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副业项目自由职业无本创业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金融学习第14课——债务与债券(2)信用杠杆

金融学习第14课——债务与债券(2)信用杠杆

作者: 年糕佳爸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1:36 被阅读26次

(1)个人的信用杠杆

债务关系的背后就是信用,也就是相信对方会还本付息的承诺,这个承诺就是一种抵押品,你的信用越高,这个承诺的价值越高,正所谓“一诺千金”。

所有的“信用贷款”都是用你的承诺去换取资金的周转。

所以个人信用杠杆的意思是,个人积累的名誉和信用可以进行资本化来换钱。

个人信用资本化的三个基础:

一是法律的完善——法律基础。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大规模个人信用贷款提供了制度基础。

二是信息披露的完整及时——技术基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使用大幅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

三是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专业基础。FICO(Fair Isaac Corporation)信用分,可以用来衡量个人信用的质量和风险,这个模型包括五个部分:信用偿还记录、信用账户数目、信用使用年限、新开设的信用账户、已用的信用账户。个人信用会在300到850之间,任何一个不好的信用记录,都会笋丝信用分,而分数的降低就直接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

传统中国社会只有“王的信用”,而且个人征信的信息是分散隔绝的,所以缺乏信用社会的基础。

但未来中国的个人信用资本化是不可扭转的方向:一是生活场景不断被转成信用分,如芝麻信用分的优惠;二是惩罚机制的运行成本大为降低。

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网站(www.pbccrc.org.cn)注册和登录后,可以查询个人的信用报告。

(2)企业的信用杠杆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一是发债难:中小企业缺乏知名度、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同时取信于债券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成本会过高。

二是贷款难:银行在贷款时都需要一定价值的抵押品(如房子、土地、机器、库存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所缺乏的。

中小企业只能更多的通过利率更高、危险更大的民间借贷来取得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得破局之道:

美国:债券市场主导的企业融资,通过发行垃圾债的方式获得资金。中国的债券市场深度不够,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没有发展起来。

德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中国一样),银行体系层次明确,大银行对应大企业,中型银行对应中型企业,小银行则对应着当地的小企业,这种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国浙江的泰隆银行通过对贷款客户的精准画像,可以筛选出踏实、有潜力的企业,印证了德国经验的成功,当地的小银行为当地的中小企业融资、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网上沉淀的数据使得贷款方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利,信息的成本下降得非常快。如京东、蚂蚁等。

(3)国家的信用杠杆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直到公元16世纪,还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也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四百多年来,中国会落后于西方?

从金融的角度可以解释这个谜题。

发债和税收都是为国家筹集资金的手段。12世纪开始,金融模式在东西方走上了不同的路径,西方财政走上了以国债为主线的道路,中国财政仍然延续以税收为主线。

税收和发债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是资金筹集的时间概念不同。税收是一种财政手段,针对的是当下的居民收入,相当于“切蛋糕”,重新在政府和居民中间分配资源,居民的份额就变小了;发债是一种金融手段,用国家未来的收入做抵押,相当于“借面粉”,把蛋糕做大之后再进行资源分配,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融资模式,当民间的投资回报率超过国债的利率时,整个社会的财富就是增长的。

发债平滑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避免了征税对社会对居民产生的冲击。

其次是契约关系不同。税收是全民性、强制性的,而发债是局部性的,契约化的。国债以契约关系,明确了居民和国家中间的债务关系,允许国家以未来信用做抵押进行融资。

第三是对社会的影响不同。欧洲国家通过国债将资源进行了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同时为了保证债券债务关系清晰而设置的法律制度是政府权力受到制约,为欧洲发债社会和契约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向外扩张,掠夺资源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的创造力,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中国依然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下稳步发展,面临着周期性发作的财政危机,直到王朝更替。

(4)信用卡里的秘密

信用卡起源于商业信用,而不是银行信用。一个叫弗兰克的美国人,因为吃饭忘带钱包产生了让大家“当下消费、事后付款”的想法,并投资一万美元成立了“大莱(Diners Card)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种塑料卡片,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会员可以凭着这张卡片进行记账消费。

这个模式特别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方便;二是降低了“罪恶感”;三是有归属感。

在中国,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非常之后,但网络的信用工具非常发达。

这是用于国有银行对私业务重视不够、信用体系不够健全,人们的接受程度差等原因造成的。

正是因为我们的传统金融业不发达,个人的金融需求受到严重低估和抑制,所以当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导致了中国网络信用工具的发达。

信用卡消费中往往会给人以“利率幻觉”。

我们往往会认为分期的利率并不高,但实际计算之后才发现高的惊人。

实际年化利率=分期手续费率/(分期数+1)*24=单期手续费率*分期数/(分期数+1)*24

同时,信用卡会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如年费,和一些打折的高消费项目。

信用卡的提现也会有很高的利率。

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信用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学习第14课——债务与债券(2)信用杠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y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