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01-09)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01-09)

作者: 郭晓雯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0:01 被阅读158次

01丨导论:关于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难,需要勇气。可是,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了。

改变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反省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可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对心理学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兴趣,想了解自己,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开解自己还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我无从回答。开始接触心理学是在大学,因为学校有个心理学的社团。社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只是因为帮忙进了社团,所以开启了自己的心理学书籍的阅读。第一本是啥,已然忘记,应该是弗洛伊德,然后是荣格吧。看的第一本书很薄,但是看了很久,虽然有点小痛苦,但是好像那会懂得了些什么,应该是释然吧。

后来就是张德芬的系列了吧,遇见,其实没太懂,但是那段时间真的看了很多这个系列的书,挺好的,只是没有及时的复盘,收获就会慢慢减少。

最近接触的是当时亲子阅读时约定的15页/天时看到《儿童发展心理学》,很佩服自己怎么把书啃下来,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过当时的笔记都在,有时间可以让自己复盘,调整下。

接触这门课,完全是一种抢课的任性还有朋友的推荐,只是一直在忙着考试,没有太多的心情去整理,今天终于开启了课程,也开始反思自己听课的目的……改变——痛并快乐着!路途中,修正自己的方向,只是我真正想要去的地方又是哪里呢?

02丨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我们对改变的成功经验可能并不多,但对改变的失败,一定经验丰富。

行为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启动行为的改变呢?

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心里有一个自己,而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很难放松下来,想进一步了解自己内在的小孩,但好像有个东西卡在那。好像在告诉我,不要着急,放松下来。

常常在努力想着改变的时候,总是容易半途而废,做着做着就没有了动力。今天听完,就在想是不是当自己只是用一份理性做事情的时候,忽略了情感的感受,没能及时给自己一些正向的反馈,就容易放弃。即使开始能够很顺利地出发,但最终会放弃。所以改变的路上及时欣赏自己,给自己肯定,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往前走。所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因为在路上可以给彼此最大的支持,而教练就是路上不断纠偏,给正向反馈,陪伴我们进步的人。

突然想到——内驱力,也在努力寻找自己出发的动力,但是失败几次后就慢慢放弃治疗了。如何去寻找自己改变的真正的动力呢?让情感的、理智的自己接受——微习惯(突然想到的一个词),想个微习惯让自己改变下。

学习柔软,学会欣赏,学会接纳自己。

03丨心理舒适区: 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心理舒适区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只有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才算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应对:行为上,内心的情绪。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而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你放下了原来所使用的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这头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另一种心理舒适区。

新的应对方式,能够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意识到不配得感,是这两年的事了,也找专业的老师处理过一次,不敢说完全没事了,但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在生活中就会开始提醒自己。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修复伤痕。在孩子身上慢慢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应对模式,看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和自己内在的小孩说话,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放松下来,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些也都是在和大象相处,慢慢拓展自己的舒适区,改变自己吧。

这几讲都有些东西在触动自己,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没关系,可以再复盘。其实很想说童年阴影对人的影响这么大,就是因为在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不完整的认知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误导,所以好好修复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榜样吧。


04丨 心理免疫X光片:如何看清你心中的恐惧?

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一定是我们的意志力有缺陷,或者我们不懂方式方法。

可是,从心理舒适区的角度,你就会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你已经发展了一套自己的适应机制,而改变却要求你放弃这套适应机制,去用另一套适应机制。

你需要去面对你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你的改变目标;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把收获编辑完。有外出,不在电脑面前的不便,也有点害怕,想要探索自己内心的大象,又有点恐惧,不知道探索背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虽然,我知道,探索后的接纳可以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但还是有点莫名的恐惧。一如女儿的现状。


05丨检验人生假设:如何看清限制自己的规则?

改变第一步:看见内心假设。辨识出这些内心的假设,是突破心理免疫系统,让改变发生的第一步。

一旦它们被看到,被带到意识中经受理性的拷问,它们对人心理的隐形操控力就被打破了。

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这里还有个小窍门能帮到你:你在寻找自己的重要假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如果……就……”这样的句型来归纳它们。

人总是会保护自己的核心假设,不会轻易改变。可就算这样,她心里也会想:为什么我觉得是这样,可是陈海贤觉得不是这样呢?

