交替练习,庄绎传的那本翻译简明教程的绿皮书每一篇文章都翻译了两遍,三笔实务的文章硬着头皮写满了A4大小的笔记本,还有数不清的剪贴下来的经济学人…
这一年里,我怀疑过,想放弃过,大哭过,无奈过,又咬牙坚持过,我收获的成绩跟我收获的感悟相比,渺小的不值一提。可是啊,在这条对自己承诺的路上,一旦你走出来了,你就离光芒万丈的自己近了。
03
2016年我尝试了什么?
我尝试了三个月读完一部喜欢的英文原著。
我尝试着在简书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收到第一个喜欢和评论时的喜悦感仍记忆犹新。
我尝试了从夏天跑步到冬天,从800m的气喘吁吁到日常5km的打卡。一边读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候我在谈些什么》,一边坚持跑步。
我尝试了从无法忍受没有朋友的孤独感到爱上独处的时间。
我尝试了准备跟专业课有关的考试,开始放下电视剧,拿起专业课本。五月份去考了中级口译,三级笔译没有过,11月又去考了一次。
我尝试着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翻译,推送跟英文学习相关的内容。
我尝试着原谅曾经的自己,和以往的我和平共处,我不抱怨它曾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只是带着它一起前行。
我尝试着读不同类型的书,不再是单一的小说,开始读简书大神们分享的经济类的文章比如《怪诞行为学》再比如旅游类的《独立从一个人的旅行开始》。
我尝试些开始写手帐记录生活,考研太忙的时候,又将手账改成了每天要做的to do list。每每看着打钩完成的清单,骑车回寝室的路上,心情总是平静而满足。
回头看这2016年,厚厚的书本,简书的文章,微博的记录,一步步都看着我的成长。
听说佛家分为南北两派,一派主张"顿悟",一派主张"渐悟"。我不知道自己的醒悟是一瞬间的还是累积的,但是这种意念随着你收获的这些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想要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了。
04
看了很多的书,灵魂就走了很多路。当灵魂走了很多的路,心就不会迷失了。
考研之后给自己来了一场冬天的旅行。
在西安的大雁塔下,在寒风里,查到了第二次也就是11月的三笔成绩,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激动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脑海里闪过的是一年里,伏案翻译的画面。
还在坚持啊,因为答应了要给未来一个最好的自己我很早就对自己说了,从你下定决心要改变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做好准备,你要的那个光芒万丈的自己,也许会来的比较迟。或许5年,或许10年,可是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你,才更值得敬佩。
2016这一年,虽然公众号的粉丝数量还在3位数徘徊,虽然简书文章的质量与喜欢的程度还很低,虽然考研的结果还未知,感觉我做了好多,而收获的只是一个证书而已。
可是啊,人生中能有这样一个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固执地,饱含希望地为之努力的时刻,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会是多么的庆幸与感动,多么的欣慰与尊敬,尊敬你自己。
05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也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我们又都是不平凡的,生命的韧劲与潜力是我们自己无法想象。
2017,要坚持跑步,坚持读书,坚持写作,坚持学习英语,坚持你所坚持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泰戈尔的那句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后来在读者杂志上看到有位作家将它改成了: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