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触碰的蒸馒头手艺,今日却突然在我心中复苏。
记得在西北的日子里,我常常用酵母粉蒸出蓬松的馒头。
那时,冬天里我会用45度左右的温水溶解酵母粉,再将面团放置在暖气旁的地板上,静候一夜,次日清晨便能收获一份完美发酵的面团。
若是夏季,我把面发好,放在阳台上,在日光的照射下,很快也就发好面了,每逢周末,我便会沉浸在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中,蒸一锅馒头或包子,自给自足,心中满是满足。
然而,自回老家后,因家中无大锅,我只好从网上选购了一款小锅。去年冬天尝试蒸馒头时,因锅体过于矮小,火力过猛,竟将锅侧的塑料把手烧焦,让我深感遗憾。
尽管如此,我并未放弃,今日再次尝试蒸馒头。
我采用了一半玉米面与一半白面的配方,却未用酵母粉,而是选择了发酵老面头。
然而,这次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或许是因为水温过高,影响了面团的活性。
阳台上的高温,虽然看似有利于发酵,但实则让面团变得稀薄,失去了原有的弹性。
尽管我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等待了数小时,面团依旧未能完全发酵,只得将其烙成饼状,再将剩余的面团放入冰箱,以备明日之用。
明日,我打算将剩余的面团制作成西红柿疙瘩汤。这是一道简单而美味的家常菜,只需将西红柿炒制后,加入鸡蛋和水煮开,再将面团切成小块放入其中,便可煮成一锅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汤品。
尽管今日蒸馒头的过程有些波折,但我对明日的疙瘩汤仍充满期待。
我想生活中的小确幸,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