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
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可以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比如,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以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
虽然本书中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并不仅仅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我们遵循非暴力沟通这个原则,乐于互助,并表明那是唯一的动机,那么他人也会加入我们,最终形成良好的互动。也许这种局面并不总是会很快出现,但是我确信,只要相信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友爱之花必将在你我心中怒放。
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原则?
需要我们关注四个方面: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是非暴力沟通模式中的四个要素,仅仅这样说可能并不是很能理解,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对我刚读一年级的六岁半的女儿说:“凡宝,看到你做作业的时候一会趴着一会歪着一会儿玩橡皮擦(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认真专注(愿望)。你是否愿意从现在开始坐端正并集中精力来完成作业呢?(请求)
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语言表达或使用文字的技巧,它所包含的意思和意图,也可以通过沉默,专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
附一段意味悠长的文字,来自《获赠》一歌: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
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为我想活出
对你的爱。
欣然的接受,
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我无法将二者
分开。
当你施与我
我给你我的接纳。
当你取之于我,
我感激你的赐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