行为检验:验证内心假设

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吗?就是通过做不一样的事,获得新经验。这里所说的“不一样的事”,指的是与心理免疫系统要求我们做的不一样的事。

相应的,我们的新经验指的也是,当新行为带来内心假设的松动后,所产生的新的领悟。这个领悟会被整合到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中,最终改变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这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改变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既需要你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隐含在行为背后的,是重大假设:如果我直接表达不满,说明我很苛刻,别人就不会喜欢我;如果我直接提要求,别人很可能会拒绝,就会引发冲突。→直接提出要求,而不是在背后抱怨。新的领悟:如果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你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

经过第4节课的纠结,迎来了第5节课,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要一蹴而就,和当下的自己和平共处,只是针对一样想解决的事情,和自己好好商量,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常常是因为希望改变别人或者改变自己,而带来一些不快或者疑虑,放下来,以终为始,也许就柳暗花明了。以柔克刚,是这样吗?在当下,没有对错,为内在和外在找到双赢的平衡点。


06丨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东西经常会不一样。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

改变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倒。

“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因为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突然想起“微习惯",看看自己想要的结果,回头想想自己能做的事情,一步一步,慢慢来。

美国戒酒匿名者协会的十二个步骤

第一步:我们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无力。我们的生活已经搞得不可收拾。

第二步:要相信,有一个比我们自身更强大的力量,这力量能够使我们恢复神智清醒和健康。

第三步:作出一个决定,把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生活,托付给我们所认识的“上苍”。

第四步:作一次彻底的和无惧的自我品德上的检讨。

第五步:向“上苍",向自己,向他人承认自己错误的本质。

第六步:要完全准备好,让“上苍”除去自己一切人格上的缺点。

第七步:谦逊地乞求“上苍”,除去我们的缺点。

第八步:列出一份所有我们所伤害过的人的名单,并使自己甘愿对这些人作出补偿。

第九步:在不伤害他们的前提下,尽可能直接向曾经受到我们伤害的人士当面认错。

第十步:继续经常自我检讨,若有错失,要迅速承认。

第十一步:透过“祈祷”与默想,增进与我们所认识的“上苍”有自觉性的接触。“祈祷”中只求认识对我们的旨意并祈求有力量去奉行旨意。

第十二步:实行这些步骤的结果是我们拥有一种精神上的觉醒。我们设法把这信息带给别的酒徒,并在我们的一切日常事务中实践这些原则。


07丨“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生活的乐趣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创造型快乐是骑象人所热衷的、理智的快乐;而消费型快乐是大象所热衷的、感官的快乐。如果要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我们就需要说服感性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或者工作氛围浓厚的“场”,就是一个好办法。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在这个假设里,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写字间是和工作学习相联系的;而家、宿舍是和休息娱乐相联系的。

养一个自己的“场”。“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氛围?)“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经验)。

“场”这个东西并不玄虚。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场”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新鲜的话题,知道氛围的重要,却没想过自己营造的“场”,早起、睡前清单也是在固化一个模式,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暂时无法搞两个电脑,那就用时间来划分,挺好玩的。


08丨情感触发原理:如何让改变自然发生?

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个词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你得先让大象有所触动,它才能听得进去道理。

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样的积极情感触动。自责→陷入 “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

大象能听懂爱。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它会很清楚地知道,你爱不爱它。只有爱,才会让它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昨天听完,就想着给自己一个纯粹的工作环境,然后在早起做事想点开网页的瞬间,居然停住了,挺好玩的。慢慢调整,划分区域。今天的课程给自己不一样的收获,改变源于爱而非指责。放下自己,静待花开。


09丨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

反思一下改变本身。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陈海贤老师说的这几节课,感觉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着,固有的信念系统,限制着自己也约束着身边的人。也在思考着接纳,什么才是真正的接纳?接纳每个人成长过程留下的印迹,接纳每个人生活中吸收的营养,接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当下最好的决定,接纳源于爱。因为爱,我接纳你的一切,因为爱我接纳你的不完美,因为爱,我相信你一定会很好,因为爱,即使全世界放弃你,我也一样坚定地站在你的身后,支持着你,陪伴你走过。

相关文章

  • 谈谈转变

    今天,我读完了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我是通过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知道陈海贤老师的。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这本书是陈海贤写的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脱胎于陈海贤在得到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音频课程我买了,但是听完...

  • 《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1——改变的本质

    以下内容是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部分内容摘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人总在慢慢变化而不自...

  • 9.《自我发展心理学》听书笔记2,26-30小节

    书名:《自我发展心理学》(26-30小节) 作者:陈海贤 日期:2020-7-14​ 方式:得到APP看陈海贤亲述...

  • 读书30《了不起的我》

    2020年9月第二本,总第30本。陈海贤:《了不起的我》/这本书脱胎于得到课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之前...

  •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改变,你一直都有机会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on 得到 2018年12月25日 圣诞节? 陈海贤老师在得到...

  • 了不起的我

    新到一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陈海贤写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到了,刚刚翻开。 陈海贤是谁呢? 他是浙江大学心理学...

  • 关于“改变”所需要知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参考: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及笔记 自我发展心理学·1 1. 每个人都有选择,误以为自己没有选择时,...

  • 关于

    听 得到 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对比自己,记录轨迹,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进步。

  •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陈海贤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陈海贤有一次去学校做讲座,有个同学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01-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f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