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严父慈母”这样的字眼。我的爸爸就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下父亲的特质,对待外人心平气和、擅长换位思考,但在另一方面,他总是以批评的态度对待家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和他说话,因为他口中十句话有九句话是不认可我的,每次聊天的话题就是:这次语文考多少分?总分在班上排名多少?这次成绩怎么下降了呢?你怎么老是起不来?你需要认真学习啊等等。
长大后,我的弟弟同样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但他的反应比我更激烈,从此都不想和爸爸进行沟通。虽然我们知道爸爸的出发点是希望我们变得更好,但确实每次和爸爸聊天的时候内心储存着大量的负面情绪。
两年前,弟弟因为辍学和我在一起生活了五个月。我在教育弟弟的时候,经常也会批评他,而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喜欢赞美他人,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为何总是批评?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我们一切的本能习惯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所谓适者生存。批评也是为了生存。
大脑是最容易关注坏消息,一旦事物被贴上消极标签,我们大脑中的海马体就会将它储存起来。未来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这种消极的偏见就会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使你产生逃避和害怕的心理。
国梯之批评附上几条学习心得
1.当我们面对批评时,无论批评正确与否,虚心面对。高水平的批评能够提高我们的成绩,低水平的批评能够加强忍耐力。
2.其实很多成员在工作中希望领导能够尽早地指出自己的不足,但领导指出后总会出现矛盾,这大多是因为情绪所引起。
3.对孩子最有效的批评是提前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和规则,防止坏习惯的养成比改变坏习惯更加重要。同样,公司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4.用“负面反馈”代替“批评”两字会更好。在做负面反馈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但是这很难真正做到。
而BIC工具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B代表Behavior(行为),I代表Impact(影响),C代表Consequence(后果)。
B:谈及对方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说观点。比如员工经常迟到,找对方谈话,不能说“你又迟到了吧”,而应该说“九点上班,你是九点十分才到吧”,这样就可以避免预设对方是不负责任的员工,构建谈话的基础,让对方更容易听进去。
I:这部分需要谈及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比如员工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导致项目延期,整个团队受到了损失,要一起加班。谈及这一部分可以警醒员工之后注意。
C:后果指的是长期后果,比第二部分的影响更为深远。在这一部分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谈公司(团队)的深远影响,而要尽量和员工本人的长期发展挂钩,让对方清楚这些失误、错漏关系到他自身的核心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对方的重视。
BIC工具可以使用到各个领域,需要反复练习,从一点一滴开始,持续进步。
国梯之批评谢谢关注,如有帮助,写字不易,您可以选择打赏鼓励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