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令让愿望更难实现。
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者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如果我们希望彼此真诚、有效沟通,希望更顺利的满足我们的愿望。那么我们在交流中就要尽量避免命令。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中特别受用。
二、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三、如何避免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也很可能会被看作是命令。
有些时候,即使我们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有些人仍会误以为是命令。我们需要给对方一些时间来了解,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四、如何提出具体的请求
首先,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避免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比如你请求一个人不要喝酒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发言者想要避免的事情,如果你说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那么这才是提出明确的请求。
其次,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第三,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使用抽象的语言,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
第四,明确自己的目的,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第五,请求反馈——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第一次请求他能给我们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中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文中,《布拉特的心声》特别有意思: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如果我知道你并不想使唤我,在你叫我时,我会乐于回应你。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头撞在了墙上。当你反复提醒我你为我做的各种事情,你最好准备再次碰壁。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即使你现在改变方式,我也需要时间忘记不快。
布拉特是作者马歇尔的小儿子,他们家对家务活进行了分工,他的小儿子布拉特负责倒垃圾,可是他很不主动,为了让他去倒垃圾,马歇尔每天都会提醒他:这是你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后来马歇尔静下心来听他讲为什么不愿倒垃圾,谈话后写下这段话。通过这次谈话,布拉特认为他父亲已经理解并尊重他的立场,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都主动倒垃圾。
网友评论