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汽车就容易晕车。
从小就是这样,不喜欢上医院,因为要打车。一大车到市中心医院,就要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时间,坐车就很难受了,还要去闻着那些刺激恶心的消毒水,听着医院里面同样年纪小孩子的狼哭鬼嚎。坐车,难受!打车钱好贵,压抑狭窄,生病了要去医院,坐车又让我的难受加重了几分!
后来只要一坐车我就一脸菜色,简直生不如死的祈祷,不这么难受,能让我挺过去就好,就算市区里面坐车坐个四十分钟或是一个小时,对我来说也是很够呛的一件事情。坐在车里,依旧能闻到一股汽油的味道,那股不通风还掺杂点消毒水的公交车,简直是无法呼吸的囚笼。坐个长途,上吐下泻。不过也不是都这么惨的时候,要是赶上车开的平稳,天气不那么阴沉,打开个窗户缝,轻轻的那么一靠,乡野的空气都可以从耳朵把脑袋“焕然一新”。
那时,我只记得自行车美好的感觉。
尽管不是活在三大件的八十年代,小的时候有个自行车也是相当大的事情。多数人家是没钱给孩子买自行车的,就算是小小的三轮,也正经是一笔大数字。好在有别人买了,孩子长大了,就借我玩上那么一年,就在家里的水泥地上来回骑,只是不能骑到外面,第一是怕不安全,第二也是怕我给人家车子骑坏了,屋里也就那么一丁点大,骑到头也就得掉方向了。每每我骑到窗台的时候,看见那些年纪比我大的,还可以骑两个轱辘的,心里真觉得痒痒啊。这种痒痒没持续多久,这么样的小三轮车我也骑不了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到处的自行车就像是飞动的燕子一样。而且每个成年人还都有个车牌号,还得用身份证来登记,自行车真的是郑重其事的一件宝贝。唯一觉得不理解的就是男士自行车为何都有三角形的支架?尽管稳当,可是也太沉了一些,感觉都会砸死小朋友,但是大人却说它骑起来身轻如燕。
比起男士自行车的沉重,女士自行车就好看轻便多了,整个斜下来线条,也多了几分秀气和可爱。可是无论多好,我也没有机会有个自己的小车子骑到外面去。要么坐在家长的车后面,用螺丝固定住的小孩座椅,双手把住把手,就跟着这车子“快跑”起来,要是来了那么一阵风或是下坡路,哎哟,简直爽的要冲到云端一样。
等到流行儿童自行车的时候,大大小小什么花样都有了,只是无论大小都要三百多块钱,在那个年月基本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每当有小朋友买,我们这些没有车子的就跟着抢,要是碰见好说话的,就跟着借用,能骑个十分八分都是好的。不过一旦拆卸了护轮,明显就是不想再让我们这些人“占据”了,因为双轮还是上去晃,极有可能摔倒,不能总腆着脸冒险让人给你双轮车练习吧。 好在还是有好心点的朋友的,她骑车骑好了,然后累了的空闲时间,我就可以捡起来靠边试着骑上几下,多数都是晃着一边倒下去,或许有那么幸运几秒钟,骑得好好的。可惜立马急转直下,又要栽过去。来来回回,摔得不是破皮就是青紫,旧伤没去新伤又来,终于有一天有股神奇的力量,一股脑骑上去就不会倒下来了,一想起借自行车连滚带爬地学会了,成就感满满。
第一次我得到24小号成人自行车的时候,摔下书包,骑上车子就在院子里面来回遛弯,满面春风的和小伙伴一起赛车,一圈圈一圈,大道小道,左转右绕,简直比玩迷宫游戏还有趣。从四点半的艳阳天,一直到八点的微微夜色,不吃不喝,只要看得见,就骑不够。以至于第二天早晨起来浑身酸痛,但是想感受飞起来的滋味,还得去骑车!
初夏的天气很好,尤其早上,天清云淡,还带着一股清新的凉爽。就这么骑着车子到了早市,豆浆油条油炸糕肉丸子,飘着香味,吃上一个大烧饼,或者扔到车筐里面一袋玉米糠,小车在悠悠骑回去,人多车少,马路亮堂,简直就是文学里面和睦的年代。汽车还是很奢侈的,多数人还是骑自行车以及步行,骑车一路,洗刷了昨日的积郁的尘埃和倦气,一切都是清亮的。
双腿飞速,可以感受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一阵小风,沿路东张西望,哪怕就是在院子里面东走西走,看着日月,觉得可以和他们是共行。夹杂着空气里面轻盈的味道,从早到晚,味道转换渐变。植物微微的湿气,散发出来一股混合的松油和绿叶味,温度再升高一点,花香就浓郁了。再加上使劲骑车浑身汗味,一走一过都混合了。孩子们的正事,就是骑车了,能拐来拐去上下坡自如,还可以加速,双手撒把,这种努力地流畅也会摔得浑身惨重无比,但不妨一试。骑车比跑起来快,还没有累的呼哧带喘,和长翅膀的鸟一样啊,周围的一切能“呼啸而过”。
隔壁的阿姨呢,总是骑着那么一个凤凰牌的老自行车。显然是她自己的,以前上班的时候就经常用,现在出个门,也总少不了她的车子。尽管用的时间也不短,但是保养的很好,总是用干布擦去灰尘,有个雨雪的,都记得马上扛回家里,还舍不得一个月两块钱放在车棚的看管费,想想一年二十四,总是有点不忍心,要是买菜,还正经能买不少呢啊,勤快的,也就剩下来了。
拖个米面粮油,这自行车用处可大了。一个气管子解决问题,永远不怕花多余的钱了,就这么推个车子,和熟人边说边走,就很容易到家了。
车子和人和地面,有种特别稳固平衡的力量,两个轱辘足矣,车子也足够安稳,不禁观风望景的时候,容易遐想。小时候溜车玩的时候,真觉得天气好,风徐徐吹,尤其到了傍晚,有股特别难以解释的朦胧,不十分暖,却带着一股亲切和撩动的肆意。要说白天骑车像是汽水,那晚上就该是葡萄汁了,醇厚馥郁,不是一时兴起的迅速,需要慢慢回味感受和沉醉。
就这么慢悠悠的晃一晃,哪怕是附近不怎么走的地方,或者是到了稍微安静点的树林,以及湖边的大直道,骑在桥上,看看摇动的水波,不禁就想这样慢下来的速度,只与自然的灵动和声音,来一场共鸣的交汇。
大姨可就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了。因为她每天上下班要花两个小时。去程还好点,都是大下坡路,回来还总是拖着在单位超市买的水果蔬菜还有肉肠,因为比家附近的小农贸场便宜还新鲜,大姨也不怕路途长麻烦,该她说的话,反正回来骑轻松了还得出去买,还不如这样一次性多吃个几天。
所以驮东西回来之后,大姨实在是不想任何关于车子的事情了,吃饭速战速决,然后一股脑栽在床上,好好歇歇腿脚,少不了的,就是大半桶的热水泡脚,揉揉小腿,削去了一些倦意,整个人立马就能呼呼大睡,哪有失眠这一说。所以没有其他运动,她还是瘦了吧唧,晚饭吃了一堆,也没有胖出来肚子和大腿。夏天放学早,要是在院子附近观望观望,就能看见好多像大姨这样的人拖着吃的拖着孩子,还能前面大人聊天,后面孩子嬉笑,这平行的自行车,实在拉近了不少逗趣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