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不韦的故事在民间有不少的传说,某些方面来看,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商业上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如此,他还能够发现其他机会,当他在赵国见到秦国的人质异人的时候,认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因为他知道秦国的太子安国君有一个宠爱的华阳夫人,这位华阳夫人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遗憾的却没有子嗣。吕不韦就想,如果他能够让这位夫人认异人为子,那么以她的身份,安国君如果可以继承王位,这位异人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从事情的发展结果来看,吕不韦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秦昭襄王年事已高,在他驾鹤西去的时候,安国君接位。可是这位安国君登上王位没几天就步了秦昭襄王的后尘,这位异人也顺利的继承了皇位,吕不韦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预想中的结果。另一个方面来看,那位秦昭襄王也太倒霉了,辛苦打下来那些江山,在死后没多久就易手他人,如果他泉下有知,可能也会死不瞑目吧。
来一个大胆的揣测,这位安国君死的也有点太离奇了,倘若不是出于意外,任何一个正常人也不可能迅速的死亡。今天来说,那个时候的真相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他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来看,华阳夫人与子楚才是最大的赢家,这两个人的背后则是那位精于算计的商人。
从当时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些做坏事的人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也会装模作样的做一些好事给人们看。似子楚这样缺乏根基的人,忽然之间大权在握,必然会有很多人不服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在秦昭襄王时候的实权派。
进一步的来看,子楚上位之后的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到,提拔和重用的都是曾经的一些旧臣,类似这样的绥靖政策在矛盾不尖锐的时候还是很管用的。权力往往会在平衡中容易妥协,某种角度来看,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成功之后,常常会有路径依赖的现象。吕不韦凭借着商人的智慧取得了政治上的成功,他的施政理念也会偏向于那些成功经验。
某种程度上来看,秦国之所以会放缓对外征伐的脚步,大概率上是因为国内出现了局势不稳的状况,当国内混乱的局面趋于稳定的状态,这台战争发动机也必然会重新启动。当这台战争机器重新启动的时候,也将会摧毁原来的秩序,建立起新的秩序。
即使有新了的秩序,那些在秩序下生活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变,一些可以维持秩序稳定因素不会变。乃至于,到了今天,人们仍然会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到,一些观念已经渗透到生活其中人们的基因中,想要破除那些观念的影响,必然需要有新的思想和观念来替代那些旧的观念,这样一来,势必会掀起不小的波澜。
由此可以想象一下,秦国当时的状况该有多么的混乱,在这样的混乱中,稳定和安抚应该是统治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做这些事情的重任,想当然的就落在了那些最信任的人身上,谁是子楚最信任的人,就是扶持自己上来的吕不韦了。
某个层面上来说,吕不韦的命运从一开始已经注定了,做为商人来说他是成功的,他把一个处于边缘的太子扶持上皇帝的宝座,自己也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另一个方面来看,他的商业头脑没有让这个成功进一步扩大化,最终成为了封建统治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