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可成绩还是上不去;孩子喜欢玩手机,怎么说都没有用;知道吼叫对孩子不好,耐着性子想跟孩子聊,可他根本就不想跟你聊。你想帮他,孩子的态度却是“你少管”,看着孩子成绩下降,你心里着急,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才能让他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不用大人管,自己就知道学。
怎么做才能激发孩子内驱力,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4d7e2329d3539d80.jpg)
在《哈佛妈妈的海豚教养法》这本书里,说到了海豚教养秘诀,这本书的作者希米·康,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儿童精神科医生,英属哥伦比亚儿童心理医疗中心医务主任,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她是亲子教育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常常出席美国国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各类节目。
她在书中深刻剖析了“虎式教养”对孩子的各种害处,倡导“海豚教养法”。她认为,在21世纪要注重培养孩子4个必备技能,也就是“4个C”,即创意 (Creativity)、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 Communication)、合作 (collaboration),称为CQ。作者认为海豚具备 CQ技能,故本书提倡的教养法为“海豚教养法”。
运用这套方法,可引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调动孩子内驱力,让孩子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关于如何激励孩子,书中说到”海豚四步激励沟通法“。
要激励孩子,希米·康认为,“重要性和信心是促进行动的强效激励因子。”只有明白一项任务的重要性,并且有信心完成这件任务,孩子就愿意行动。
对于重要性,家长可引领孩子认识完成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或者如果不做这件事,有什么坏处,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重要性,才会认同这项任务。至于信心,家长要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是否有信心,如果没有,家长要明确还可以做点什么,能重建孩子信心。抓住这两点,就能调动孩子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
从这两点出发,作者开发了四步骤”海豚秘诀“,作为家长和孩子有效的激励沟通法,帮助孩子激发动力。
步骤一:杀死老虎 如果老虎在你心中咆哮,先做几个适当的深呼吸,确定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再继续。
步骤二:发挥同理心 表达出你了解你的孩子并跟他站在同一边。
步骤三:认清孩子的目标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清他的目标(而不是关注你自己的目标)。
步骤四:加油鼓劲 表达出你相信孩子有能力完成任务。
步骤一,杀死老虎
预防控制型父母(虎爸虎妈)的教育方式,不要企图控制孩子,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叛逆,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即便你说的对,在威胁或命令下,孩子很容易对抗。
所以意识到自己想要发脾气,请立即停下来,深呼吸,自我觉察是不是内心的“老虎”要跳出来,要明确知道这样的方式换不来孩子的真心合作,反而会伤害孩子身心健康,要么唯唯诺诺没主见,要么叛逆,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虎式教育更不可取。既然这样的沟通无效,不如冷静下来,控制内心的咆哮,因为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做到心平气和地沟通。
步骤二,发挥同理心
“同理心是感同身受的能力,真正理解他人的心境,体会别人的感受。”一个懂得沟通的人,必然是具备同理心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同,能感受到对方此时此刻的需求,能理解对方,认同对方,才能实现高效沟通。
对孩子来说,希望家长能无条件地爱他和接纳他,尤其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更需要理解和关爱,如果家长能有同理心地跟孩子沟通,就会事半功倍,赢得孩子合作。
如果对于孩子经历的事情,你也有相似经历,就可以跟孩子聊聊,当初你处于同样困境中的情况,孩子会更信任你。假如孩子因为和同学有隔阂而烦恼,你可以表达你理解他的感受,“我以前上学也有被朋友误会的情况,我很烦恼,当时......"这时孩子知道你懂他的感受,更信任你。
书上给到一些同理的话语做参考。
·“让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
.“我看得出来,你现在不想写家庭作业。”
.“我看得出来,你很难过。”
.“我可以理解这对你来说很困难。”
.“我也希望你可以玩得开心。”
.“我不想扫兴,可是……”
说出孩子的感受,让他知道你懂他,你和他在一起,用孩子的话说“你站他”,接下来你再跟他聊,他很容易听进去。
步骤三,认清孩子的目标
“每个行为的动机都出自个人价值观与目标。”要注意引导孩子与目标相关联,引导他建立当下行为与他目标之间的联结,是有利于实现目标,还是与目标相悖。比如孩子不想上钢琴课,说“今天太累了,我不想学钢琴。”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你看起来有点累,其实我也很累,我还有个报告没写,但明天得交给领导,必须得写呀。”(同理心)
“我不写报告,明天领导就会批评我,会认为我不靠谱,以后就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了。如果你不学钢琴课,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引导行为与目标联结)
孩子想了想,“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上台表演,那首曲子还不熟练,肯定有影响。”
“所以你觉得要不要上钢琴课?”(引领孩子自己决定)
孩子想了想,还是去上吧。
引导孩子思考他的行为与他目标的关联性,自己做出决定,才更有主动性。没有人愿意被逼着做事。所以在和孩子沟通前需要注意,当孩子说不想上钢琴课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情绪,避免脱口而出,“不行!你必须上。”虽然这样的简单粗暴能解决当下上不上课的问题,但孩子主动性被磨灭,上课是你的目标,不是他的目标。引导孩子分析后自己决定主动上课,这是他的选择,让他懂得自我负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313fd49d96f4a600.png)
步骤四,加油鼓劲
当我们有信心做事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更会主动去做,不用别人督促。要激励孩子,就要帮孩子有更多信心,“我知道你可以”,“我相信你一定行”,“我相信你只要努力思考,就会有办法。”......
比如这些情景:
孩子不想复习。“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烦(同理心),但马上要考试,我知道你想取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如果不复习,恐怕不能保证成绩(行动与目标的联结),我相信你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加油鼓劲)。
整理房间。”我知道你不想收拾,这屋子看起来有点乱,得需要些时间才能整理好(同理心),如果再不收拾,我觉得你的学习资料都快找不着了(认清孩子的目标),我知道你可以的,上次你同学来的时候,你的屋子就很整齐(加油鼓劲)。
鼓励一定要出自真诚,运用的前提是放下心中“老虎”,不是想控制孩子去做某件事才运用的策略,孩子很敏感,他能体会到你说的每句话,你的表情以及你的动作的含义,如果你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去做事,孩子会识破你的伎俩,“你还是别相信我了,我做不到,也不想做。”鼓励孩子的前提,确实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当然,加油鼓励时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实事求是地鼓励,不要超过孩子能力范围,强行说他能做到,给孩子压力,让孩子焦虑,对建立自信心反而不利。
发自真心地加油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才愿意去做。
海豚激励沟通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教育,同样适于大人间的沟通,在别人迷茫或需要帮助的时候,具有同理性地沟通,帮他分析事情的重要性,并且给他加油鼓励,让他认识到事情重要性,并有信心去做事,就会给到对方真正的帮助,激励到他。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领导对下属等,需要激励他人的时候,都可以用海豚激励四步法去沟通。
控制型父母换来的是孩子的对抗和叛逆,而海豚式父母重在激励孩子自身的主动性。
最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有没有遇到让你感受到有挑战的事情?比如眼看要考试,孩子就是不复习;让孩子锻炼身体,他就是懒得不运动......当时你怎么跟孩子沟通?如果运用海豚式激励沟通法,你会怎么跟他说?
省心的父母,源自孩子懂得自我负责,用海豚式教养法,做陪伴式引领,而非命令式控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853c253263fd882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